千转百回,情深缘浅(中华情缘百转千结)

泱泱大国,流溢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至洪荒下至现代,文化贯穿始终。每一种传统文化的背后,都有一种独特的情怀。最吸引我的是中国结!

中国结!历千年而不老,经百世竟不衰!

侬自太初起,缘来已千年

结之为物,由来已久。数千年前,结本是先辈手中记事的书。易经有云: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大儒郑玄也曾写下:“大事大结其绳,小事小结其绳。”那时候,大结小结,千结万结,如同一部部不能说话的书,悄悄的记下上古洪荒时代那一幕幕精彩的故事。

卿本双丝网,转作佳人饰

时间又过了千百年,结又成了仕女手中表达心意的信物。“腰间双绮带, 梦为同心结”。结还是仕女腰带上的蝴蝶,飘逸美丽,不可方物;结甚至还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你有多少种喜怒哀乐,结就有多少种千变万化。最终,结从用来系牢衣服,用来佩带玉佩的一种辅助应用,变成了一种优雅大方的装饰品,继而又被人们赋予了许多情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君为上古物,今乃耀新辉

沧海桑田,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二十一世纪,华夏大地一日千里,历经巨变。然而,外貌虽然发生了变化,中华文化的根却从未改变。作为中华文化象征的中国结,也有了新的发展。它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传承,而是生出许多变化——结可以与木艺结合,可以与年画结合,结还可以挂在车上。小小的一个结,凝聚了人们的巧思,传承了远古的技艺,照耀了现实的光辉。

结有绾、结、穿、绕、缠、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令人眼花缭乱,初学者往往有无从下手之感,习的久了,却能锻炼人的空间想象力和组织能力。使人越来越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打结用的绳子,质地不能太硬,太硬则操作不便,也不能太软,软则形不挺拔,棱角不分明,一般取硬度适中的绳子,颇为符合我国自古以来传承的中庸之道。

结不仅造型美观,而且还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方胜结象征一路平安,双蝶结象征比翼双飞,如意结象征万事称心,吉祥如意,双鱼结或者鲤鱼结象征吉庆有余等等。结,本是简单的一个装饰物,却蕴含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精髓。

结,本是一根红色的丝线,千缠百绕,将我们与祖先的思绪缠绕在一起;结,本是一根红色的丝线,百转千结,将古代的华夏,与今日的中国,传承为五千年的文明;结,本是一根红色的丝线,连接着炎黄儿女的心!

中国结,火红的丝线在眼眸中跳动出满腔的热情。它在我的心中是一团永不灭的火。每当失意寒冷之时,这团不灭的火,总会温暖我的心,给予我前进的希望和动力!中国结,中华文化传承的领导者,我喜欢你,敬仰你!愿你能够把中国文化细水长流的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千转百回,情深缘浅(中华情缘百转千结)(1)

作者简介:丁聪颖,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博山区作协会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先后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社团先进个人”等称号,诗歌《云》发表在《南北作家》,喜欢用简单的文字诉说生活中的温暖。

壹点号博山区作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