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昆明故事(老昆明的灯市和)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老昆明故事(老昆明的灯市和)(1)

早年昆明人照明多用油灯、蜡烛、灯笼。人人用灯、处处用灯,需求量大,供应量也大,于是就有灯铺、灯街、灯市。灯还可以用来娱乐,于是还有“灯影子戏”。

老昆明故事(老昆明的灯市和)(2)

正月灯市

老昆明的灯笼不仅是高档照明用具,还是装饰用品、玩赏用品。

官衙、贵府、寺庙、道观、祠堂挂上灯笼,显得庄重;

过节挂大红灯笼,办喜事也挂大红灯笼,显得喜庆;

官员商绅在家照明用灯笼,出门前呼后拥也用灯笼,显得富贵;

酒馆挂个“酒”字灯笼,药铺挂个“药”字灯笼,茶铺挂个“茶”字灯笼,客栈挂个“客”字灯笼,显得身份;

医生夜里出诊提个灯笼,大书一个“医”字,显得急迫;

平时娃娃玩耍有风筝灯,正月十五全城赏灯,娃娃们更要提灯游街,显得欢快……

老昆明故事(老昆明的灯市和)(3)

老昆明的“十二月街市”以“正月灯市”开局。“正月灯市”是为正月十五赏灯服务的,时间在正月初十以后,这时昆明城内外官府、商民还在过节,到处关门闭户,最先活跃起来的就是灯市。早年灯市有两处,一处在三牌坊下(今正义路中段)和藩台衙门(今威远街西端)前,一处在大南城外从忠爱坊到通济桥(今金碧路和书林街交汇处)的街面上。每年的这几天,昆明人家会提前买好灯笼,或者自己做好彩色灯笼,让娃娃正月十五晚上提着外出游玩,叫作“走灯”或“赛灯”。灯市上有挑着灯笼来回叫卖的小贩,更有摆摊或搭灯棚的灯笼商号,到处摆满了用纸纱糊成的大小灯笼,有鱼灯、龙灯、狮灯、兔灯、龙灯、兰花灯、喜神灯、关公灯、寿星灯、小红灯、小脚灯、走马灯和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灯。其中有专业打造的精品货,有副业制作的大路货,还有翻新的二手货。天黑以后,灯市达到高潮,彩灯竞相点亮,满街万紫千红,红男绿女如潮。娃娃们提着买来的或自制的鱼灯和兔灯,红红火火,穿行灯市,走街串巷,嬉闹欢笑,成为老昆明春节的一大景致。

老昆明故事(老昆明的灯市和)(4)

“灯笼街”和灯铺

老昆明故事(老昆明的灯市和)(5)

光华街中段是早年的“灯笼街”。

老昆明人过年耍灯笼要逛灯市,平时用灯笼就上“灯笼街”。旧时总督衙门(今胜利堂)前的辕门口(今光华街中段)有十多家灯笼商号,铺面前都挂着一个大灯笼,上面写着店主的姓,于是就有了“陈灯笼”“李灯笼”“郑灯笼”“赵灯笼”“王灯笼”“张灯笼”等,又顺嘴又好记。叫得多了、顺了,这段街面就成了“灯笼街”。老昆明人让娃娃去买灯笼,只要交代一声去找“某灯笼”就万事大吉。时间一长,这些商号的大名反而被“埋没”了。早年辕门口最多的是缨帽铺、靴鞋铺和皮草铺。但只要天一黑,灯笼铺的灯笼一点,马上大放光明,盖过了所有的帽鞋铺,这里就只能叫“灯笼街”而不叫“帽鞋街”。据说辛亥革命后取名“光华街”,除了“光复中华”外,也有“华灯光明”这层意思。

老昆明故事(老昆明的灯市和)(6)

这些灯笼铺的经营方式多是“前店后坊”,即在街面上设铺面,铺面后设作坊,雇佣工人扎制灯笼。“前店后坊”产销一体,便于集中管理,销售信息反馈便捷迅速,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灯笼街上的聚升号“陈灯笼”,更以“个性生产”和“个性销售”胜人一筹,成为清代昆明名气最大、经营规模最大的灯笼商号。一般来说,只要用心,把灯笼品种做多、质量做好都不难,难在做到只此一家,别无分店。“陈灯笼”的老板陈华彰是昆明有名的书法家,有他亲自为自产的灯笼题字,那灯笼自然身价不凡,非他店能比。灯笼的一大客户是官府,老昆明是官府城,座座官府侯门九重,重重讲究排场,灯笼市场极大。陈华彰捐了个七品官,把官帽高挂在店里,以示身份,更便于和官府打交道。官府附庸风雅,陈华彰的字就是个招牌。清廷规定官府灯笼上的字必须用规整的老宋体,陈华彰就专练老宋体,把字写得端庄大方,威风八面,深得官府青睐。官府照明要求高,陈华彰就改用白纱制作灯笼。如此适销对路,聚升号的灯笼生意就不能不兴旺。生意好了,发了财,陈华彰又热心公益,乐善好施,修桥补路,还把自家的灯笼“义务”高挂在交通要道、背街小巷,既为夜行人照明,也是一个别样的广告。如此用心打造品牌,别人就更难和他一较高下了。聚升号的“前铺”是三间大铺面,“后坊”三开间、四耳房,有天井,有花园,有十多个工人在忙活。他们制作的灯笼不但畅销昆明,还销到全省各地,甚至远销外省,成为昆明一大名品。

清末民初,昆明官民逐渐用上了电灯,街灯也随之“升级换代”,灯笼业逐渐衰退。“灯笼街”上的灯笼铺一家家关闭,兴盛一时的聚升号也没能幸免。这正应了那句俗话:“人算不如天算。”

“明角灯”

老昆明故事(老昆明的灯市和)(7)

早年昆明的灯笼名品是“明角灯”,它的灯罩是用半透明的羊角薄片做成的,又称羊角灯。近代昆明人罗养儒在《纪我所知集》(《云南掌故》)中记载过明角灯的工艺:先把羊角锯成薄片,熨烫变软后碾成纸一样薄,然后贴在模型上反复熨烫,使之变成半球形或半瓜形,然后合二为一,再加熨烫之后缝合起来,再熨烫到两个半球天衣无缝,一个瓜形或圆球形的灯罩就做成了。最后用红胶描上花纹,写一个喜字,绘两只蝙蝠,放在锡座上,里面点上一支蜡烛,既能防风,又能透光,还显得温馨柔和,又称为“风灯”。据说早年官吏夜间坐堂办案,读书批文,用的就是这种明角灯。如果把精工制作的明角灯挂在木架上,下面装上垂须,就是“羊角灯笼”了。

明角灯外省也有。清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提到,南京城晚间“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罗养儒说明角灯是“昆明特有物品”,大概是说昆明明角灯的制作方法独具一格。外地制作明角灯的方法和昆明不一样,据说是先把上好的羊角锯成圆柱形状,然后和萝卜丝一起放在水里煮,煮软后塞进一个纺锤形的楦子,把羊角撑大后再放到锅里煮,又换上大号楦子再撑,直至把这截羊角的直径撑到六七寸甚至一尺左右,做出一个又大又鼓、又薄又亮的灯罩——果真如此,倒比昆明的制作方法要简单得多。现代作家巴金的小说《春》中也写到四川的明角灯,还有人说,如今在成都等地的老街上还有明角灯出售,果真如此,能前往考察一番,还原明角灯制作方法,也是一件雅事。

“灯影子戏”“把戏”和“背担吼”

20世纪30年代,流传于中原的皮影戏曾进入昆明,在茶馆中上映。皮影戏是用兽皮或牛皮剪成平面人像物像,通过蜡烛或灯光照射,投射在白色幕布上,以表现各种故事。表演时艺人藏在幕后,一边操纵人物,一边用方言、口技表现神仙道人、英雄好汉、妖魔鬼怪、奇禽怪兽、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等等,昆明人前所未见,十分稀奇,称之“灯影子戏”。因为皮影是用牛皮剪制的,旧时昆明家长警告不听话的娃娃会说:“你给是灯影子抠背——牛皮作痒!”——意思是“讨打”。

老昆明故事(老昆明的灯市和)(8)

早年宝善街东端的南教场是小商小贩聚集之处,也是民间艺人杂耍卖艺之地。不少江湖郎中在此卖药,先以武术、魔术、杂耍、把戏吸引观众——或戏猴弄狗,吞刀吞火;或前翻倒踢,舞刀弄棍;或侧掌劈石,砸头碎砖等等,眼见得围观者越来越多,便中止表演,卖药、卖货求钱。这又有点北京天桥的味道,成为老昆明一景。

走街串巷表演的木偶戏也会在南教场亮相。这种街头木偶戏是“吼”出来的。走街时艺人身背木箱,敲锣“吼唱”;表演时藏在箱后,也要敲锣“吼唱”,竟能“吼”出一场戏来,“吼”完则收钱——老昆明人对“吼唱”印象深刻,称之为“背担吼”,形象之极。

老昆明故事(老昆明的灯市和)(9)

老昆明大人娃娃都爱看“西洋镜”。

清末民初,“西洋镜”也传入了昆明。看西洋镜就是透过圆洞看装在黑箱里的画片,是舶来品,洋人叫“peepshow”,北方人叫“拉洋片”,十分形象。放映人挑来个长方形大木箱,往地下一放,吆喝几声,一群好奇的娃娃就围上来了。此木箱前面开有几个小孔,小孔后是放大镜,放大镜后是西洋风景、女人图片,装在镜框里,可以抽出抽进,不断换片,箱顶装有玻璃,可透光亮。由于运用了光学原理,又是黑箱操作,放的又是外国风情,很有些神秘感,比看小人书过瘾,只要花上一两文钱,眼睛往木孔上一凑,就可以看个十张八张图片。当年的“西洋镜”吸引过不少昆明娃娃和年轻人。然而打开箱子,无非是几张图而已,就变得毫无稀奇之处了。所以老昆明人会对好奇的围观者说:“看哪样看?看西洋镜改?”或者说:“去那边看你的西洋镜去!”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朱净宇

文图资料:《老昆明旧话旧照·那些行当》

美编:常悦

责编:苏昊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建军

相关报道>>>

老昆明最早的土、洋货“大战”

老昆明的菜市、鱼市和果市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