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独自一人悠闲自得的诗句(每周一组永隽诗词旧作)

永隽游历诗小集(带自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描写独自一人悠闲自得的诗句?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独自一人悠闲自得的诗句(每周一组永隽诗词旧作)

描写独自一人悠闲自得的诗句

永隽游历诗小集(带自评)

永隽按

年轻初写诗词时,偏好绝句,而视律诗如畏途,总觉得绝句较律诗容易,实大谬也。

《绝句•车至西安站而止,未过灞桥》

铁龙清啸下长安

电掣星驰叩玉关

欲望灞陵桥上客

人如过影柳如烟

永隽作于1992年7月

【自评】

首联两句一个意思,完全可以砍掉一句。

《游大慈恩寺并登塔二题》

之一 入寺

百尺危楼塔七围

千年古刹一人希

晨钟暮鼓封尘久

何故香烟胜昔时

之二 登塔

高塔回风劲

孤鸿暮影长

临窗凭古意

无处觅斜阳

永隽作于1992年10月

【自评】

五绝最难,信哉!原作是高塔雁轻翔,又是两句意重了。改过之后稍好些,但末句仍是欲说不出、隔靴搔痒的感觉。这就是能力未到的表现。

《古绝句二首》

之一·车行村头即景

青芜日影逝

远树浮云随

闲鸭三两卧

溪上看人归

之二·车过运城郊原见赋

瘦杨株株密

秋禾穗正黄

闲田且小憩

不日树麻桑

永隽作于1993年10月

【自评】

有点小意思吧。原本是按照五绝写的,后来发现平仄实在难调,就当作古绝句算了。第一首曾改了一个符合平仄的,实在太做作了,放弃了。

青芜联,是一个生活中常见,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现象——乘坐高速运动的交通工具时,近处的景物快速向后移动,而远处的景物却好像在跟着我们一起向前移动一样。

《雪霁日赴西安途二题》

之一·过解县

解县池边芦叶黄

雪遮碧草胜新妆

巢中犹有寒鸦子

羽下雏儿觉正香

之二·过孟源

暖日当空化雪寒

停车小憩孟源边

站前迎客松垂首

静看冰凌挂假山

永隽作于1993年11月

【自评】

有点小感觉吧。七言贵清灵,尚算可以。

《七绝•游肇庆七星岩观鲤鱼池感赋(并序)》

序:

肇庆七星岩畔有一鲤鱼池,据云内有各色锦鲤近二万尾,其大者长逾两尺,每日仅早晚喂食两次,兼且食少口众,群鱼常处于半饥饿状态,终日大张其口于桥畔;旁有售卖鱼食者,三、五元一包,供游人投喂以观群鱼争食取乐。是日余随团旅行至此,亦未免俗,随众购食投喂。其间某君为一领导者每撮三五枚鱼食投下,瞬时群鱼蜂起相争,拥挤倾轧不已,肚皮朝天者有之,头破血流者有之,景象蔚为壮观;该君不时口中作语曰:“这边平静了,那不行!”,言罢撮食投下,引来群鱼蜂拥争抢;复言:“那边也给我抢起来!”,随食之下又引起另一次的风抢。某君赏之,怡然自乐,意气风发,颇多指点乾坤之感;余于冷眼旁观之际,闻其言入耳,不禁怦然心动,多生感慨,草成七绝一首,并于龙岩洞口恭请李君国华题于扇面。

是为之序。

万千锦鲤聚星塘

待跃龙门久已忘

攘攘熙熙尽争食

谁人只手主苍茫

永隽于2007年11月22日

【自评】

这首是当初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记得曾有一位大咖(金水兄?还是李子?忘了)曾批评最后一句不好,当时不理解,后来慢慢理解了,就是没有说透,隔靴搔痒,总之是凝炼的功夫不到。

今年夏天,终于给改成一首七律了。

应社改旧作七绝一首成七律观鱼

万千锦鲤聚星塘

待跃龙门久已忘

攘攘熙熙争食味

浑浑噩噩度秋光

北冥曾有今何化

西极难之心未央

悲喜浮沉近知命

谁人只手主苍茫

丁酉初夏永隽作

《戊子季秋游欧罗巴郊原感赋》

2008年11月中旬,单位组织赴欧洲健康疗养,路经荷兰、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梵蒂冈、瑞士、法兰西、比利时,凡八国,长途约四千五百余公里。时值深秋,虽无花开之茂,然漫野碧草如茵,牛羊马犬点缀其间,景色秀美,家园如画;远观阿尔卑斯雪峰于云雾间时隐时现,如梦似幻。各国风光各有不同,尤以瑞士琉森四周湖畔景色最佳。听导游介绍,本世纪初瑞士国制药业兴起,诺华、辉瑞等大公司相继成立(永隽按:可能导游记忆有误,“辉瑞”是美国公司,瑞士的另一大制药公司是“罗氏”;“诺华”则是由“山德士”和“汽巴-嘉基”两大公司于1996年合并后成立的),然废水排入河湖之中,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后举国整治,实行中水处理系统,兼以制定法律进行束约,凡十余年始还清河湖,余惠至今不绝。

有感,赋五言一首。

异域风情绝

长驾且遨游

洲名欧罗巴

委蛇正深秋

晓光驱雾湿

天际见田畴

霜郁殷浓淡

碧毯缀羊牛

云低烟林表

闲逸嘶骅骝

阴晴时明灭

雪峰如蜃浮

忽淹大湖至

黄鹄歌啾啾

山影叠鳞栉

镜开缘轻舟

通途人迹罕

纵跃俱鹳鸠

家园如画图

民富复无忧

何能如此者

举国共谋筹

污流昔恣溢

乃为后世羞

发愿重整饬

子孙福祚留

方思我属辈

陋习当自休

欲达盛世境

此路必经由

永隽作于2008年11月12日

【自评】

除了绝句,当初还偏爱写五古。这又是另一个误区,因为五古跟七绝一样,应该是七律、五律过关后选择的入室方向之一,初学者上手就写五古,容易散漫而缺乏重点。

这首诗,虽然有个别联句写的比较生动形象(晓光驱雾湿至雪峰如蜃浮,以及山影联),但最终仍然是流水账了。

《七绝-雾中登含鄱口》

东君倏隐雾烟缭

朋辈纷披朱紫袍

五老含鄱俱不见

一任云海掩江涛

永隽作于2009年4月18日

2009年4月17日至19日,余随团游江西庐山、南昌。“含鄱口”为庐山著名景点,盖因三面环山,西临鄱阳湖,如含口中,故名。其南侧之山名“五老峰”,因其山形极似毛主席侧卧之头像,故又名“领袖峰”。当年庐山会议时毛主席游庐山,曾于此处留影,背靠五老峰,远眺含鄱口,今人遂常于此处留影以期比肩伟人。

当日行程有“登含鄱口,远眺五老峰”,然山中气象阴晴不定,一早起雾,巡路而上之时,白烟绕于前后,如行云间;湿气凝于枝桠,山风一动,淅沥如欲雨之态。路边有小贩售卖雨披者,五元一件,同侪恐暴雨临头之厄,纷纷购买,一时间朱青蓝紫,色彩纷呈。待至含鄱口,漫天云霭,除“含鄱口”三字牌坊外其余一概不见。虽未能一畅登高望远之愿,然空气温润,林木深幽,别有一番情致:-)

《雨中登滕王阁感赋》

细雨漫江登故楼

烟氲雾霭迫沙洲

游人自引游船去

谁惜英才因妒休

永隽作于2009年4月19日

【自评】

第三句略嫌刻意。

《七绝•重阳日乘缆车登香炉峰未见红叶》

欲览红山景最奇

枫栌碧染欠霜催

凌虚渐看数峰小

直上香炉第九围

永隽作于香山香炉峰顶

2009年10月26日

【自评】

词韵。这个阶段之前的绝句,多数都是词韵。

《七绝•己丑大雪日晨游黔南大七孔景区》

夜雾轻腾不见峰

漫江碧影更葱茏

空山客语惊壁石

飞落天桥难觅踪

永隽作于贵州省荔波县大七孔景区恐怖峡天生桥下

2009年12月7日

【自评】

又是尾句,有些凑了。

《七绝•己丑冬月游黔西南万峰林景区》

烟腾薄雾隐苍龙

盘转璇玑吴子胸

斗砚沾毫天作纸

黔西点染数千峰

永隽作于2009年12月11日

【自评】

这首诗是创作冲动最强的一次!因为确实是被眼前的景物给震撼到了。那天早上是大雾,开始还担心看不到什么,结果游览车在盘山公路转了一阵后,导游突然大喊“大家快往右看!”结果就看到了好像是突如其来的景象——喀斯特地貌特有的密密麻麻的小山包从眼前一直排到天边,浓雾则像云海一样,遮住了山脚下的景物,所有的山包都好像是浮在海上一样,而且有浓有淡,让人有一种不真实的疏离感,就像是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一样!后来雾渐渐散开,显露出山脚下另一个特色的地貌,就是漏斗田,所谓“斗砚”就是指这个。

万峰林景区,据说一共有大小山峰两万多座,这里写“数千峰”,是虚写,乍一看好像是夸大了,其实还算是缩小了呢。

《庚寅中秋游天山天池 》

雪峰接云白

瑶池映天蓝

粼波明复灭

晨风动云杉

游人纷如织

何不见王骖

幽思郁千载

鲛珠成碧潭

既得美人顾

何致美人耽

当弃金玉屋

执手上珠帘

永隽作于天山天池湖畔

公元二零一零年九月十一日

【自评】

词韵。不过古体诗可以参考词韵,大致不会错。

这首诗的第一联我个人非常满意,非常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眼见之景!

天山天池,蓝天白云,十分透亮;远处雪峰山尖的白色,跟白云的白色,几乎是浑然一体的,远远望去,就好像山尖跟白云接在了一起一样。而天池水的清澈、宁静,才能把天的透蓝给反射出来!

乙未秋日乘缆车游恒山感赋

人天北柱宝符藏

余脉阴山跨太行

绝塞如奔堪折脊

雄兵倚势赖腾骧

风摇松塔闻钟磬

雁别故燕思吕张

杳杳凌虚渐心远

欲寻驴迹共徜徉

永隽作于乙未仲秋

【自评】

这首是个人比较满意的一首,特别是前半段。但也正是因为前半段写的过于用力了,颔联就已到达了极致,显得后半有些压不住了。虽然从方向上转了,但仍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

忆江南一组

其一

江南忆

最忆是姑苏

拙政玲珑狮巷静

寒山钟早动枫栌

老愿结蓬庐

其二

江南忆

灵隐夜阑珊

映月三潭人如织

断桥拂柳客声喧

龙井首尝鲜

其三

江南忆

曾忆到周庄

鳞栉熙攘邀足驻

乌蓬客满密成行

蹄髈尚余香

其四

江南忆

廿载忆申城

高架如龙腾郭术

明珠千尺迫天闳

今看亦平平

丙申岁仲春永隽作

【自评】

这组是忆旧游。本来每首后面都有小序来详解,但篇幅太长,就给去掉了。其实那些文字更有意思。

游北戴河海滩遇雨感吟兼赋南海事

阴霾海上来

久未瞻星月

蝉躁高树嘶

浪涌迫孤碣

天际隐雷鸣

骤雨龙窟发

不见弄潮儿

零落散桴筏

威凌何终朝

忽焉再三竭

东风荡云开

清辉遍南粤

丙申季夏永隽作

【自评】

成熟时期的五言古。可纯做赋看,意可纯做比兴来看。

秋游绵山水涛沟景区感赋

仙沟深寂寂

风润过林杉

瀑落声动叶

土流根抱岩

忘机神欲舍

待语口还缄

慕共先贤处

涤心何畏谗

水涛沟风景区在绵山介公岭下,林木幽深,风清气润;沿途溪流淙淙,飞瀑叠现;更有古圣仙佛遗迹,自秦汉迄清,络绎不绝;贺知章、白乐天、韩昌黎、马天来诸先贤诗文累刻山石。是日余携妻女往游,感天公之造化,慕圣贤之前踪,心驰神思,尘嚣浑忘,若得长与诸先贤神会于斯,夫复何求也哉!乃赋五律一首以记。

丙申秋日永隽作。

【自评】

这首也是创作冲动比较足的,当时太太带闺女往前走继续玩了,我在溪边的阴凉处坐下休息,听着溪流淙淙,就创作了这首诗。属于自己非常满意的级别。

丙申秋日游壶口瀑布赋五律一首步右丞《山居秋瞑》韵

翠峦回远响

壮丽大河秋

壶落激雷震

烟蒸腾浊流

欲清天下水

何似逆行舟

谁奋鸿钧力

丹青直笔留

丙申秋日永隽作

【自评】

由浊流而想到清,而清黄河水有着政治性的双关,而由清黄河到清天下水,念之深切。谁奋,是寄望圣天子的;而直笔,则既是恳盼,又是谏诫了。

应社掷得二点得散字赋仄韵五律一首夏日游南山禅院远瞻大佛感赋

近午影逾收

陟冈身尽汗

云移松杪摇

钟远烦心散

巨佛视尘新

香烟如雾漫

芸芸彼众生

求舍何难断

戊戌季夏永隽作

戊戌秋日从单位往昌平药王谷辨药感赋

云重暗深谷

趁风寻药町

鸡冠燃紫火

急性爆雷霆

别翘识今古

待花分夏星

物难真伪辨

诤友益惺惺

戊戌仲秋永隽作

分韵接龙得悲字赋七律一首周末参观京郊高安屯垃圾焚烧处理厂有感

殷法森森刑弃灰

元知治道固邦基

每从一室除芜秽

欲得三年透颖锥

往事如烟尝可忆

焚身以火不堪悲

腾空烈烈尽光热

残滓压凌充路陂

己亥仲秋永隽作

访怀柔九渡河民宿感赋

久驻嚣尘境

身心两渐疲

偷闲驱九渡

揽胜叹千姿

山气阴晴替

夕晖斑驳移

茶烟漫乡屋

涤欲月升时

庚子仲夏永隽作

游黄花城长城夜宿九渡河民宿感赋

新曦干宿雨

携女探深幽

拾级寻龙脊

望关叹隘喉

风微山气敛

波漾巨鲟浮

堪细过江脍

衔杯竟忘忧

庚子初秋永隽作

秋游红螺寺感赋

晨去黄花宿

云移送起程

午钟频复远

白果散犹擎

近殿弥香雾

隔篁闻水声

回看心涤处

夕照正光明

庚子初秋永隽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