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渔杀家的经典唱词(打渔杀家丁郎儿之旧词)

今日推送之《<打渔杀家>丁郎儿之旧词》录自《立言画刊》1939年第28期,作者署名四戒堂主人。《打渔杀家》是京剧中著名的剧目,为《庆顶珠》中的两折,又名《讨渔税》,取《水浒后传》中梁山好汉事迹改编而成。

 本刊第二十六期梅厂剧话,谈及《打渔杀家》之小疵。略谓:当丁郎儿讨鱼税银子后,萧恩父女便于“一轮明月照窗纱”时候下场。其后再上员外与郭先生,丁郎儿随上场曰:“离了河下,来到家下”,表明与前场系一天之事。嗣萧恩上唱“昨夜晚”一段三眼,教师爷即来叩门,是教师爷必须奔波竟夜,始于次晨赶到萧家,事实上无乃不近人情。所言殊为有理。

打渔杀家的经典唱词(打渔杀家丁郎儿之旧词)(1)

马连良、马富禄之《打渔杀家》

 现时普通唱丁郎儿催讨鱼税一场,丁郎儿先以“啊哈”叫起,然后上白:“离了家下,来到河下。萧恩呵”次场面报员外时,丁郎儿上白:“离了河下,来到家下,还是那两句话。”前后颠倒其句法,若以词句而言,不算甚好,亦嫌重复。

打渔杀家的经典唱词(打渔杀家丁郎儿之旧词)(2)

王又宸、王瑶卿之《打渔杀家》

 其实丁郎儿之老词并不如此,所以改成现今词句者,又有一段梨园掌故也。催讨鱼税场丁郎儿之老词,系以“啊哈”叫起,上到台口,道白:“大红船,小红船,大小七十二只采莲船,为何不见萧恩那只船”。然后一提水袖,作东西观望之状,随曰:“呀,这儿晒着网哪,是这儿,不错,我说萧恩哪,萧恩哪”。下接李、倪二人对萧白:“萧兄,岸上有人唤你。”如此方与萧恩所称“这几日天干河浅,鱼不上网“之词对笋。因天气不好而将网挂晒,同时表示以打鱼为业者,停止工作不只萧恩一人,皆藉丁郎儿几句词中衬出也。次场丁郎再上,所谓“离了河下,来到家下”,亦即不嫌颠倒重复矣。

 此丁郎儿旧词,究竟是谁始作俑而变成今日之词句?据余所闻,另有一段趣史:

 清末有某底包丑角,能戏最多,唱做皆好,只有一件大病,专好串词,因此毕生未能享名。但以“戏篓子”关系,在底包中究为能手,各班尚均乐用。某次唱《打渔杀家》,饰丁郎儿。“啊哈”出场之后,竟又犯其串词旧病。方张嘴说出“离了”两字,忽然自己醒悟说错,于是不得已而为之,即言“离了家下,来到河下”。彼时听戏者戏剧程度皆高,知其串词,哄然一笑。既至次场丁郎儿回报,某丑已无办法,乃白:“离了河下,又到家下,还是刚才的那两句话”。台下闻之,皆以其机警有智,报以彩声。下台之后,同行亦皆竖拇指称其露脸。

打渔杀家的经典唱词(打渔杀家丁郎儿之旧词)(3)

孟小冬、苏兰舫之《打渔杀家》

 自此以后,饰丁郎儿者间亦有将错就错,用某丑之词,而观众渐亦不以为异。久而久之,数典忘祖,而此丁郎儿之老词于是反被淘汰矣。

(《立言画刊》1939年第28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