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南徐是千古英雄(白发龟兹唐朝脊梁)

请相信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内心是澎湃的,甚至是眼里含有泪水,读唐史固然被盛世之景,痴迷向往,被那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吸引着迷,但真正让我热爱唐朝热血唐史以至于热泪盈眶的是哪独留故乡万里地,坚守孤城一甲子的白发将士们所代表的属于华夏民族的盛唐的精气神,如果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万国来朝,代表是唐朝的精美身姿,那白发守孤城的将士们就是唐朝的脊梁。他们的故事值得被永远传扬下去。

前言

公元808年,安西都护府四军镇最后的军镇堡垒龟兹城被吐蕃大军团团包围,带领这支吐蕃军队的更是吐蕃国少有的一代明主赤松德赞,他是历史著名的松赞干布玄孙,吐蕃国在其手中达到了鼎盛,但也就是他带领十万大军进攻安西军镇,被留守的安西都护府老将军郭昕指挥几千老兵所击败,死伤万余人,此时赤松德赞内心是十分触动的,他的部下和郭昕交战十几年,他 清楚的看到城头山,那些士兵多是白发,唐朝究竟有多强大,能使几千人在没有任何补给,援兵的情况下坚守孤城五十年之久。此时的龟兹城上老郡王郭昕,手握残破的唐横刀,正在用最后的力气面向东方,陛下臣等坚守安西几十年,没有辜负皇恩,必然誓死与安西共存亡,望着手下同样和他满头白发的将士们,他心有愧疚,我郭昕对得起朝廷,对的起郭家,却唯独对不起你们,不能死后落叶归根,手下似乎看出老将的忧伤齐声道“我等唐朝将士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死后魂魄必会和郡王一起同归故里。老将大笑,好我们一起杀敌,死后跟着我,我带你们一起回家。”公元808年冬,龟兹城陷落,铁血郡王郭昕和其手下全部战死,无一投降。吐蕃在付出二十年时间近十万兵马的代价下终于占领唐朝北庭和安西,这也意味着中原王朝至此千年在无缘西域。

北固南徐是千古英雄(白发龟兹唐朝脊梁)(1)

盛唐疆域


安西都护府的建立代表着盛唐的荣耀

安西都护府经历了三个时期

  • 唐太宗时期派遣大将侯君集攻打高昌国之后设立安西军镇
  • 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派遣苏定方和王孝杰在不同时期占领或者夺回安西各镇
  • 唐玄宗时期安西都护府逐渐进入正轨成为丝绸之路重要门户

我们说一说安西都护府的建立

自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起,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止,共存在约170年。管辖包括今新疆、哈萨克斯坦东部和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斯坦东部、阿富汗大部、伊朗东北部、土库曼斯坦东半部、乌兹别克斯坦大部等地。

安史之乱前,安西都护府和大都护府三易其名,其中640-658年、667-685年、689-691年为都护府,共约38年;658-667年、686-689年、693-752年为大都护府,共约71年。安史之乱后,765-778年为都护府,781年后又名为大都护府

唐贞观 十四年(640年),侯君集 平 高昌 ,在其地设西州都护府,治所在 西州 。同年9月在 交河城 (今新疆 吐鲁番 西雅尔郭勒)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 西突厥。 安西都护 府第一任都护为乔师望,后由郭孝恪 接任,开始时只有数千人的兵力。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击败龟兹国 ,把安西都护府迁至 龟兹 (今新疆 库车县 ) 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十一月, 苏定方 在 碎叶 水平定 阿史那贺鲁 的反叛,从而平定了西突厥, 将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回高昌故地 。显庆三年(658年)五月,安西都护府又迁到龟兹(今库车 )


北固南徐是千古英雄(白发龟兹唐朝脊梁)(2)

侯君集进军路线

安西都护府升格为大都护府。唐高宗 改变太宗时只重军事而轻行政管理的做法,在突厥 故地分设蒙池、昆陵 两个都护府,并将其附属小国分别设置州府,西境 直抵波斯,都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 使这一带都置于唐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唐朝 贞观 十四年(640年)设置的安西都护府治所西(今新疆吐鲁番东 高昌 故城),统 安西四镇 ,龟兹、 疏勒 、于阗、 碎叶 (今 吉尔吉斯 斯坦的 托克马克市 ),辖境相当今新疆及哈萨克东部、吉尔吉斯北部楚河流域。自显庆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这期间,是武则天 为皇后辅佐高宗到 垂帘听政 阶段。显庆、龙朔年间(661-663年), 唐军 平定西突厥,辖区扩大到如今 阿尔泰 山西至 咸海 及葱岭的东西各部直至 阿姆河 两岸城的诸城邦国,包括今 吉尔吉斯斯坦 大部分


北固南徐是千古英雄(白发龟兹唐朝脊梁)(3)

安西四镇

因为安西都护府所辖区域过大,不利于管理,之后又建立北庭都护府,由于管理西突厥旧地,而安西都护府主要任务为看护丝绸之路,和对抗吐蕃的进攻。

北固南徐是千古英雄(白发龟兹唐朝脊梁)(4)

原安西都护府一分为二


安西都护府的应运之人,出身将门,为汾阳王郭子仪亲侄子郭盺。

郭昕到底是何时进入的安西,我在材料中没有发现,有说是天宝末年的,有说是安史之乱之后的,我本人支持安史之乱之后,安史之乱发生后中央军力薄弱无力对抗强大的安禄山边军,无奈之下只得求得,河西军镇,陇右等边军,还有十分精锐的安西军,此时安西拥有两万五千左右兵力,被抽调前往中原分别是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的7000精兵;骠骑大将军李嗣业的5000精兵;左右金吾卫将军马磷的3000精兵,共计15000名的西域将士,郭昕却奉命留下坚守,成了万余安西留守部队的一员!。这些将士在和亲友告别时大概没想到辞别及是永远,这些人哪怕是活着却很难有机会在回到安西。安西兵组成“安西行营”,在收复长安时,安西军“步卒二千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平定洛阳时,“斩首六万级,填涧壑死几半”。这样长刀阔斧的气势,让杜甫也闻之而称赞: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可见假如没有安史之乱吐蕃想要进攻安西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因为唐王朝抽调了河西,陇右的边军力量,留守的部队实力薄弱,借此一举入侵陇右,和河西到唐代宗时期基本占领河西走廊和陇右地区,安西和北庭彻底与唐朝失去联系。

北固南徐是千古英雄(白发龟兹唐朝脊梁)(5)

河西走廊对于安西的重要性

直到781年,一个来自安西的使者成功到达长安,他把这十五年来孤悬西域的大唐军士如何在郭昕李元忠两位将军的领导下同吐蕃周旋作战的故事带到了朝堂之上。忽闻被吐蕃围困十余年的安西、北庭都护府竟然都还没有失陷,朝堂上的君臣无不震动唏嘘,掩面哭泣。刚刚即位两年的唐德宗声泪俱下地口述了一道诏命:所有官兵将帅,一律加官封赏!更是将郭郭昕加封郡王爵位。但是远在安西的士兵,已无法享受这份殊荣。从巅峰跌落的大唐除了精神鼓舞,再不能提供任何帮助,等待他们的依旧是没有救援的浴血奋战。

从唐德宗的诏书里我们还能读出其中的血泪:“自关陇失守,东西阻绝。忠义之徒,泣血相守……”

北固南徐是千古英雄(白发龟兹唐朝脊梁)(6)

此时得安西只有龟兹城尚在

没有人知道那些士兵们,在怎样为国家厮杀,也没有人记录下他们最后的英勇,精锐强悍的安西军无一人生还。

更令人动容的是,学者们从史料上的线索推断,安西都护府可能一直到808年前后才彻底陷落,也就是说,在与中原失去联系以后,安西军苦苦支撑了近半个世纪。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曾经的虎狼之师如今已变成了一个个白发苍苍的孱弱老人,但他们依然身披铠甲,手执长矛,为大唐的荣耀和尊严进行着最后的抗争……大唐军队誓死不退,在睢阳之战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五十年的安西保卫战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就是唐史所能让我触动的地方。郭昕在公元808年龟兹城最后失守时已经七十多岁,与他一起的士兵也多年近古稀,可依然为守护大唐的荣耀而战,在古代死后能够落叶归根是一种归属,可是这些将士却将献血洒在了远在故乡万里的安西,甚至死后都没有人得知。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愿安西军的将士们能够死后魂归玉门回归故乡。

如今,安西都护府已经消失了一千多年,这个名字还不曾被遗忘,不仅是因为它曾经代表了一个繁盛的时代,更是因为它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肝胆忠肠。

北固南徐是千古英雄(白发龟兹唐朝脊梁)(7)

唐中期国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