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有名方言(四川各地特色方言方音汇集)

四川最有名方言(四川各地特色方言方音汇集)(1)

广汉

作为广汉人,先说广汉,不喜勿喷。[作揖]

一些名词的特殊称谓。螃蟹,广汉话说“ngá nga”;泥鳅,广汉话说“来wer”〔也说泥鳅儿〕;干萝卜条,广汉话说“萝卜jer3”等。

有以小汉镇为中心的湘方言岛人群,也就是平时说“几港几打几,几港几冇打几”的那些人。

几个在外很少听到的广汉方言词汇。

久几,说人就是“自以为是”的意思,说东西就是“稀罕”的意思。

①你好久几啊?你不得了了。

②你这东西好久几嗦?

争欠

“争”,字典有收录,表示差、欠的意思。广汉方言有“争欠”,引申有对外人划分立场的含义;对家人无可奈何的样子。例:

①(对旁人)莫得哪个争欠你的!

②(对家人)死娃娃,我硬是争欠你的,又给我闯这么大一个祸事。

哦呦

哦呦本身是个叹词,表示惊异。引申为厉害,多用于贬义。例:

你默夺你好哦呦嗦?(默夺,以为)

油二

由油大而生出油二,义为“了不起”。广汉过去有句方言土话“吃油大,屙油二”的诙谐说法,加大了“油二”的贬义。

例句:你觉得你有好油二嘛?

冕宁

1.基本没有圆唇音,比如:鱼yu读yi 、袁yuan读yan 、断duan读dan 、军jun读jin。2.zh ch sh遇到u也要变音,书shu发fu音 、水shui发fei音 、涮shuan发fan音 、说shuo发fo音。

3、出chu 穿chuan 春chun里的ch在拼音里没有相似的发音,是用上牙轻咬下嘴唇用气顶开嘴唇的感觉。猪zhu 专zhuan 桌zhuo里的zh在拼音里也没有类似的发音,也是用上牙轻咬下嘴唇,在松开的瞬间发音。

zh和ch就算是本地人教也不一定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这应该就是冕宁话的精髓了

德阳旌阳区

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汇,当4声在2声以后时,4 声变读为1声。 如绝对 ( 绝堆) 、肥肉 ( 肥rou1) 、邮电局(油颠局)等。

因此,以为德阳市区人把德阳说“德央”,其实是一种误解,就像我们以为自贡人所有平舌翘舌,一律翘舌一样,其实自贡人是分平翘舌的。

岷江小片的射西盐片区

韵尾喉塞音消失,但入声字发音仍较非入声字短促,入声韵尚完整,受成渝片影响较小,如“屋(vo)头”,“读(do)书”,“叔(so)叔”、木读mo,竹读zo……

鱼读yüu!先发yü音再与u相拼!

剑阁

有入声,分尖团,分平翘,分nl

什邡、射洪

没有儿化音er,er音一般发ê。

射洪话“刮好”中的“刮”,即是由 “格外”先合音为“怪 guai”,再蚀去韵尾 i而形成的新音节、新副词。

荣县

没有韵母ian,一般发成in。卖盐就是卖银。

蒲江

四川最有名方言(四川各地特色方言方音汇集)(2)

没有韵母ie,念成单韵母i的音节。例如:爷、野、夜、叶 (零声母) ,姐、且、些、写、谢 (为ie与声母j、q、×构成音节) 等,蒲江方音都念成i韵。

普通话均是uan韵,蒲江方音都念成an韵。例如:端、短、 段、断、峦、乱、转、团等字。

正宗蒲江话:“缺巴pā子,载蛛子落到你的脑门心上了”

达州

“那歪”(那个)、“勒歪”(这个)、“已”(你)才是最典型的方言,望跟儿表示大后天

“娘”读“yang”,“牛”读“you”等。

巴中

把 连(全部)暗 昭(迟了,不早了)耳 哒(扔了、甩了)打 黄 骗(赖账)粑 门 子(不逗硬)莫 眼 子(无能、不咋样)打 捞 蹿(打趔趄)扯 长(经常)顺 绺(办事顺利)喔 咧(是的)歪 臊(很厉害)

背 载 勾 子 时(倒霉、走霉运)翻 葫 芦 倒 水(反复无常)不 爱 所(身体不舒服)忏 不 忏(干不干、同意不)过 尖 岗(给人出点子)逗 滥 筋(故意坏人之事)袍 臊 子(不诚实、爱出风头)有 谈 头(有毛病、缺陷)二 残 个(另外的人)不 嘎 利(不顺利)

不 逗 龙(不合适)打 开 销(调解纠纷)打 坳 卦(故意制造麻烦)打 闪 班(事情突然受挫)忽 而 码 子(突然、不先招呼)敌 倒 把 子(不停顿、很快)三 不 打 时(时间少或隔三岔五)

泸州话

四川最有名方言(四川各地特色方言方音汇集)(3)

它说那na、去说及、克ke。

“些、邪、姐、且、写、野、也、爷、借、谢、夜”等带“e”韵母的字读" i "韵母,例如“姐”字,泸州话读“ji”而非“jie”;“夜”字,泸州话读“yi”。章组:“者社蛇”等字读[ei]韵母

宜宾话

四川最有名方言(四川各地特色方言方音汇集)(4)

宜宾方言往往把不送气声母念成送气声母,以致b{p}与p{p'},g{k}与k{k'}, j{tq} 与q{t'},z{ts} 与c {ts'}等相混淆。

宜宾方言有 iai、üai 韵母,这两个韵母分别与普通话的 ian、üan韵母对应

宜宾方言i与 ie韵母有相混现象。

自贡话

四川人往往错误地认为自贡话一律卷舌,其实自贡话是区分平翘舌音的!!

自贡话还有两块飞地:第一块飞地是宜宾市筠连县——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连片大部,第二块飞地是泸州市古蔺县——茅台镇小部。

乐山话

四川最有名方言(四川各地特色方言方音汇集)(5)

常用“日齐”(qíe)表示不以为然,“啊喝”(ǒhè)表示没办法了。

名词词尾常加“子、儿、咡(ēr,按乐山方言调值发音,下同)”,如“妹子(mèizi)、妹儿(mèiér)、妹咡(mēiēr);树子、杯子、帽子;帽儿、袜儿、猪儿、狗儿;鸡娃咡(小鸡)、牛咡、杯咡。仄声字后一般用“儿”,平声字后一般用“咡”。如“妹”读去声时加“儿”,读阴平时加“咡”。但“猪”后面一般只有“儿”字。有时“子”、“咡”有区分大小的作用,如“盘子”(大)、“盘咡”(小);有时“咡”表示亲热、喜爱,如“妹咡”、“牛咡”。

表示“很、极、非常”常用“溜、喷(pong)、梆、浇、浠、咪(min)”等作性状副词。

一些县“那里”叫“路咡”;“哪里”叫“哪塌、啥咡(sáêr)、咳咡(háêr)、咳咡古子”;

“什么”叫“啥子、抓子(zuàzǐ)、娘各咡;

“怎么”叫“咋个、诧些、除咡、从咡、从块咡”;

“这么多”叫“众多、弄多、母多”;

“那么长”叫“众长、弄长”。

量词、动词、形容词与书面语词差异较大,如:一块(个)人、一杆(支)烟、一空(kong、间)屋子、一匣(xià,座)房子、一丢丢儿(一点点)、一哈哈儿(一会儿);

啳(骂)、撈(拿、扛)、夻(zā,张口)、㝩(kǎng,盖物);

咡(响)、歪(uāi,凶、凶恶)、歪(uǎi,假冒伪劣)。

广元话

四川最有名方言(四川各地特色方言方音汇集)(6)

污拉 (脏) 伶行些 (快些) 架式 (开始)

蛆 (使坏心眼)坐骨墩 (跌坐下去)

长扑趴 (向前跌倒)盘环 (拉扯)

气出 (舒服)尖 (聪明)咋块 (怎么/什么)乜乜(miēmiē)(小的)没搞场(无用)嗖起 (不振作)神倒起 (支持住)月亮娃儿 (私生子)失一颗 (跳一下)恰一步 (迈一步)一哇子 (一下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