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苏州,是一场在诗词里预谋已久的相遇。

“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这是苏州城的春天。苏州诗意的底色,藏在满城的山山水水、园林以及文化里。

穹窿山、天平山、灵岩山……连绵旖旎,秀丽可人,四季皆是良辰。在各座山麓之中,泉水泠泠,林木参天,历代文人碑刻不计其数,一木一石,一砖一台,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风骨。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2)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到苏州,不能不聊水。不谈烟波浩渺的太湖,光是姑苏城中小桥流水,足以让人为之动情。唐诗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那些高低错落,枕水而居的苏式老房子,散落在这座城市之中,隔水相望,眉目传情。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4)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山水柔情,让苏州人滋生出无数的风雅,闻名天下的苏州园林由此而生。

来苏州旅游,不能不逛园林。逛园林的乐趣,不在于景点的数量和名气,而在于它是否与身处之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脉络有关,古典园林之于苏州,如十里洋场之于上海。这个隐形脉络,定格了所在城市的气质与观感。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6)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7)

大大小小的园林,错落有致地遍布在整个苏州城里。宅以容身,园以寄情,旧日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以叠石疏泉、繁花盛木自营一片城中山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 苏州园林会让你真切的感受到,人在造美这件事上所花的功夫、心思。

生于苏州的画家兼诗人的车前子写过一本《品园》,他经常在苏州各处园林中长久闲坐,看石看山,看四季变幻,车前子说,“园林的美有时候让我无望”。

苏州园林另一大特色是绵延不绝的文学性。文人向来不吝笔墨吟诵这浓缩版的“理想国”,诗词歌赋、书刻楹额,缺之,园林意趣散失大半。可以说,苏州园林是中国文人哲学和生活美学的立体著作。

园林中的诗词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8)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山前倚杖看云起,松下横琴待鹤归。(网师园琴室联)

沉浸式品味苏州

典型性园林

舒旷之最——拙政园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9)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第一任园主人为苏州籍人王献臣,王献臣在结束了十几年不顺的仕途生涯后回到了苏州,买下当时苏州城边的荒地作为隐居耕读之所,最初只是种些花草树木及蔬果,后经营庄园所得钱财,并在唐伯虎,文徵明等文人雅士的出谋划策下,从一草一木慢慢积累经营,积久成园。王献臣死后,其子因为赌博把园子输给了徐氏,后又几经易主,荒废,又复建。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拙政园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亭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民居多进的格局。

假山王国——狮子林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狮子林至今已有六百五十多年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狮子林最大的特点为其精湛的叠山艺术,其“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即狮子)”,因园中众多假山酷似狮形得名。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代书画家倪瓒曾参与造园,并绘有《狮子林图》;近代贝氏家族更是将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影响了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艺术风格。

小园极则——网师园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13)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淳熙年(公元1174年),原为南宋侍郎史正志退居姑苏时所筑的一座府宅园林,因府中藏书万卷,故名“万卷堂”,对门造花圃,号“渔隐”。清乾隆年间(1765年前后),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万卷堂故址重治别业,筑园其地,有楼、阁、台、亭等,号称12景,取名“网师小筑”。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师园是苏州典型的府宅园林,是我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其美妙高超之处则在于精巧清俊,气新韵奇,于咫尺之地营造出一番山水真趣。常在一花一木、一亭一榭的培植与构架中,包含了绝大文章。网师园以它精致的造园手法,深厚的文化底蕴,典雅的园林气息,被陈从周誉为“小园极则”。

历史最久——沧浪亭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15)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沧浪亭,在苏州之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其得名,源自宋苏舜钦笔下的《沧浪亭记》,更因欧阳修所作诗篇《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只此一句,天下皆知沧浪亭。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难在江南园林中找出和沧浪亭同一气度的园林,大部分都是高墙林立,园主们自得其乐的那一种。但沧浪亭不然,将水和漏窗用到了极致。他如北宋文人一样,风骨自持,坦荡荡之君子范。

当然,以上只是苏州园林的其中一些,还有秀媚的留园,工丽的怡园,精妙的耦园,幽致的艺圃等等不胜枚举,风格种种,妙不可言。可以毫不夸张得说,苏州的每座园林都称得上是苏州园林的典型、是苏州这城的缩影。

园林也曾是生活的空间,园中亭、台、楼、阁、轩、堂、廊曾是园主人宴客待茶、听琴拍曲、读书写字发呆之所在,旧景虽不在,但有些习俗依然可以在如今苏州人的生活中看到,比如喝冬酿酒、吃茶的习惯、对苏式盆景的喜爱、听昆曲评弹等。

我们赏苏州园林,其实也是在赏历史艺术的沉淀;我们爱苏州园林,也是爱上了园林中的生活意趣。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17)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园林别样情怀

夜游园林

园林风景无疑是极美的,白天的园林各有其造园精工巧妙可寻,可如果是夜游,感受和白天任何一座园林是完全不同的。褪去了白天的喧闹,夜晚的园林打上了朦胧的柔光,更有种真切的古意。

走进夜晚的园林,更像走进古人家中,这里他们曾经与家人庭中赏月,水中月,杯中月,镜中月,听叮咚的古琴、看水阁内翩翩的长水袖,这里有他们生活的痕迹,隐喻着他们的志向,这里也有他们与自然和世界对话的方式。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18)

夜游网师园是少有的夜间能走进园林的机会。夜游时间在每年3月到11月,现在这个春末夏至的交替时节,正是夜游网师园最好的时候,晚风不再凉,夜色正温柔。夜游的8个节目,江南丝竹、十五贯、评弹、昆舞、昆曲、古琴等不同的非遗文化表演将园内的各个庭院串联起来,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19)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20)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21)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22)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23)

夜晚,在这园子里穿梭,时不时邂逅一段游园惊梦、古筝悠扬,坐在长板凳上静静地欣赏吴侬软语、姑苏评弹,探索曲径通幽时的隐秘。恍然间,好像就置身于数百年前的深宅大院,抬头,一轮明月,宛若穿越回古时,体验一把当时的游园奇趣……

静静沉浸在某个情景中,穿梭于现实和过往之间,与另一个时空偷偷对话。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24)

“此刻,仿佛这园子是自己的。”

夜游园林,并非对建筑四四方方大气磅礴的呈现,你会看到另一种园林,那是细腻品味、沉醉其中后才得到的主观化影像。窗棂、亭台、花影、雾气、灯火、悠扬的箫声、婉转的昆曲,此时此刻,即使是无法用价格衡量的苏州园林,在某种敏感视角的带领下,似乎让每个人感到——这个园林,此刻只属于我们自己。

园林的意义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今天,我们生活的方式虽然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但对自然、古典艺术的敏锐度,还是藏在潜意识深处,一经触发,仍然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园林的美,并且不由自主地产生亲近感。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的含义,最初并不是风景,在古代百姓的生活里,少有天灾与战乱,衣食丰足,人丁兴旺,即是天堂。

品味园林,不仅仅是了解知识,更是给一代人精神世界以丰足。

苏州古典园林特征(古典园林中的别样情怀)(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