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dmi混动是几个电机(科普:比亚迪DM-i混动是什么)

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如今家喻户晓,为何能在大量汽车品牌的混动技术中脱颖而出,大家都知道,比亚迪的混动汽车有十多年历史,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F3的插混版,那么为何如今的DM-i让比亚迪销量大增,和早期的混动技术有何差异,下面我们从电机、内燃机和混动模式三方面来详细分析,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比亚迪dmi混动是几个电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比亚迪dmi混动是几个电机(科普:比亚迪DM-i混动是什么)

比亚迪dmi混动是几个电机

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如今家喻户晓,为何能在大量汽车品牌的混动技术中脱颖而出,大家都知道,比亚迪的混动汽车有十多年历史,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F3的插混版,那么为何如今的DM-i让比亚迪销量大增,和早期的混动技术有何差异,下面我们从电机、内燃机和混动模式三方面来详细分析。

1.6万rpm电机和刀片电池

DM-i是DualMode-inteligente双模智能的缩写。相比以前的混动技术,更注重电机的使用,是“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大功率电机驱动、大容量电池供能、内燃机为辅,颠覆了传统混动“以油为主”的设计,是一种真正让燃油车过渡到新能源的概念,以往的插混车型由于电池续航太短,大部分人驾驶时很少充电,平时就是一款燃油车。

而比亚迪的DM-i更注重电气化,其搭载的电机最高转速为1.6万转/分,最高效率97.5%,效率超过90%的高效区间达到90.3%,相比燃油车40%左右的热效率,电机的能源利用率更高,由于比亚迪的单个永磁同步电机瞬时扭矩超过310Nm,完全可以取代内燃机,比如宋PLUS DM-i,百公里加速时间在8秒左右。

电机搭配的是在比亚迪纯电车中得到安全验证的刀片电机,结合了磷酸铁锂电芯的热稳定性优势,通过刀片结构弥补了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低的缺点,在达到三元锂能量密度的同时,安全性更高。目前DM-i的刀片电池有两种容量,其中8.3度的版本带来51公里的续航里程;18.3度的版本带来110公里的续航,其中110公里的续航接近宏光MINI EV,市区上班通勤可以以纯电模式行驶。

43%热效率的1.5L混动专用发动机

在电气化后,比亚迪研发了专用于混动车的骁云插混发动机,以1.5L自吸版本为例,制动热效率 (BTE) 高达43%,这是省油的关键,为了达成创纪录的热效率,该发动机有几个核心技术。

首先自然吸气相比涡轮增压,进气温度更低,可以增加发动机的压缩比,通过使用更高强度的活塞、连杆等,骁云发动机的压缩比高达15.5:1,超过马自达赫赫有名的14:1(欧版)创驰蓝天发动机。在增压压缩比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爆震,通过进排气气门可变正时机构,在压缩过程中提前开启进气门,解决气缸压力问题,让膨胀比大于压缩比,更大的膨胀比将更多能量从热量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以此增加热效率。

这种省油的方式带来了功率密度小的问题,低转速扭矩非常低,同等排量的涡轮发动机,扭矩可以到到300Nm,而这台发动机峰扭只有135Nm,并且需要到4500转/分才能爆发,单独驱动整车显然不够用,但用在插混车型上,低转速完全由电机驱动,没有起步扭矩低的问题。

插混另一个优势是发动机配件电动化,取消传统的前置发动机配件驱动系统,比如空调压缩机、机械真空泵、机械水泵等,进一步降低磨损,提高效率。配合可变排量的机油泵,在冷启动时减少机油阻力。

骁云插混是比亚迪有史以来第一次为发动机安装分体冷却。通过按需测量气缸盖和气缸体温度,提供精确的冷却效果,以达到发动机最佳运行温度,尤其在冬天,可以减少热损失,将冷启动后的发动机预热时间缩短了20%,减少热车油耗。

四种完全不同的驾驶模式

DM-i以电为主,电量充足时,市区行驶纯电驱动,尤其遇到堵车等情况,电机起步扭矩大,变道超车容易。

第二种情况是电量不足,行车电脑自动切换HEV串联模式,骁云内燃机进入发电模式,驱动依旧由电机负责。

第三种情况是山路行驶或者想要体验混动的充沛动力,中高速行驶时(60km/h以上)进入HEV并联运动模式,电机和内燃机同时驱动汽车。

第四种是高速高速巡航驾驶,1.5L内燃机直接驱动,这是发动机效率最高的阶段,就像普通燃油车的90km/h高档位低转速,虽然高速行驶,但油耗低。

选车侦探观点:比亚迪一改早期混动的先有内燃机,再加电机的“鸡肋”插混,DM-i从混动专用内燃机、刀片电池和高效率电机三方面入手,从0开始研发混动车,形成纯电为主的驱动形式,没有续航焦虑,即使馈电情况,百公里油耗只有4-5L,真正降低用车成本,国货之光,您认为比亚迪DM-I技术怎么样?点赞、评论、关注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