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乳糖不耐症(原来我才是正常的)

许多人身边可能都有这样的朋友,他们一喝牛奶就腹痛、腹泻,这类朋友其实是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

随着乳糖不耐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熟知,对这个症状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出现了一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结论,例如“90%以上的中国人缺乏乳糖酶,无法消化牛奶”。

这种论断似乎非常莫名其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就推荐大家每天都喝300g牛奶。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乳糖不耐症(原来我才是正常的)(1)

中国人到底能不能喝牛奶?乳糖不耐症到底是什么?

乳糖不耐症是什么?

乳糖不耐症的“不耐”主要就体现在不消化乳糖,而乳糖是一种二糖,人体的胃肠道都无法直接吸收它,必须被一种叫乳糖酶的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才可以吸收,乳糖不耐症的人群就是缺失了这种酶。

如果乳糖没有被酶分解就继续进入大肠,大肠也拿它没有办法,最后只能让大肠内微生物去分解发酵,结果就导致了腹痛、胃肠痉挛和胃肠胀气。

或者为了稀释堆积的乳糖浓度,会引入大量的水进入大肠,这样就产生了腹泻。

那我们原本负责消化乳糖的乳糖酶究竟去哪了呢?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乳糖不耐症(原来我才是正常的)(2)

乳糖酶的作用方式(Enzyme乳糖酶,substrate乳糖,A半乳糖,B葡萄糖,enzyme-substrate complex 酶与糖复合物)

乳糖酶缺乏可大致分为四种:先天性的乳糖酶缺乏,这类人不耐乳糖的情况严重到一出生连母乳都无法消化,但极端个别;由于别的疾病导致肠道功能受损引起的继发性和进展性的乳糖酶缺乏,都是暂时性的疾病。

而一般情况下,乳糖不耐受指的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乳糖酶缺乏”,这样的人出生的时候是能够产生正常乳糖酶,但断奶之后,乳糖酶便逐渐减少到无法测出的水平。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童年期结束后,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群失去了消化牛奶的能力,而且不仅仅是人类,断奶后100%的除人类之外的哺乳动物也失去了这种能力。

乳糖不耐症正是告诉你,你不再是个宝宝了,可以进入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火锅米饭大盘鸡的新世界了!

有乳糖不耐症才是正常人类!

有趣的是,其实从生物学上来讲,成年后仍然拥有消化乳糖(牛奶中主要的糖)的能力才是异常现象。

如果你乳糖不耐受,那么恭喜你,长大后的你,拥有的是正常表现的人类基因,而乳糖耐受,才是一种基因突变!

脱离童年期的我们能否耐受乳糖主要取决于基因的构成,目前的研究结果发现,MCM6乳糖酶基因上的rs182549和rs4988235位点,与乳糖代谢能力密切相关。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乳糖不耐症(原来我才是正常的)(3)

位于MCM6乳糖酶基因上的rs182549和rs4988235位点与乳糖代谢能力的关系

人类的DNA是由ATCG四种碱基构成,正是ATCG千变万化的排列方式决定了我们和其他万千生命体在这个世界上的表现形式。

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现人类基因组大概具有30亿个碱基对,正是MCM6乳糖酶基因上区区两个碱基突变,就会给人体代谢乳糖的能力带来巨大的改变。

rs182549位点若出现CC基因型则为乳糖代谢能力弱的正常基因型,当它突变为CT时可以提高一部分代谢乳糖的能力,变为TT时则展现出较强的乳糖代谢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rs4988235位点,当A突变为G时可以提高乳糖的代谢能力,因此这三种基因型的乳糖代谢能力大小排序为GG>AG>AA。

是谁发生了突变?

要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这种突变呢?为什么不少研究证明亚洲人90%以上属于乳糖不耐人群?我们怕不是从小喝到了假的牛奶?还是遇到了假的研究调查?

据估计,目前世界范围内患有乳糖不耐症的成年人的确切人数未知,全世界范围内仅有约35%的人群在成年之后仍然拥有产生乳糖酶的能力,而且这一比例在不同种族群体中差异很大,几乎被北欧人和美国人占光了。

在美国,能够耐受乳糖的人口比例约为64%,北欧更是高达90%,而中国虽然牛奶产量位于世界前列,而不耐受乳糖的人群却达到了90%。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乳糖不耐症(原来我才是正常的)(4)

近期全球乳糖不耐症人群分布示意图

人群的基因型分布实际上是经过了漫长的自然筛选,在北欧这样寒冷的地方,喝牛奶无疑是一种摄入能量的好方法,可以提高人的生存几率,久而久之,乳糖消化能力强的基因则更容易传播扩散。

难道只有西方人经过漫长的“喝奶史”定向筛选了基因吗?中国人几千年前就有游牧民族了,按理说咱们中国人这“喝奶史”不比别人短啊?

其实中国古时候的奶并不像咱们现在满大街的纯牛奶随便买随便喝,那时由于储藏条件不佳,想要喝上鲜奶并非易事,古人最常食用的其实是奶制品发酵后的干湿奶酪,或是用羊奶、牛奶萃取的酥油。

这些由鲜奶制成的产品,经过乳酸菌发酵早已消化了乳糖,乳糖不耐受的人也可以食用。而中国人真正普遍地喝上牛奶,也是80年代经济发展起来之后的事情了。

是否存在没有乳糖的乳制品?

原来避免乳糖不耐症的不良反应,只需要食用消除过乳糖的乳制品即可。那么除了发酵过的酸奶、奶酪一类的制品,还有哪些乳制品也适合乳糖不耐症的人群呢?

虽然成年后的人体自身不能产生乳糖酶,但我们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很多直接经乳糖酶处理后的牛奶或乳制品,这类产品一般会明确标注:低乳糖(Low lactose)或无乳糖(Lactose free)。

首先去除乳糖并不是一个生产上的技术难点,一般的牛奶可以水解掉90%以上的乳糖酶。

同时乳糖也不属于奶制品风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去除后不会给奶制品的口感带来破坏。这种牛奶不仅适合乳糖不耐症的人群,也适合肠胃虚弱,或消化能力不强的老年人。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乳糖不耐症(原来我才是正常的)(5)

牛奶上标注的无乳糖标签(Lactose free)

那是不是乳糖不耐症人群就一点带乳糖的牛奶都喝不了呢?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

每个人乳糖不耐的量都是有区别的,四川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80.3%的中国成年人,一餐中完全可以承受6.25克的乳糖(约折合200毫升牛奶),而不产生任何不良症状。

同时由于拥有乳糖耐受基因的人不可否定的生存优势让乳糖耐受基因得以传播扩散,加之在如今奶制品的巨大市场推进下,在中国,乳糖酶基因的突变频率也是渐渐提升的。

早几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结果显示,中国人每日的奶类摄入量仅仅只有24.7克,还不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300克的十分之一。

虽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牛奶的营养性与功能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是科学认证的。希望乳糖不耐受不要成为大家不喝奶的理由。

对于严重乳糖不耐的人群,如果平时喝点奶后肚子就会咕噜咕噜叫、放屁、肚子疼、拉稀,甚至会呕吐,可一定要在购买任何食品之前确保无乳糖成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