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哪个版本好(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的贫民窟建立了第一个“儿童之家”,率先进行了早期教育。在她早期出版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这本书十分畅销,第一版在4天内就销售了5000册。但是许多普通读者和一些老师都认为此书太过理论化,没有考虑到孩子父母的需要,都希望能有一本更具体、更详细、更直接的,描述如何进行蒙台梭利教育的实践指南和实用手册。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应运而生,这是一本操作性手册,提供了在“儿童之家”已经实践过的具有很好效果的教具使用方法和教育方式的具体描述。蒙台梭利在书中强调,教育每个孩子的方法都是不同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成人的作用是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发现错误,甚至在学习中让他们冒必要的风险,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本书是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全面讲授,是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必备手册。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哪个版本好(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1)

下面就孩子发展的敏感期、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和方法做简要摘录。


孩子发展的敏感期

1、心智发展的敏感期

孩子的性格是无法教导的,成人只能起辅助作用,协助孩子性格建立。关于性格培养,6岁是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性格已经形成,不是由于外力影响,而是自然形成的。孩子0~3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很多因素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

如果孩子的性格缺陷是由于产后造成,那么其程度就没有怀孕时造成的影响严重。如果是产后造成的缺陷,那么在孩子3~6岁这个调整修复期还是可以治愈的。

一些不太正常的偏差行为会逐渐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偏差行为进入性格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性格刚毅孩子的偏差行为以对抗性来表现;另一种情况是,性格懦弱孩子的偏差行为以消极对待来表现。


2、在敏感期的教育

成人帮助孩子进行手和脚的运动,就是将成人的行动方式套在孩子身上,将孩子变成小大人的样子,这十分错误。成人只需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活动,不要进行干扰,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

孩子开始肢体运动是由其内在的能力激发,是孩子自主、自愿的行为。肢体的活动是人体自我意愿的表达,因此只有孩子依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肢体活动,孩子的肌肉才能得以正常发展。

教育学家将婴幼儿时期定义为“软蜡”(ceramolle),认为可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指导。孩子能自觉自发地塑造自己,正确的理念应该是让孩子通过各种方式确信自己、塑造自己。

成人一定要顺应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不要粗暴、盲目地干扰、阻碍其正常发展,孩子才是真正的创造者之后,我们就需要更了解孩子的人格形成。无论是对新生儿还是对大一些的孩子施教,老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仔细观察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


3、敏锐的观察力

孩子拥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这种能力让很多成人无法想象。

孩子本身就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能观察到许多事情,不只是具体事情的形象,还有动作的影像,更能观察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孩子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他们都喜欢看亮光、鲜花和动物,并将他们看到的东西依照顺序储存在大脑里。孩子会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观察的欲望。


4、给孩子适当、正确的帮助

耐心地等待孩子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不是用长者的身份而是像朋友那样对待孩子。

让成人不要总是打扰孩子的成长是件非常难的事,但确实非常有必要。要想让成人做到这一点,需要成人了解孩子的需要,并且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控制住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塑造孩子的冲动,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都能得到内在生命的自我创造。

成人要想给孩子提供适当、正确的帮助,就必须学会细致、敏锐地观察出孩子的需要和感受。

我们的基本教育观念是,绝不能成为孩子成长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要做的事情,并不简单,也不会很难。最难的事情是,去除一些先入为主的观点和偏见,只有观念正确了,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蒙台梭利的基本教学方法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生理和精神发展应该顺其自然,因此教育方法也秉承了这个原则,分为3个部分:

1.运动神经培养;

2.感知培养;

3.语言训练。


1、运动神经的培养

运动神经的培养必须与孩子生理机能的所有协调运动相符合。孩子天生就闲不住,爱到处动、到处玩儿,他们的运动方式根本无章可循。如果没有对孩子的运动进行指导,孩子常会表现出调皮捣蛋、任性好动、任意妄为的行为模式。

不要再试图让孩子安静地待着,而应该指引孩子去运动。孩子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就能朝着正确的成长方向发展,就像一个积极工作的人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就会努力、认真且从容地进行自己的工作,这也是孩子在这个阶段进行肌肉锻炼的要求。

孩子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肌肉训练的相关内容有:基本的活动,如走路、坐、站、立、拿取物件等;能照顾自己;处理简单家务;进行园艺劳动和手工劳作;体育锻炼和运动;韵律活动。


2、感知训练

在儿童之家,蒙台梭利设计了木制立体插件教具、木制几何立体图形教具、触摸教具、木制矩形板教具、方块板教具、小橱柜教具等来指导儿童进行感知训练。

孩子通过对物质的触摸以理解和感受物体的形状这一练习不只是通过教具才能进行,实际上,孩子周围的一切物体和环境都可以成为触摸练习的教具和场所。

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触摸物体的外形来识别、理解物体,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获得了很大的满足和愉悦,并极大地促进了孩子的感知能力。

关于感知训练的教具可以总结一下他们的共同特征,大概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教具要有一致性识别,即相似的物体可以配对,或者物体能插入适合的位置中。第二,教具有对比性识别,即物体可对立区分。第三,相似物体的区分。

为了让孩子在做练习时尽可能将注意力放在感知的物体上,最好将孩子与外界环境隔离。例如,在孩子做练习时保持安静,或是在做与视觉感知无关的练习时将孩子的眼睛蒙住。

建议那些想培养孩子感知能力的成人可以自己动手操作那些教具。做过这些练习之后,一方面,成人就能更明白孩子在做练习时什么内容是必须去体验和感受的,孩子在做练习时会出现哪些困难等;另一方面,成人也能更了解孩子在做这些练习时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兴趣。亲自动手体验了练习过程的成人,会对一个事实印象深刻:当双眼被蒙住,就会发现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更加敏锐,感知事物的能力更强。这也是孩子对这种训练兴趣浓厚的原因之一。


3、通过语言学习认识世界

听力的特殊重要性表现在它与说话的感觉器官相联系。因此,训练孩子的听力,让孩子注意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并分辨声音之间的区别,是为了孩子更清楚地聆听语言的发音而做准备。老师在跟孩子讲话时必须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哪怕是用很小的声音在讲话,好像是在说什么秘密的时候也要做到这一点。练习准确发音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让孩子唱歌。老师在教授的时候,发音一定要慢,把每个音节都分开来发。

4、其他训练

除了上面那些基本教学教具外,还有诸如书写、音乐和算术等的教学教具,书中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儿童的精神与道德教育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实施过程中,孩子在进行工作或者是进行不干扰他人的任何活动时,我们都不要干涉孩子的自由。也就是说,我们不让“不好的”事情发生,并允许那些有秩序的“好的”活动在尽可能自由的状态下进行。

有人会将“人本性是善还是恶”这个哲学争论与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相提并论,很多人支持这个方法并提供了人性本善的论据。还有很多人反对这个教育方法,认为给孩子一个太过自由的环境是很危险的,是会犯错的,因为孩子的天性有向恶的倾向。

蒙台梭利看问题都是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善”和“恶”这两个概念有很多种可能性,不可以简单粗暴地对待。而且在对待孩子时,这两者常被我们混淆。

出现在3~6岁孩子身上的一些行为,我们会认为是“恶”的,其实只是成人不能理解孩子的需要,反而要限制他们的行动所造成的。

正是我们成人激起了孩子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反抗,并由此产生了激烈的行为。为了能够得到成长发展,孩子不得不反抗成人对他们的束缚,获取自己精神发展需要的东西。因此,孩子只得反抗成人的规定,并且孩子还要与其他孩子进行竞争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成人没有阻碍孩子获取成长发展所需要的东西,而是给孩子提供一些手段和工具,那么两者之间的争斗就会结束,换来的是,孩子成长活动空间的扩展。因此,保持和培养孩子精神活动的教育方法不只与学校和老师有关,更涉及家庭。也就是说,家族成员特别是母亲,要提供给孩子一个能自由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空间。

只有自由而没有合理的工作组织,孩子就会放任自流,孩子的自身能量就会被白白浪费掉,就像新生儿如果得不到奶汁就会饿死一样。因此,在自由的环境里进行合理的工作,是孩子“向善”的重要基础。如果不给孩子自由,不给孩子自己扩展能力而需要的自由,所谓的工作组织就是毫无意义的。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

在旧式的教育体系和一些众所周知的教育方式中,孩子并没有被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几岁大的孩子常常被迫去适应成人的世界,致使其天性磨灭殆尽。在这些教育形式的影响下,孩子的行为和需求没有得到成人社会的尊重,因此根本无法受到重视。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与旧的教育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认可孩子是真正意义的“人”,尊重并呵护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人格,保护孩子丰富神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呵护他们敏感纯真的世界。照顾孩子不光是照顾孩子柔弱的身体,不是只让孩子吃饱穿暖、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就可以了。没有人可以光靠面包而生活下去,这句话用在孩子身上真是非常贴切。事实上,物质在这个阶段并不是最重要的,物质会让成人堕落,同时也会让孩子堕落,甚至会产生自卑情绪,丧失尊严。

旧的教育方式,严重制约了孩子的成长发展。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不仅身体会受到伤害,精神世界也会非常痛苦。当今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根本不关注孩子的性格发展。


同样的错误也出现在了家庭教育方面。

关注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只是孩子能够健全成长的一部分,其健全成长最容易让人忽视,且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孩子的精神需要。我们很难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只能看到孩子的表现

而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孩子表露出来的,为了极力维护自我的成长而做出的负面反应和行为

事实上,孩子的负面行为很可能是由于孩子道德或者精神需求上的缺失,而这两方面的缺失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非常不利,其严重程度不亚于身体上的疾病

老师要做到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给孩子自由,但又不是不管不顾、任其发展。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提供帮助而不是被动地关注,要充满细心和爱心地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发展。为孩子提供适应其成长需求的环境是一项非常重要且非常严肃的工作,因为这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一个童年的世界。


对蒙台梭利老师的要求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需要用到很多教具,面对如此多的教具,老师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发展特点、不同能力来计划和安排教学活动,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蒙台梭利的老师可以使整个班级做到不管老师在与不在,课堂教学依旧进行,这就是蒙台梭利老师将他的班级带到了一个阶段,他的班级已经能够独立自主了。

蒙台梭利老师对孩子进行的引导有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老师是孩子学习环境的管理者和维护者,要专心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至于孩子遇到的困难不必太过在意,要相信当孩子身处适合他们成长发展的环境时,环境促使其改变。


第二个阶段:老师要开始引导那些还没有进入正轨的孩子,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专注于做任何事情。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要循循善诱,并且使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个阶段:让孩子对日常生活工作感兴趣,然后让孩子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老师这时就要退出,绝对不可以打扰孩子的活动。


1、蒙台梭利的教育宗旨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将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孩子。而蒙台梭利的教育宗旨则是引领、开发孩子自身潜藏的能量。蒙台梭利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孩子进行全身的活动,在教具练习中会涉及分析、辨别和推理的过程,以此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和成长。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下,孩子的学习和工作完全是自发自主的,老师根本不用介入。老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提供适当的教具,最多是示范如何使用教具。在这之后,就是孩子自己要去完成的工作了。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式是让环境去教导孩子,老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尽可能与环境进行互动,并示范给孩子如何使用其中的各种教具。


2、新时代老师的教学原则

首先,一个新时代的老师要能够观察到孩子注意力的所在。

当孩子全神贯注于工作时,一定要尊重孩子,不要在一旁纠正或者情不自禁地赞美,这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打扰。

蒙台梭利教学法所指的尊重,不是包容一切,连孩子的缺失与胡闹都一起包容。尊重必须在以下的基本原则都满足的情况下才得以真正实现:能够观察出孩子的体能情况;鼓励孩子发展对其身心有益的活动,消除不好的行为,因为这些不好的行为只会让孩子的精力用错地方,甚至对自己造成伤害。不仅老师要记得这些原则,母亲同样要谨记才行。

一位真正合格的老师就是要做到,帮助孩子摆脱自己的缺点,但又不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不足。


3、蒙台梭利老师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让学校成为观察和研究孩子心理活动、心理发展的研究所、实验室,将来还会成为最优秀的实验场所。因此,应该完善和准备这样的新学校,这不仅是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形成更好的教育方法,而且还是为新兴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做好准备。

作为合格的老师,要拥有观察的能力,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谦卑的心态。

老师最基本的“品质”就是拥有观察的能力,这种能力非常重要。一个人要想拥有这种能力,仅有的感觉和知识是不够的,因为观察是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出来的习惯和技能。

观察是需要训练的,这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想拥有良好的观察力,耐心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家谦卑态度的最高形式的表现是能够随时进行自我克制。这种克制的态度在精神层面的体现具体有:抱定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等。面对真理,没有任何科学家会心存偏见,他们能够随时放弃自己原有的、与真理相悖的观点。这样,他们才能摆脱错误,使自己进步、使自己提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