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1)

谷歌又一次改变了我们逛博物馆的方式。

近日,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Google Arts & Culture)推出了新的功能,在APP中加入AR技术生成的“口袋画廊”(Pocket Gallery),联合各国博物馆将散落于全世界7个国家的扬·维米尔作品集结,让我们足不出户即可欣赏这位大师的全部36幅杰作。

这个项目还包含了视频、文字、影音等资料,全方位介绍这位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大师。

在这次能在线欣赏的所有36幅画作之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这幅画被誉为“北方的《蒙娜丽莎》”,现藏于荷兰海牙莫瑞泰斯博物馆。

2006年,荷兰人民投票将它选为“荷兰最美的画”。

除了画中少女的凝视在我们心中激发的神秘情感,这幅画背后还有什么有待破解的谜团?

艺术的故事,要从颜色说起。

菲利普·鲍尔在《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一书中,通过追寻颜色的诞生与演化,给了我们理解绘画艺术的新维度。

少女蓝色的头巾、嫣红的嘴唇和大地色的上衣,都蕴藏着关于色彩的秘密。

高贵的一抹蓝色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2)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头巾部分,使用色料群青Ultramarine

17世纪佛兰德斯、荷兰和德国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可能比文艺复兴时期的同行们更容易获得材料。荷兰已经成为色料制造的主要中心:铅白、大青、铅锡黄和朱砂从荷兰的工厂源源不断地运出来,让出售它们的药商和杂货商的店铺光彩照人。安特卫普之于北欧,正如威尼斯之于意大利。

但是,传统的上等蓝色,即蓝铜矿和群青,越来越难以获取:从16世纪初开始,主要矿物资源或者消耗殆尽,或者由于战事而无从获取。

有一位北方画家坚持用群青作画,此人即扬· 维米尔(1632—1675),其特有的黄色、蓝色和珍珠白色的调色板,在他著名的画作《倒牛奶的女佣》(The Milkmaid,约 1658)中以最令人惊叹的方式显示出来。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3)

《倒牛奶的女佣》,维米尔,约1658

这些大胆的、以巧妙方式和谐搭配的蓝色似乎来自另一个时代,只是不知这个时代应该置于更古老还是更现代的时期。

中世纪晚期,当蓝色被证明存在于最著名、最珍贵的色料,也就是群青中时,其无论如何都很难继续成为从属的颜色。比最好的红色(朱砂)更昂贵的颜色——实际上,比黄色在中世纪的类似物,即金色本身还要昂贵——怎么可能不是原色?

青金石意思就是“蓝色的石头”。它是一种深沉、浓郁、诱人的蓝色,但是这种颜色的纯度一经研磨便会消失,这就是蓝铜矿为古代世界提供了天然的蓝色色料的原因。这种蓝色的石头实际上是矿物的混合物;其颜色来自主要组分——一种叫作lazurite的青金石矿物(不要与蓝铜矿混淆)。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4)

群青色料,截图自谷歌制作的节目“了解维米尔”

青金石是一种稀有矿物。实际上在整个中世纪,其唯一来源地是巴达克尚,位于现今的阿富汗。虽然在奥克苏斯河上游地区很难获得这种珍贵的蓝色石头,但自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代以来,为获取它,许多采石场似乎还是进行了发掘。只是在相当晚近的时期,才在西伯利亚和智利发现了大量矿藏。

马可 · 波罗于1271年来到这些采石场,并对它们感到惊讶:

这里有一座高山,从中开采出了最好和最细的蓝色。在石头地面上有矿脉,蓝色就从其中制得;还有许多山,银就是从那里开采的。平原上很冷。

它的色相标志着从黄昏到夜晚的过渡,带着一点紫色来增加威严感。琴尼诺狂热地赞美它:“群青蓝是一种鲜明、美丽的颜色,最为完美,超越所有其他颜色;找不到任何词来形容它,也不知道拿它来做什么,它的质量无法超越。”

唇上的那点胭脂红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5)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嘴唇使用色料,胭脂Cochineal

要想获得由胭脂制成的绯红色淀,通常耗资不菲。要从东欧的多年生线球草属植物中获得胭脂虫,必须挖起这种植物,用手剥掉树脂状的虫壳,随后再把植物放回土里。只有两个星期的收获窗口期,传统上是在6月24日圣约翰节之后。如果这种作物歉收,价格就会飙升。在15世纪初的佛罗伦萨,这种波兰胭脂的价格是地中海胭脂虫红的两倍。

17世纪的艺术家们,已经普遍通过混合多种不同的色淀来调节红色——色淀颜料的范围由于对新世界的殖民得到了扩大。从中美洲得到一种新的胭脂,还有丰富的巴西木及其相关物种苏木和采木。新世界的胭脂大受欢迎:到19世纪,它和茜草红成为红色色淀中极为出色的染料。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6)

谷歌的视频节目详解维米尔的调色盘

从胭脂虫染料中制造胭脂红色淀色料是早期化学的一项绝技。

中世纪的配方极为详细,没有理由认为古埃及人所用的程序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方法是走一条迂回路线:首先用从压碎的昆虫中提取的原始染料为布或丝染色,然后煮沸泡在碱液中的余料以重新溶解染料。于是,通过加入明矾,染料就从滚烫的碱性溶液中提取出来了;明矾的作用是在溶液冷却后,使细晶氧化铝(水合氧化铝)沉淀。染料被吸附到氧化铝颗粒的表面,干燥后成为暗红色粉末。

我有新的想法,也有新的方式来表达我想要的东西,因为更好的画笔会帮助我;我为那两种颜色——胭脂红和钴而疯狂。钴是一种神圣的颜色,对于布置周围气氛而言,没有什么有它那么美。胭脂红是葡萄酒的红,也像葡萄酒那样温暖和轻快。翡翠绿也是如此。不使用这些颜色就是没有经济头脑,镉也是如此。

——梵高

土质色料的独特魅力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7)

根据艺术科学家研究,少女上衣的土质色料中也混合了部分群青色料

对于如何推进文艺复兴时期极为重要的颜色创新这一问题,另一个回应是避开它,使颜色服从极端的光和影。对于琴尼诺和阿尔贝蒂来说,明暗对照意味着通过添加黑色或白色来使纯净、明亮的色料的色调变亮或变暗。但是,文艺复兴后期和随后的巴洛克时期成为暗影的时代,弥漫的黑色与黄褐色的高光形成激烈对比。柯雷乔、卡拉瓦乔和伦勃朗都是黑色和棕色的圣手。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8)

《圣马太蒙召》,卡拉瓦乔,1599—1600

在这种金色的光芒和浓密的昏暗中出现了几种新的黄色、赭色和棕色色料,这是不是一种巧合?在17世纪之前,艺术家从未有过如此充足的装备,能够用有光泽的高光来涂抹画布,通过红润的色调调制出漆黑的昏暗。

棕色无疑是所有色料中魅力最小的。它们得不到能工巧匠的青睐,因为从地里可以挖出各种各样不同色相的棕色。在尚无历史记载的时代就在使用的赭石(氧化铁)中,来自托斯卡纳的锡耶纳市的赭石在文艺复兴时期备受推崇。生赭是一种淡黄色色料;经焙烧成为熟赭,带有温暖的棕红色。

对于昏暗的调色板来说,没有什么色料能与棕土(umber)的深厚相媲美。由于锰在氧化铁中占比高,棕土比赭色色料颜色更暗,因此在15世纪末前后的欧洲绘画中有了用武之地。

一些作家认为,这个名字具有地理上的渊源(与赭色对应着锡耶纳一样):来自意大利的翁布里亚(Umbria)。

但是棕土似乎更有可能来自拉丁语词ombra,意即“阴影”。毕竟,欧洲棕土主要是从土耳其,而不是从意大利输入的;焙烧的棕土(熟褐)那浓郁的红棕色对于渲染暗沉而半透明的阴影极 为有用。英国人爱德华· 诺加特在17世纪20年代写道,熟褐是“一种油腻而难闻的颜料,如果刚买回来就加以研磨,会很费力,但对于阴影和涂层等极为有用”。

从浅浅地绘制阴影开始吧。防止白色进入它们;白色是画作的毒药,除非用在亮部。一旦白色使阴影的透明性和金色暖意变得晦暗,你的颜色就不再灿烂,而是变得无光、灰暗。

——鲁本斯(据称)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9)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10)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11)

维米尔画作

more

在谷歌Google Arts & Culture 网页和APP上都可以看到此次展览的36幅画作(注:需要使用上网工具)。

《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

Bright Earth: The Invention of Colour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12)

丛书名:天际线

作者:(英国)菲利普·鲍尔

译者:何本国

ISBN:9787544770880

定价:88.00元

装帧:精装

出版:译林出版社

点击书影即可购买

作者:菲利普·鲍尔(Philip Ball)

英国科学与科普作家,《自然》期刊特约顾问编辑。他在牛津大学主修化学,后来又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所著的社会物理学著作《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2004)获英国安万特科学图书大奖,另外还著有《牛津通识读本:分子》(2003)、《为帝国服务:希特勒时期为物理学真谛而战》(2014)、《图案密码:大自然的艺术与科学》(2016)等多部作品。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13)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14)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15)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16)

一部研精究微、信息量极大的色彩大全。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ar技术可能展览吗(在谷歌AR博物馆里看维米尔)(17)

这部书用科学和艺术的精工去绘制金碧山水,从而创造一套色彩的语言,帮助眼睛重新观看色彩的绘画和色彩的世界。

——范景中

本期内容摘选自《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

本期编辑 | 维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