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

今年的国庆档中,《我和我的家乡》可谓来势汹汹。

光是看这导演和演员阵容,就完全担得起“中国喜剧梦之队”的称号。

导演是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与彭大魔以及邓超、俞白眉。

演员集合老中青三代,有葛优、黄渤、范伟、沈腾、马丽、王宝强、闫妮、贾玲、刘昊然、董子健、陶虹等

啧啧啧,这快赶得上电影圈的团建了。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1)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形式上采用了近年来非常流行的“桌面电影”形式,在大银幕上使用了手机屏幕、分屏等科技感十足的技术手段,看起来非常酷炫。

而判断一部喜剧成功与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观众笑没笑。

《我和我的家乡》的目标是“让观众能通过电影拥抱快乐,并带着笑容走出电影院”,从这一点来说,电影的完成度还是非常高的。

作为去年国庆档票房冠军《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乡》延续了前作的短篇章结构。

具体到创作思路上,《我和我的家乡》从关注中国建国七十年的历史转到了“人与家乡”这个主题的探讨上。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写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乡土性”一方面指我们从农耕经济以来所发展出来的文化和经济形态,另一方面也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那种传统的乡邻文化,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对土地的依恋之情。

也正是这种依恋,使得自古以来中国的各种艺术种类中都充斥着对于家乡的赞颂以及思念。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2)

在离开故乡甚至是离开祖国已经成为常事的当下,《我和我的家乡》以喜剧的形式,将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召回了故乡。

不同于《我和我的祖国》以时间作为单元划分的依据,《我和我的家乡》是用地位位置和空间作为划分的标准。

电影按照华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成了五个故事。

导演宁浩《北京好人》单元里,这次他与葛优再度合作,继续着“张北京”的故事。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3)

接下来陈思诚《天上掉下个UFO》单元,则将致力于“无用发明”的“保定爱迪生”手工耿写进了故事,甚至还将他那个“破釜沉舟跑步机”搬上了大银幕。

除此之外,这一单元还进行了一次跨喜剧的超强联动:“唐探”系列中的不靠谱的“唐仁”王宝强以及外甥“秦风”刘昊然,与《疯狂外星人》中的黄渤联手上演了一出乌龙事件。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4)

《回乡之路》单元中,四度联手执导的邓超与俞白眉,这次把电商女主播和小人物“乔树林”放在了一起,碰撞出火花的同时,也号召着有为青年返回家乡建设家乡。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5)

闫非与彭大魔导演的《神笔马亮》这一单元,“沈马组合”再度重出江湖。

沈腾这次的新角色叫马亮,一个被不稀罕上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画家,他瞒着妻子选择放弃留学去扶贫。

这次也终于弥补了《西虹市首富》的遗憾,夏洛和马冬梅的向日葵约定在本片中完成了。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6)

徐峥的《最后一课》在我看来是整部电影最精彩也最能点明主旨的部分,故此我想重点说下。

这一单元演员和群戏最多,一旦运镜失控或者整体画面构图比例不好,观众就会感觉到无序和混乱。

可在导演徐峥和摄影曹郁对镜头和画面的精准把控下,《最后一课》相当舒服耐看。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7)

故事围绕着范老师一家展开,充满了黑色幽默。

瑞典,一个全球闻名的高福利高幸福度国家。范伟饰演的范老师一家就移民定居在了瑞典。年事已高的范老师坚持在大学里授课,虽然儿子和外国儿媳妇都算是事业有成,但他一刻也不想停下来。

突然有一天,范老师在课堂上晕倒了。

进了医院后,医生说范老师有老年痴呆的前兆,他忘记了自己的儿子儿媳,只记得1921年的场景。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8)

为了让父亲恢复记忆,徐峥饰演的儿子决定带范老师回乡,并请家乡人民一同配合演一出戏,一出关于“最后一课”的戏。

一张1921年的老照片,尘封已久的记忆,靠着这些,乡亲们竭力复原着当年范老师上得最后一堂课。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9)

在这种过去与现在的交叉剪辑中,这堂课逐渐走向了失控。

片中,我们得以在闪回中看到过去物质生活的贫困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而在关于当下的画面中,能看到的是化着全妆的精致女演员、穿着公主鞋的小女孩、有着昂贵全套彩笔和英文名的小男孩……

范老师被这种巨大的反差震惊,以至于产生了眩晕和模糊意识。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10)

范老师想要“寻根”,想要完成那个自己脑海里关于1921年的拼图,可是他最终失败了。

我们能在《最后一课》看到的是一种模糊,一种眩晕,一场梦幻。

如同这堂充满设计感的最后一课,《我和我的家乡》整部电影的缺点也很明显,它所呈现的农村和家乡有点过于美化了。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11)

五个单元故事中,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是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比如移居瑞典的老师、成功女主播、节目导演、考上列宾美术学院的画家,影片所表现的都是他们“衣锦还乡”的过程。

五个单元展现的都是与科技共舞的“新农村”形象,人们生活富足,乡村建设优美。而这种农村形象,就算在江浙两省也屈指可数,更别提全中国了。

我们看不到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就算在《神笔马亮》里,稻田里的农民也只是在配合马亮做戏。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12)

我们也看不到在城市大街小巷里穿梭的那些建筑工人和外卖员们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在一片欢欣鼓舞中被省略了,被掩埋了,被抛弃在了历史的马蹄声中。

《我和我的家乡》从形式到内容上将科技与充满泥土气息的家乡相结合,以此来呈现一个“我们梦想中的中国形象”。

这种想象与现实的对比产生了一种荒诞感,它在《最后一课》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其他四个单元的喜剧性尚能掩盖整部电影的分裂感,《最后一课》无意间就暴露了这种荒诞。

范老师真的能够在一种矫揉造作的虚浮中,一个名叫“David”的英文名中找到关于那个时代,关于中国,关于家乡的回忆吗?

不见得。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13)

与其说《家乡》是一部集锦喜剧片,不如说它是一部优秀的宣传片。故此,《我和我的家乡》的内核依旧是在歌颂祖国。

祖国的医保保证人民大病可以报销,祖国的5G跑得飞快,祖国的新农村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

只是这种歌颂喜剧背后到底缺了点东西。

曾经的喜剧,观众不仅能够得到笑声,还能够在大笑之后进行思考。

比如《大腕》中就能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各种乱象,广告的无孔不入、影视剧导演的卑劣行径、盗版现象的猖獗……

最难忘的十部喜剧片 集合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14)

但在近几年的喜剧电影中,我们除了能看到精心设置的笑点,很难了解到更为深层的东西。

《我和我的家乡》某种程度上还算优秀的,至少它没有拿屎尿屁、群体歧视来制造低俗笑点,而是让观众自然而然地发出笑声,不是吗?


文/倒映电影作者:映映原创

文章著作权:倒映电影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