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何要杀马邑之围将领王恢(的谋主大行令王恢为什么必须死)

汉武帝继位后,对匈奴的政策是不断变化的,一开始的时候,他依然秉承“文景之治”时的办法,采取和亲政策,那是因为时机未到,大汉还没有和匈奴一战的实力。但随着内部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雪耻的念头在汉武帝的心头萦绕,是时候了,该和匈奴人做个了断了。这个时候大行令王恢主动献策,为汉武帝出了一个彻底解决匈奴人的办法,事实上,这个主意不是王恢想到的,而是一个和匈奴人从事边疆贸易的商人想到的。

汉武帝为何要杀马邑之围将领王恢(的谋主大行令王恢为什么必须死)(1)

大行令王恢,一个看上去的主战派,匈奴的求亲使者来到大汉,汉武帝令群臣商议对策,大行令王恢和御史大夫韩安国各持己见,一个主张对匈奴用兵,一个主张继续采取和亲政策的对于汉武帝来讲,匈奴人是他心头的一根刺,但是他知道目前还不是翻脸的时候,因此,汉武帝同意韩安国的办法,答应了匈奴人和亲的要求。尽管表面上汉武帝对韩安国大加赞赏,但内心里对大行令王恢开始格外看中,因为朝野中主和派居多,难得有王恢这样,和汉武帝想法高度一致的人。

汉武帝为何要杀马邑之围将领王恢(的谋主大行令王恢为什么必须死)(2)

但大行令王恢也他的问题,他尽管主张对匈奴人用兵,但具体怎么打法,他却没有具体的韬略,只是盲目地跟从汉武帝的意愿罢了。具体的办法还是一个商人提出来的,这个人叫聂壹。你是蚂蚁附近的大商人,他经常和匈奴人做生意,一天他主动找到大行令王恢,对王恢说:“匈奴人总是侵扰我们大汉,长此以往不是个办法,边境之民深受其害,大汉国力也会受到损害,为什么不想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彻底解决掉匈奴这个心腹之患?”大行令王恢问:“有什么具体的办法?”聂壹说:“匈奴人是十分贪婪的,他们贪得无厌,且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我可以跟他们说,我有办法把马邑城献给他们,并告诉他们马邑有粮草辎重和大量物资,贪婪的匈奴一定会来夺取马邑,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设伏兵于马邑四周,只要他们进入包围圈,就切断他们的退路,这样一来就可以活捉匈奴单于,彻底结束战争!”

汉武帝为何要杀马邑之围将领王恢(的谋主大行令王恢为什么必须死)(3)

王恢听过聂壹的说辞后如获至宝,这个计划如果实现,汉武帝可以解除匈奴这个腹心之患,而自己也可以建立不世之功。王恢立刻把聂壹的主意向汉武帝汇报,汉武帝没有盲目采纳,他想听听大臣们的意见以后再做决策。实际上年轻的汉武帝内心也十分激动,因为这个计划如果能够得以实现,恐怕原本计划打几十年的战争,几年内就可以结束。剩下的不过是些扫尾工作,这对于急于建立功勋,超越先人的汉武帝来说,是有巨大的诱惑力的。因此在朝会之上,他十分希望大臣们都赞成这一说法,或者说对这一战法加以补充,让它更加完善,而不是反对意见,但结果却和他的想法相去甚远。

汉武帝为何要杀马邑之围将领王恢(的谋主大行令王恢为什么必须死)(4)

御史大夫韩安国又带头反对,他说汉高祖何其英明,当初尚被匈奴人困了七天七夜而无法突围。况且这个计划,要调动大量的部队,如此多的人员调动,难免不泄露机密,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功亏一篑。大行令王恢则说:“战国时期,代国北有匈奴,南有大国的侵扰,仍然可以上下齐心,匈奴人不敢南下。如今我大汉国力昌盛兵强马壮,比战国时代国强盛不知多少倍,反而要次次和匈奴人和亲来求取安定,不过这种乞求得来的和平能维持多久呢?不过是匈奴人次次违背约定,我们不断被匈奴人侵扰罢了!匈奴人之所以有这个胆量,正是大汉多年来,没有对匈奴进行坚决回击的缘故!”这个说法很对汉武帝的口味,他也认为匈奴人强大固然是原因,大汉多年来休养生息、隐忍不言的态度也是纵容他们进一步肆无忌惮的重要原因。

汉武帝为何要杀马邑之围将领王恢(的谋主大行令王恢为什么必须死)(5)

这次汉武帝下了血本,务求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人的问题。元光二年六月,汉武帝派遣精兵三十万,命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将屯将军王恢与材官将军李息率三万多人出代郡,准备从侧翼袭击匈奴的辎重并断其退路,一举全歼匈奴主力。同时派商人聂壹前往匈奴诱敌。韩安国、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这五个人,已经是当时大汉能够拿出来的最强阵容了。有人会问战无不胜的周亚夫哪里去了?十年前,周亚夫已经被汉景帝处置了,汉景帝口中的“跋扈将军”,他用绝食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汉武帝为何要杀马邑之围将领王恢(的谋主大行令王恢为什么必须死)(6)

聂壹来到匈奴人的领地,见到了军臣单于,他对军臣单于说自己手下有几百号人,可以把马邑的县令杀死,迎接匈奴人大军进城,把马邑物资全部据为己有,但为了防止大汉部队进攻,需要匈奴人派部队前去接应。君臣单于被聂壹的话所鼓动,派使者和聂壹到马邑查看,聂壹提前和县令商量好,找了个死囚冒充县令,把他的人头挂在了马邑的城门上,骗取了匈奴使者的信任。

汉武帝为何要杀马邑之围将领王恢(的谋主大行令王恢为什么必须死)(7)

军臣单于听了使者回报大喜,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前往马邑,本来事情发展到这里,一切都非常顺利,如果继续下去,恐怕这十万匈奴人便有去无回了。但他们在离马邑不到百里的地方,发现了大批的牲畜,但却无人放养,所引起的军臣单于的怀疑。他攻击了边防的哨所,俘虏了雁门尉,并审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下级军官没扛住严刑拷问,把马邑之谋全盘托出,军臣单于大惊,立刻撤军返回,并封这个军官为“天王”,意思是上天让这个人来搭救自己的。

汉武帝为何要杀马邑之围将领王恢(的谋主大行令王恢为什么必须死)(8)

王恢发现匈奴人撤退,但他不明究竟,连忙派探马刺探。当副将建议他立刻出兵追击的时候,他说敌军有十万之众,而我们只有三万人马,敌强我弱,况且虚实不明,怎么能贸然出击呢?等到确实消息传来,匈奴人早已在百里之外,而韩安国等人得到消息,终是在一天之后的事情,至此马邑之谋彻底失败。从表面上看,是上天帮助了匈奴人,但从本质上来讲,这样大的军事行动,如果做不好保密工作的话,则必然会失败。但真的能做好吗?恐怕办不到,因此,决策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行令王恢仅仅是个献策的人,真正做出决策的是汉武帝本人,但汉武帝能承认是自己的失误吗?作为一个踌躇满志的君主,他要建立功业,就不能出现失误或者失败。因此,尽管大行令王恢请田蚡和王太后出面为自己求情,也无法摆脱被杀的命运。

汉武帝为何要杀马邑之围将领王恢(的谋主大行令王恢为什么必须死)(9)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帝功成百臣卒。马邑之谋成功了,是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失败了是大行令王恢的策划不周,总之皇帝永远是对的,这就是历史,和我们熟知的历史,有很大的不同。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