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拘泥与局限(由僵化而倒退)

不能拘泥与局限(由僵化而倒退)(1)

科学史上有一些科学家,本来已经破天荒地作出了可贵的突破,只要沿着正在走的路继续走下去,定会鹏程万里,举创大业。但是遗憾得很,由于他的思想停滞了,僵化了,不但不能继往开来,反而倒退到他们作出贡献之前的旧时代,思之令人三叹。

1990年,法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根据大量实验材料,建立了一个新的经验公式,推导出一种新的理论。按照牛顿经典力学的理论,光和辐射热是一种电磁波,它们载着能量,连续不断地弥漫于所及的空间。而普朗克的推导,则把能量当作像机关枪射出的子弹,可以分割成一小份一小份的能量子。这个理论揭示了光和热等能量子不仅有连续性,还有不连续性。牛顿以来的物理学必须加以改造!

普朗克的“量子论”堪称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先声。如果他再向前跨一步,很可能成为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创始人。然而可惜的是,特朗普在跨出革命性的一步之后,对自己怀疑起来,胆怯了,畏缩了。他认为牛顿的经典理论是不可逾越的顶峰,于是留恋起原先信仰的幅射能的连续性来。他对自己的儿子说:我觉得我要么我做出了一个头等重要的发现,可以和牛顿的发现相媲美,要么我大错特错。他力图调和自己的“能量子假说”与古典物理学的矛盾,在1901年到1914年间,两度修改1900年提出的理论,直到把自己揭示的不连续性修改成经典的连续性为止。

尤其可悲的是,当爱因斯坦把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论推广到热幅射以外的发光现象,提出“光量子”理论时,普朗克还出面反对,说是“太极端了”。

如果说,特朗普的思想僵化使他自己开创的量子论受到践踏,那么,科学巨匠牛顿中年以后的思想僵化,则使哥白尼之后的无神论受到嘲弄。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向中世纪的神学发起了挑战。刻卜勒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使哥白尼向神学的挑战更加有力。而牛顿用力学理论阐明刻卜勒的行星运动规律,为哥白尼开创的学说提供了稳固的理论基础,这是牛顿的伟大历史功绩。但是,牛顿在完成他的力学理论之后,对天体运行又作了一个“上帝第一推动”的假设。这样,这位科学巨匠就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前赴后继的向神学的挑战,把战果统统奉还给了上帝。鼎力推车者,可怜倒车人——思想的僵化使很伟大的人物也陷入了矛盾的深坑。

普朗克与牛顿思想僵化的具体情况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囿于传统观念,忽视新的实践。以普朗克而言,他的量子论问世后,遭到马赫等物理学家的深恶痛绝。冯·若里说:“科学已达到了它的顶峰,研究它已没有多大意义。大厦已经建造好了,如果其中还有什么不足的话,那是可以用一些枯燥无味的修饰工作来消除的。”开尔芬爵士则把普朗克揭示的事实比喻为晴朗的物理天空中的乌云,让人眼花迷乱。雷霆风雨阻壮士,使其不敢越雷池。普朗克不敢运用自己萌生的新的理论来解释新的实验事实,只好重新拾起陈旧的思想武器,于是他一步步地倒退了过去。

在普朗克抛弃量子论向后倒退的时候,爱因斯坦、玻尔等年轻的科学家接过了普朗克丢下的火把,向前开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光辉道路。可叹普朗克,虚度十五春,再没有作出什么贡献。

值得庆幸的是,他后来终于幡然悔悟,在57岁时写的《科学自传》中写道:“我企图无论如何都得将量子排入经典理论的范畴里,结果是枉费心血”,“近乎一场悲剧”。此时的觉醒,虽然已经时晚三秋,但也是悲剧之末的一个可喜的尾声。我们今天叹普朗克之僵化倒退,喜普朗克之终于觉醒,对于自己防止僵化和倒退,也许不失为一面明镜吧。(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