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1)

张艺谋首战春节档影片《狙击手》在大年初一加入影市团战,结果因为预售低和排片低而出师不利,许多还没看片的人受此影响,对片子的质量产生怀疑,从而使观影意愿和导向受到“压制”。

现在影市和网上总有一股不好风气,在电影未上映、片子未看之前就对电影评头论足下结论,看人下菜,凭个人对演员和导演喜好而情绪化要么极致吹爆,要么直接“判死刑”的现象屡屡发生;在上映初期对影片市场导向产生误导,导致烂片开局票房火爆而佳片门前冷落;尤其是以圈钱为目的的院线更是见风使舵,对一部影片的市场表现发挥着致命的作用。

好在大部分影迷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真正的好货和次品有个理性的判断。

在狂热过后会将影市拉回理性的轨道,这时真正的佳片容易成为黑马,滥竽充数的虚胖之作很快会被打回原形。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2)

▲张艺谋父女联手执导,成为该片话题之一

那么《狙击手》到底是怎样一部影片呢?是不是表象所反映的那样是个烂片而不受优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亲身观影体验就不要妄下结论。

不管张艺谋之前多么牛,获过多少奖,以及他还是全球第一个“双奥”导演,获誉无数,这都不能成为观众非要追捧《狙击手》的理由。

观众掏腰包看《狙击手》,需要的是电影本身的好看与精彩,而不是为张艺谋其他光环和荣誉买单。

今天这里不谈《狙击手》叫好不叫座,不受影院优待的争议,就谈这部电影本身的质量,究竟是不是值得一看的好片子!

★观影前很有必要恶补一下历史:志愿军神枪手不止一个

要透彻理解这部片子首先应了解下它的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

《狙击手》在开拍时是由《最冷的枪》改名而来,因此还引发争议,认为改名改得不成功,这个暂不做深入探讨。

当时片方公布,影片中人物和故事是根据抗美援朝战争的人和事原型改编的,这保证了《狙击手》不是那种天马行空虚构出来的战争神剧。

这部片子聚焦的是当年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中的神枪手,冷枪冷炮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英雄事迹,并用电影语言进行了艺术加工。

一开始媒体纷纷报道说《狙击手》主要特写的原型是志愿军神枪手张桃芳。

看了片子以后才明白,其实它演绎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那群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神枪手战士,当然也包括张桃芳。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3)

▲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张桃芳。

在这些志愿军神枪手中,张桃芳的事迹比较典型,他用一支M1944型莫辛-纳甘步骑枪在狙击点位上战斗32天,用436发子弹击毙敌214人,创下志愿军冷枪狙击杀敌的最高纪录。

张桃芳被誉为“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张桃芳“一级国旗勋章”;他用过的那把枪至今还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4)

▲陈列在军事博物馆张桃芳用过的枪。

和其他默默牺牲在战场而不为人所知的神枪手相比,张桃芳是幸运的;他以一名战斗英雄的身份后来见证了新中国进入全面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并迎来盛世;见证了志愿军用血肉之躯和精神铸就今天的共和国军魂。

2007年10月29日,张桃芳逝世,享年77岁。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 志愿军涌现出了不少像张桃芳一样的神射英雄,比如:

上甘岭战役中用206发子弹毙敌203人的神枪手邹习祥;

杀敌178人的张桃芳战友神枪手吕长清;

杀敌百人以上、张桃芳的战友神枪手黄兴海。

还有以打“冷炮”出名的神炮手唐章洪和高晋文——唐章洪在上甘岭战役中创造了65天消耗炮弹79发,歼敌101人的佳绩;高晋文则指挥迫击炮连在上甘岭战役中激战43天,仅牺牲3人,歼灭美韩联军达800余人,成为上甘岭战役中,坚守时间最长、歼敌最多、伤亡最小,涌现出的战斗英雄最多的一支部队,全连多人被授予特等功臣,他本人也是神炮手唐章洪的“师傅”。

68军有一个炊事员,叫庞子龙,他本来是专门负责送饭的,后来看着志愿军打狙击太过瘾了,也学着狙击兵的样子,对着敌军开了两枪,干掉了一个美军。此后,庞子龙饭也不送了,干脆改行当了狙击手,3个月内这个曾经的炊事员,通过打冷枪,毙敌54名,不仅自己过了瘾,还出了名,成了战斗英雄。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5)

▲军事博物馆陈列的李景禄的皮带。

志愿军某部机械连战士李景禄在志愿军开展冷枪冷炮战中,100多天防御战先后狙杀敌人71个。

为记数方便,李景禄就用皮带当“笔记本”,每打死一个敌人,就在皮带上面钻一个孔。

现在这条皮带上一共有64个孔。他最后消灭的7个敌人,还未来得及在皮带上钻孔,他就遭敌人炮击而光荣牺牲了。

如今,这条皮带作为一级文物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电影《长津湖》中韩东君饰演的平河也是个神枪手,七连第的280名战士,人狠话不多,在战争中他负责在制高点狙击敌人,他也曾和谈子为联手用机枪打落一架美军飞机;其原型也被视为是张桃芳。

还有不少志愿军神枪手的英雄事例,那都是鲜活的历史事实,大家可以从历史文献中去进一步了解。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6)

▲《长津湖》中韩东君饰演的平河被认为是张桃芳原型。

★志愿军神枪手不是专门训练出来的专业狙击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队还没有狙击手这一说法,英雄们的狙击手荣誉是后来加上去的。

在志愿军的这些战斗英雄中,他们并非一开始就是专业的神枪手(狙击手),都是临时以其他兵种的身份短训出来的。

张桃芳是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开战斗机的成了神枪手,这也是形势所迫下的灵活调配。

当时不少中国的飞行员是临时把身体好、年轻的陆军战士进行突击训练而来,有的人才飞了五六十小时直接就开飞机上天战斗了。

就是这种半路突击培训出来的飞行员,却也在空中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

据史料记载,抗美援朝期战争期间,志愿军飞行员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空战中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

涌现出王海、刘玉堤、孙生禄、赵宝桐、张积慧、鲁珉为等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

但由于志愿军空军在总体上处于劣势,因而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被击落飞机231架、击伤151架。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7)

▲抗美援朝战斗英雄罗沧海。

陕西籍飞行员罗沧海奉命在朝鲜清川江口上空参战,在一分钟之内连续击落了三架美国战机,荣立特等功。

可惜的是,1954年在辽宁抚顺的一次飞行训练中,罗沧海的飞机发生故障,因公牺牲,年仅24岁。

和这些临时拉上战场的飞行员一样,那些神枪手志愿军,并非一开始都是玩枪的专业战士。

所以,有些观众硬是把志愿军中的神枪手拿来和美国军队中的专业狙击手相提并论,甚至拿来和虚构的好莱坞狙击大片《狙击手》《兵临城下》等拉等号,对电影人设横加指责,认为是“失真”“杜撰”,这是根本就没好好研究志愿军那段历史。

纵观历史,中国军人做事情的灵活性和智慧,所创造的奇迹,从来都不是按既定套路和流水线得来的,这也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独家神笔。

好了,历史恶补得有点多,但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狙击手》电影的剧情和人物设置。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8)

★《长津湖》两部曲是宏大的,《狙击手》是微观的

看完全片,我认为张艺谋《狙击手》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

不少国产影视剧中都有狙击手情节,像《潜伏》、《枪王》 、《红海行动》、《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狙击生死线》、《生死线》、《杀虎口》、《雪豹》等。

尤其是那些泛滥荧屏的抗日神剧,狙击手画面拍得神乎其神,还挺抓人的的。

张艺谋在抗日题材影片《金陵十三钗》巷战中也有狙击手情节,佟大为的表现颇有张力。

上述这些含有狙击手情节的国产影视剧,都不足以和张艺谋这部《狙击手》相提并论。

如果说《长津湖》两部曲是表现抗美援朝战争中宏大主题的群戏和一炸到底的大场面炫目铺排;那么张艺谋《狙击手》则是以小见大的小范围战场精心白描。

若把《长津湖》看成美味多样的满汉全席,那么《狙击手》就是精雕细琢的私房菜;《长津湖》两部曲的战争是宏观的,《狙击手》是微观的。

《长津湖》主要展示的是枪林弹雨的残酷,人物情感和文戏的描写就弱了;而《狙击手》在精雕人物和内心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剧情感人也煽情。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9)

《长津湖》两部曲拍出了目前为止最好的国产战争电影场面;《狙击手》是第一部从头至尾完整写实狙击手的国产战争电影,颇具里程碑意义。

《狙击手》的场景很简单,全程在志愿军“狙击五班”和美军狙击手相互对峙的狭窄战壕里,可以说外景布置始终就在那一块地段,省去了很多成本。

执行冷枪冷炮战的“狙击五班”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个普通的班,他们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与美军的狙击手硬碰硬。

“狙击五班”成员有陈永胜饰演的大永,章宇饰演的刘文武,张译饰演的连长,刘奕铁饰演的亮亮,黄炎饰演的米老二,王梓屹饰演的小徐,陈铭杨饰演的胖墩,王乃训饰演的王忠义,程泓鑫饰演的孙喜,李汶聪饰演的绿娃子,赵琥成饰演的柱元等。

敌我双方的主要演员总数不超过20个,且以新人演员为主,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牌演员,片酬这块支出不大;所以影片专注于剧情的精雕细琢和细节的引人入胜。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10)

▲狙击五班成员。

★摒弃大色彩大场面和人海战术,精雕短兵相接的狙击手

张艺谋这次完全摒弃自己一贯以来的大色彩大场面和人海战术,彻底拔掉那种史诗般的浪漫主义,更没有女主角和爱情戏。

全片的精彩全部集中在敌我双方在武器装备和军需补给悬殊的情况下,狙击五班是如何用意志力和智慧战胜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狙击手的。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例在中国战争史上多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就有不少,《狙击手》就是表现这种战例的典型。

我方的硬件装备实在差距悬殊,在心理震慑上美军反而不占优势;志愿军那种不怕牺牲,敢于以肉身泰山压顶的气势和精神让美军为之胆寒。

章宇饰演的班长刘文武行踪飘忽不定,声名远播,被美军称为幽灵,让美军狙击手个个惊悚于心,闻之色变,都希望能早早将他消灭;而刘文武却真的像幽灵一样神出鬼没,搞得敌军心理防线不稳。

片中陈永胜饰演的大永在刘文武班长的教化下,从爱哭鼻子的兵娃子,在残酷的实战中迅速成长为心理素质稳定的熟练狙击手。

在刘文武牺牲后,他担纲了影片后边的核心主演,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狙击任务,把最后一名美军狙击手消灭在坦克底下。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11)

大永的表现应该更接近于张桃芳原型,但他实际上并不是专为张桃芳二设的化身,他应该是代表那些神枪手中的每一员,在他身上有每一位神枪手的影子。

“狙击五班”代表的是所有奋战在朝鲜战场各角落里的英雄志愿军班,是他们英雄般的写真。

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因集体而长存,五班精神长青。

《狙击手》情节紧凑流畅刺激,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尺度拿捏娴熟,观众观影过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攻心为上,阵地穿插,声东击西,引蛇出洞,釜底抽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兵不厌诈等让人拍案叫绝的斗智斗勇战术。

方圆数百米的战壕对垒,却拍出了大战争的萧杀之气和惊心动魄的战术PK。

冷枪冷炮的那种“冷”感盖过了冰天雪地的刺骨之寒。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12)

★影片不刻意丑化或美化任何一方,不将人物脸谱化

影片并没有刻意抹黑丑化敌方军人,也没有过分吹捧美化志愿军的神勇,而是将两方对手放在一个起跑线上“公平对决”。

在惨烈和残酷面前,双方狙击手都有着撕心裂肺的感受,也都为失去同伴而痛哭流涕。

在全片没有感受到丝毫的刻意渲染任何一方的手法,没有将敌我双方任何一个人物脸谱化。

这部电影的细节处理,充分体现出张艺谋作为久经历练的老牌导演的深厚功力,全片几乎没有一处硬伤和“废稿”。

《狙击手》也不乏爱国主义这样的主题表达,但都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在当年朝鲜战场的某一个普通的角落,志愿军一个不为人知的普通班,与美军上演了一场狙击手遭遇战。

放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它实在不起眼,但是这种狭小战壕里的对垒却以小见大,打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天不怕地不怕的威风和不可战胜的底色;它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精神的缩影,是中国军魂的缩影。

最新经典战争片狙击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狙击手题材战争片)(13)

★评分最高的《狙击手》当有与之相符的票房礼遇

《狙击手》中所描写的神枪手们,年龄最大的33岁,最小的才17岁;看看现在这样年龄段的今人,受点委屈还在哭鼻子呢,他们更无法想象当年十七八岁的兵娃娃,还能这样视死如归。

当年他们正年轻正青春,却把热血和生命给了这场战争,枪炮之冷,书写出那一批兵娃娃英雄战火中绚烂的青春,值得后世的我们敬仰,铭记和学习。

截止2月4日,春节档8部强片中,《狙击手》的评分在豆瓣(7.7分)是最高的,在猫眼(9.5分)和淘票票(9.3分)也是评分超高,可见它的口碑相当不错。

希望随着口碑持续走强,《狙击手》能以黑马之态笑到最后,这也是一部水准上乘的影片该有的礼遇。

《狙击手》真的值得一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