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给合肥带来了什么好处(为何当年的中科大选址合肥)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浙江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哈尔滨科技大学都曾经是它的直属高校。作为一所高校,能成为中科院的直属院校,实力都不会差。如今,现存的中科院直属院校仅剩下两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一所在安徽合肥,一所在首都北京。

对于中科大为何会建在南方小城合肥,而不是北京或者上海,很多人都心存疑惑。下面,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解开这个谜。

中科大给合肥带来了什么好处(为何当年的中科大选址合肥)(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1958年,在爱追溯历史的中国高校中,它应该算是比较年轻的大学了,郭沫若老先生担任第一任校长。创建中科大的初衷,是为了改变我国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相割裂的情况,弥补当时中国高尖端科技人才紧缺的空白,打破我国高等教育照搬前苏联的模式。在当时,它的创建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中科大给合肥带来了什么好处(为何当年的中科大选址合肥)(2)

就这样,第一批学生在1958年的夏季,入学了,开启了中科大的首届招生。中科大也确实没有叫大家失望,在前三届学生中,产生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共计29人,在全国高校同期毕业生中名列第一。

中科大给合肥带来了什么好处(为何当年的中科大选址合肥)(3)

1969年,中苏关系产生恶化,高层领导决定战备疏散,为了保存国家科技苗子,决定将中科大、北京农大等13所北京院校分散到全国其他地方。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艰难的处境中,内忧外患,国内很多地方粮食不够,在国际上跟苏联的关系又出现分歧。中科大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北京确实留不住了,去哪儿呢?

这个去哪里,在当时确实是个大难题,很多地方自己省内的口粮都不够。中科大,一所上千人的大学说要整体搬过来,衣食住行都要解决,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中科大给合肥带来了什么好处(为何当年的中科大选址合肥)(4)

当时的中科大派出多个小组,奔赴河南、江西、湖北等地考察商谈,都被委婉地拒绝。这要放在现在,以中科大这样的名气,哪个地方不是抢着要?小组到了河南南阳,当地政府明确表示:土地到处都是,3000、5000亩都没问题,我们都有。问题是,南阳没有接收一所如此大体量的院校能力。

到了湖北,同样地,中科大得到的回馈也不积极。本身湖北省已经有两所体量大的顶流名校,武汉大学和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再来一所中科大,财政压力陡增,不仅挤占本地的口粮,还要占其他很多资源,湖北省也婉转地拒绝了。

湖北省拒绝了,河南省也拒绝了,江西省呢?江西省领导更明确表示,不能接受中科大:“无合适的地方容纳中科大”。

中科大给合肥带来了什么好处(为何当年的中科大选址合肥)(5)

窘境之下,安徽省伸出了援助之手。时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的李德生将军表示,愿意接纳中科大。“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中国的科技苗子”。这对于寒冬之下的中科大,绝对是一个最好的消息。

对于中科大搬迁安徽的事宜,安徽省和合肥市真是够意思。

先是将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校区腾空给了中科大,然后批准中科大建立多校区需要的大量土地资源。这里有一种说法,安徽位于南方,不像北方城市有集中供暖,合肥的冬天是湿冷,很多中科大的师生来到合肥后不适应。为了保证中科大师生的正常教学和科研,单独为他们开通暖气,使用资源的优先级上高于当地政府。

中科大给合肥带来了什么好处(为何当年的中科大选址合肥)(6)

据史料记载,在中科大整体搬迁中,运货量多达870吨,书籍、资料等物件多达35000箱,教师、学生等教职工共计人数6000余人,耗时10个月,搬迁费共计70多万元。在这其中,还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因为搬迁而流失,将近60%的资料器材在搬运中受损。这段大学搬迁经历,对于每一位中科大人,都应该被永久铭记。

最后

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的好转,郭沫若先生想把中科大迁回北京,被安徽省拒绝。上海政府要求中科大迁到上海嘉定,也被安徽拒绝。

如今,中科大在合肥这块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合肥,也在中科大的保驾护航下,经济快速崛起。

今日话题:很多人说,合肥俨然成为中科大发展的“绊脚石”,大家对此怎么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