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来山海关(不到长城非好汉)

感悟长城

对于土生土长在河西走廊的我来讲,长城并不陌生。因为有“天下第一雄关”美称的嘉峪关就座落在我家乡,就在我居住城市脚下。

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一个人面对一种宏大的文化,就像一个小孩面对一座大山。尽管住在山脚下,天天看见它,但要真正了解它,几乎不可能。这是因为,它的悠久历史,与小孩的年岁构不成平等的对话;它的惊人体量,与小孩的躯体形不成合理的互视。”

在古老又博大精深的万里长城前,在源远流长的长城文化里,即使我天天面对着它,也永远是个无知的小孩。在经历了残酷的生活磨炼,或许我才有一点资格开始对家门口的长城去打量、去猜测、去感悟、去发现。

七、八岁时,一到夏天我们一群小孩比赛着谁先爬上门口的那个长满草的土墩子,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小羊儿也能爬上去吃草的土墩子,竟然也是长城的一部分。

对长城最早的概念,来自小时家里挂着的一幅《毛主席在六盘山上》的贴画,跟着画上的诗念“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来山海关(不到长城非好汉)(1)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次“接触”长城,是上初中时来到嘉峪关,望着突兀于戈壁的城楼,课本上读过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大漠孤烟直”的苍凉,“长城饮马寒宵月”的悲壮,一下子全涌上心头。

年少时第一次游玩嘉峪关城楼,我知道了它是明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组成,是一座壁垒森严的军事防御工程。沿着它的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走一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来山海关(不到长城非好汉)(2)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流连于嘉峪关城楼,惊叹它的雄伟,也着迷于它那许许多多的美丽传说。“定城砖”的神奇、“山羊驮砖”的智慧、“击石燕鸣”的深情无一不让少年的心中涟漪浅漾。

初识长城,在这里不仅感悟了语文课本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壮志,也体验到了“黄昏宿燕归来晚,怨锁双扉鸣漠风”的儿女情长。

重新打量家乡的长城,是上大学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未,我背起行囊来到号称“四大火炉”之一的山城重庆。也许是第一次远离家门,也许是从小生长在大西北一时还无法适应这里的炎热。走进那座钢铁学院的大门,我就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记得在开学不久的一次体育课上,一位五十岁上下的体育老师,也许他注意到了我的精神状态。课余问起我的家乡,当得知是甘肃酒泉时,这位老教授立即惊叹到:哎呀呀,你的家乡在万里长城的最西端,了不得!了不得!我到过长城的东端山海关,一直遗憾的是未去过西端的嘉峪关,见过龙头未见龙尾,你就住在龙尾,那可了不得呀。

老教授寥寥数语一扫我心中的自卑与阴霾。我深深感受到长城是龙的传人心中的圣地,而我的家乡就在龙尾脚下,回家以后我一定再去把长城走一走。

大学的第一个假期,我再一次来到嘉峪关。知道了嘉峪关因嘉峪山而得名,嘉峪山又名黑山,嘉峪就是美丽的山谷的意思,在这里还有令人神往的悬臂长城、长城第一墩。

来到筑在四十五度的黑山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挂的悬臂长城前,一眼看上去,只见铁壁悬空从山上陡跌而下,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却犹如攀登绝壁。心中真是无限感慨,不由得默诵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来山海关(不到长城非好汉)(3)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城第一墩在嘉峪关关城南的讨赖河边近八十米高的悬崖之上,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真正意义上明长城的西端起点。早就有“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的描述。在这里久久凝望祁连雪山,却似回到了“铁马兵河入梦来”的古战场。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来山海关(不到长城非好汉)(4)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嘉峪关有记载的历史人物很多,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林则徐、左宗棠等,他们在嘉峪关这块地方的事迹,是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这次游览长城,我已不在是出于好奇而停留在听故事了,对历史的一些了解使我对长城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工作之后,我离嘉峪关长城更近了。

嘉峪关这座城市被称为“钢城”,因酒钢这个大型企业而设市。工作在酒钢,常常听大家提起“酒钢有酒有钢”,因为酒钢在嘉峪关市建有亚洲第一大的单体酒窖--紫轩酒窑。其实我觉得,提起酒钢应该最先想到的是有长城也有钢才对,嘉峪关是真正的拥有“钢铁长城”的城市。

在酒钢十号门,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烽火台,称为干河墩,也叫十五里墩。它与花城儿的前后墩、新城堡、横沟腰墩……好多我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地名,一起构成了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

干河墩曾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数以万计来自四面八方的酒钢建设者对嘉峪关的第一印象。如今干河墩在酒钢建设时已经被包围在厂区围墙内,干河墩能幸存下来在全国钢厂中也是一个奇迹,我常常揣测或许就是它曾经作为老酒钢人“路标”的缘故。

提起干河墩,也让我常常想起当地老人说的一句谚语:干河墩里为知县,老虎头上拍苍蝇。我无法考证,谚语里的“干河墩”是否指这个干河墩,但至少说明长城文化对当地的影响。

在坐着被誉为“秘境铁路”的嘉镜线上奔驰的绿皮车上,随“巨龙”穿越“九桥十八墩”,从车窗看冰沟口烽火台、黑山湖,我感受到“钢城”的建设其实始终绕不开长城文化。酒钢人把企业精神提炼为“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铁山精神”,也是深受长城文化的熏陶。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来山海关(不到长城非好汉)(5)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嘉峪关长城可以说“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在它面前,我永远只能是一个小孩。也许在我的一生中,我能做的就是始终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一直在打量、在猜测、在感悟、在发现。在打量、猜测、感悟、发现中去感受前辈们在嘉峪关长城留下的足迹。把由他们汇聚而成的长城文化,作为滋养我生生不息的精神食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