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明天会更好就要奋斗(请不要辜负这个新时代)

文/李小飞刀&喵一刀

我身边很多人的家里,好像都有这样一位慈祥,又有点絮叨的老人。

每当吃到什么好东西,或者新添了什么好看的衣服,或者看到电视上介绍国家建设又取得了什么成就。他(她)都会絮叨上一句:“多亏了这个时代啊,我们要感谢这个新时代啊。”

新时代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我的爷爷辈来说,新时代意味着他的父母再不会流下做“亡国奴”“离乱人”的眼泪;他的兄弟再不用担心出门被“国军”抓了壮丁从此杳无音信;他的孩子再不必躲在鸡窝里听着日本人咔咔的军靴声作响浑身打颤。他可以挺直腰板、平平安安地做个中国人了。

对我的父辈来说,新时代意味着父亲再不会把他们从田间地头拎回家、逼着他们知道读书也是有用的;母亲再不用天天为十几块钱、几张粮票怎么养活一家七口人愁白了头。而我的父亲,可以坐在大学的课堂里学习,把长长的家书附着学校发的补贴寄回家,豪情万丈地做“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了。

新时代对85后的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六十多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祖国却已经走了这么远,我们的先辈已经走过了这么多路。

而我们走了多远,我们准备走多远?

前几天挤公交,听身边两个姑娘议论说,作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感觉不太适合现在,应该换掉。

姑娘的意思我懂,抗战那会,是时代逼迫每个中国人回答生死存亡的问题,答不出就家破人亡、亡国灭种。现在好了,中华民族过了“最危险的时候”了,中国人已经“起来”了六十多年,今天不需要“鸡血”,今天我们有条件“躺着”了。

今天我们是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新时代上了吗?

说个冷知识,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故宫太和殿正中那把“髹金雕龙木椅”,也就是“龙椅”。

为了明天会更好就要奋斗(请不要辜负这个新时代)(1)

这把椅子两侧虽然有扶手,但相距甚远,坐着的人扶不着;后面虽然有靠背,但坐深过大,坐着的人也靠不上。

这可能是世界上坐得最不舒服的椅子。

而且不但明清的龙椅这般不舒服,从宋朝开始,龙椅就已经故意设计得这么不舒服了。

古人的意思很清楚,世界上最安稳的位子,也是世界上最不安稳的位子。你没法靠着、歪着,更不能躺着,要居安思危、兢兢业业、正大光明。

中国人历史上“躺过”时代吗?躺过。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时候,谁能想到一个胡人的叛乱,居然成了大唐盛世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气运的转折点。

我们常讲,中国人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是因为别人逛着走的时候,我们的爷爷跑着走;别人到处乱跑的时候,我们的父亲跑得很直很稳。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个距离先辈们走出来的,跑出来的,在新时代里享受前所未有红利的我们这一代,准备怎么度过这个时代?还有没有走的决心、跑的毅力和一股子不拍摔的韧劲接着往前赶?是不是有人正在躺或者打算躺在时代上,做个时代的“啃老族”?

我认为有。

如果一个人打算躺在时代上,他就会被时代抛弃;如果更多的人躺在时代上,时代就会抛弃这个国家;如果我们这一代人被抛弃了,我们就辜负了这个时代。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不辜负这个新时代呢?

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以积极、自强、坚韧的心态,远离精神上的沉沦。

人生境遇跌宕起伏,谁都难免有低落的时刻,听过朋友感叹人微言轻责任重,我当然也抱怨过钱少事多离家远。何况中国处在转型期,外部压力也不轻松,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叠加,舆论中不时冒出一些消极情绪,都是很自然的。可有些年轻人手里明明握着大好青春,却长期萎靡不振,一遇到挫折,就找出一堆理由回避退缩,像个脆弱的小怨妇。

为了明天会更好就要奋斗(请不要辜负这个新时代)(2)

牢骚太盛防肠断,抱怨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新中国的独立自主是白手起家、一枪一炮打出来的,新时代我们的美好生活更需要自己一点点干出来、一块块拼出来。

很多中国人已经发现,西方社会这些年发展后劲和活力不足,因为他们不少人都守着福利大饼吃老本,无病呻吟等靠要,真正成了“垮掉的一代”。

西方已经高度现代化,但中国还要崛起,中国人还要过更好的日子。所以我们没有资格原地踏步,必须鼓舞士气、振作精神,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每个人都自强坚韧,中华民族才能汇聚成一支蓬勃向上的队伍。

如果一个社会要向前走,对它来说,最珍贵的价值或许是团结。这对当下中国来说尤其重要,当然也是较难实现的。中国的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和选择,互联网时代思想观点呈现多元化,随之出现一些争议是必然的,这也很正常。

然而,有时一些论战者却逐渐偏离了理性讨论的轨道,本来只是观点上存在分歧,结果你一言我一语,越吵越激烈,最后唇枪舌剑干脆变成党同伐异,不仅打压对方的意见,甚至还要诋毁对方的人格和用心。

为了明天会更好就要奋斗(请不要辜负这个新时代)(3)

但阶级斗争早已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新时代我们最迫切需要的是发展,是集思广益,合力推动国家实现平衡、充分的发展。

其实在这方面,中华文化具有天然优势,我们承继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血脉,从古至今我们都强调家国情怀,天下大同。不管我们在具体问题上有多大的意见分野,但民族复兴应该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公约数和一致出发点,对所有炎黄子孙来说都是最深切的召唤。

我们并不反对争论,但它应该成为一种建设性的探讨,而不是陷入情绪化的互相批判和指责,那样只会让我们迷失最根本的焦点和方向。以中国的实力,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从外部将我们击倒,最大的挑战是内部能否保持团结。因此,中国社会切不可让内耗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让分裂迟滞了我们的脚步。

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我发自内心认为,在复兴路上,共同维护党的执政权威,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前几年有种论调一度很流行,说爱国不等于爱政府,不等于爱党。舆论场上也有人攒各种材料“揭秘中共历史”“还原革命英雄”,这些都是在有意消解党的权威。一旦有人直言几句,还会被讽为“自干五”,仿佛替党说话在道德上就低人一等。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第一条和最后一条分别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头一尾都强调了党的重要性,这肯定不是巧合,其中自有深意。

中共作为执政党,它对国家发展和治理的作用不是一句空话。它既是国家的决策机制,同时又是社会的组织机制和动力机制。这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勇于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使整个社会保持了高度凝聚力,为国家的各项建设注入了充分的动员力。

我们个人的命运紧紧系于这个国家的命运,而这个国家的命运又和党的命运不可分割。毫不夸张地说,党和中华民族都是一条船上的,它就是我们民族复兴的领航者和掌舵人。中国的进步需要党的领导,我们希望党发展好,保持有效的领导能力,只有那样我们才会好。为自己的党说话不丢人,更无需脸红,维护党的权威和领导应该是理直气壮的。

为了明天会更好就要奋斗(请不要辜负这个新时代)(4)

新时代的中国要有与国力相称的大国风范。我们的国家正日渐强大并走向全球,一些国家对我们的崛起心怀疑虑,周边小国对大国也会有天然的畏惧,这些我们应当理解。对于由此带来的摩擦和矛盾,我们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承受力。

既然中国要做大国、强国,我们就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修养,扩展自己的眼界和心胸,努力做成熟的受人尊敬的大国国民。我们当然不能忘记历史,中国近代经历的屈辱感和自卑感是我们奋发的动力,但不应框定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不能沉溺于阴谋论思维,以为别人时时处处都是要害我们。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相当厚实,在对外博弈中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保持自信,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傲慢狂妄,或者走向民族主义的极端。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内圣外王,这是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中国对外要树立道义形象,我们每个人也应尽力追求道德和人格上的完满,这样国家的形象才有可靠和坚实的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已经走出很远,我们一定要戒焦戒躁,不急于求成,迈过自己心里的坎,加入到这支伟大的队伍里,向伟大的目标进发。

为了明天会更好就要奋斗(请不要辜负这个新时代)(5)

我们何其有幸,作为一个普通人,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家,又正赶上它伟大前程中注定最闪亮的一段。新时代的追光打在我们脸上,如果我们犹疑、懈怠、迷惘、涣散、卑怯或者自大,新时代的光芒可能很快就会滑过、远去,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很可能就会从我们自己哆哆嗦嗦的手中失落。那样的话,这样的时代决不会再恩赐给我们第二遍。

我希望,当有一天我们白发苍苍,回首往事时,我们可以自豪地对下一代说:在祖辈们的时代,他们用自立和浴血奋斗让中国站起来了;在父辈们的时代,他们用勤勉和聪明才智让中国富起来了;而我们在自己的时代,用自强和团结拼博让中国强起来了。现在轮到你们了,希望你们也能对得起自己的时代。

为了未来我们更好的日子,为了多年后我们能豪情万丈,请不要辜负这个新时代。让我们迎着新时代的光,踩着它的鼓点,用各自的努力舞出惊艳的人生,不辜负新时代的眷顾。

为了明天会更好就要奋斗(请不要辜负这个新时代)(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