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邦国时代详解图 西亚苏美尔奴隶制城邦的兴起和灭亡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它们发源于亚洲西部亚美尼亚高原,自西北向东南平行地流入波斯湾,两河中下游之间的平原地区(大致相当于今伊拉克),希腊人称其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河间之地”

上古邦国时代详解图 西亚苏美尔奴隶制城邦的兴起和灭亡(1)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北部为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又称“示孥”)。而巴比伦尼亚又分南北两部,北称阿卡德,南称苏美尔。最古老的奴隶制城邦国家就产生于苏美尔。

一、苏美尔奴隶制城邦的出现

苏美尔人是美索不达米亚古老文明的创造者。他们的来历尚不清楚。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考古成就,使两河流域南部的历史能追溯到公元前五千年,它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时期(公元前4300——公元前3500年,原始公社解体、军事民主制时期);苏美尔初史时期(公元前3500——公元前2700年,奴隶制城邦产生时期);古苏美尔时期(公元前2700——公元前2371年,列国争霸时期);萨尔贡・新苏美尔时期(公元前2371——公元前2000年,向奴隶制帝国过渡时期)。

上古邦国时代详解图 西亚苏美尔奴隶制城邦的兴起和灭亡(2)

当苏美尔・阿卡德地区进入欧贝文化期之后,随着灌溉农业和冶铜等手工业的发展,人们逐渐从游牧转入定居,开始了城市生活。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原始氏族公社内部发生剧烈分化,人们贫富悬殊,并出现了奴隶。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这里逐渐形成一系列的奴隶制城邦,其中著名的有:埃利都、拉格什、乌尔、基什、乌鲁克、尼普尔、苏鲁帕克、西帕尔等。这些城邦,往往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周围的若干农村公社组成。如拉格什,就是联合周围的吉尔苏、乌鲁库伽、西拉冷而构成的一个独立的城邦国家。

上古邦国时代详解图 西亚苏美尔奴隶制城邦的兴起和灭亡(3)

二、苏美尔城邦的行政管理

这些城邦形成之初,还保留着原始公社末期军事民主制的残迹,同时存在着城邦领袖、长老会议和民众大会三个公共权力机构。

城邦领袖称“恩西”或“卢伽尔”。“恩西”一词原意是:“率领人们从事建筑的祭司”,以后则赋予首领、统治者的含义。“卢伽尔”的原意是“大人”,后引申为“主人”、“王”。

上古邦国时代详解图 西亚苏美尔奴隶制城邦的兴起和灭亡(4)

最初的卢伽尔往往是较强大城邦的统治者,甚至是几个城邦的霸主。城邦首领起初由选举产生,主管行政、军事和祭祀,但权力受到长老会议和民众大会的限制。长老会议是由氏族长老议事会发展而来的氏族贵族会议,掌有最高的权力。民众大会由氏族全体成员会议发展而来。

从苏美尔史诗《吉尔伽美什和阿伽》中了解到,当时的民众大会还起着一些决定性作用。不过,随着奴隶制的发展、自由民的分化,恩西等人的职位世袭化了,权势也增大了。到古巴比伦时期,各城邦的民众大会虽还存在,但只是一种地方性的自治机构。

上古邦国时代详解图 西亚苏美尔奴隶制城邦的兴起和灭亡(5)

三、苏美尔城邦的社会经济

考古资料及苏美尔早期王朝的文献表明,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神庙地产,在此时已发展为奴隶制的经济机构。神庙兼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职能,代表城市国家中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机构。

僧侣贵族不仅主持城邦的宗教活动,而且还插手生产、战争和外交等事务,往往成为管理者和权力的化身。神庙经济在各城市中占有重大比例。如拉格什城邦,约有二十个神庙,据估计,这些神庙所经营的土地竟占全国耕地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上古邦国时代详解图 西亚苏美尔奴隶制城邦的兴起和灭亡(6)

神庙土地除一小部分以份地形式出租收税外,其余的则由奴隶和依附农耕作。但城邦的大部分土地仍属于农村公社所有,由公社分配给公社内各家族占用。保有份地的公社成员就是城邦的公民。他们种植谷物、饲养牛、驴等牲畜。主要食物有椰枣、肉类、乳制品和面包。农民对国家负有义务,他们得交纳实物税,服劳役,如建筑使庙、兴修水利等。

公民的份地可以自由买卖。现所发现的大量土地买卖契约,说明贵族大肆兼并公社成员的土地。文书记载,个别显贵占有的土地竟达一百到三百公顷之多。贵族兼并土地的活动导致许多公社成员失去份地,同时也失去公民身份,沦为依附于神庙或世俗贵族土地的劳动者。

上古邦国时代详解图 西亚苏美尔奴隶制城邦的兴起和灭亡(7)

四、苏美尔城邦的列国争霸

公元前2700年以后,这里进入了列国争霸时期。为了争夺奴隶、土地、河流、灌溉设施等,各城邦之间发生了长期混战。约在公元前三千年代中叶,拉格什逐渐强盛起来,在拉格什王安那吐姆的领导下,摆脱基什的统治,征服乌尔,并屡在对温马及其他城邦的战争中获胜,终于成为强大的霸主。

考古资料说明,各城邦的军队还带有民兵的性质,但已有军旗,以及用马、驴牵引的战车;战士头戴铜盔,手持战斧、投矛、弓箭和大盾,采用以六排密集队形前进的方阵战术。

上古邦国时代详解图 西亚苏美尔奴隶制城邦的兴起和灭亡(8)

在各城邦间的混战过程中,它们内部的阶级分化和斗争明显加剧。奴隶主与奴隶阶级,贵族与平民阶层之间的对抗不断发生。拉格什王卢伽尔安达统治期间(公元前2384一公元前2378年),无休止的战争和沉重的战争负担,引起了尖锐的阶级矛盾。

贵族出身的乌鲁卡基那在祭司的支持下,约于公元前2378年推翻卢伽尔安达的统治,登上拉格什王位。他实行了ー系列的改革,旨在打击贵族、保护平民的利益。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乌鲁卡基那的改革引起了拉格什显贵的强烈不满,公元前2371年,温马和乌鲁克征服了拉格什。

上古邦国时代详解图 西亚苏美尔奴隶制城邦的兴起和灭亡(9)

五、苏美尔王朝的终结和城邦历史的结束

温马王卢伽尔扎吉西(公元前2371——公元前2347年在位)在推翻乌鲁卡基那政权之后,消灭了盟军乌鲁克,征服了拉尔萨和阿达布,定都乌鲁克城,自称是“乌鲁克和乌尔之王”,俨然有统一苏美尔之势。这时北部的阿卡德强盛起来,国王萨尔贡一世(公元前2371——公元前2316年在位)通过长期的战争,终于征服苏美尔各城邦,统一了整个巴比伦尼亚。

上古邦国时代详解图 西亚苏美尔奴隶制城邦的兴起和灭亡(10)

苏美尔早期王朝的终结,基本上结束了苏美尔城邦的历史。原来各个独立的城邦,成为阿卡德王国中央集权制下的一个区域单位。在阿卡德王国崩溃,库提人入侵期间,有些城邦虽一度复兴,但已不是苏美尔早期王朝时期城邦的原有形式了。

主要参考资料:

《古代城邦史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