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让,是一种虚怀若谷的雍容大度,是一种丰满圆润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智慧的巅峰,是阅尽人世沧桑的一种成熟。

何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1)

人情无常,世事难料,人生一世,岁月坎坷,道路曲折,遇事退一步,让三分,给别人留一点余地,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退一步是前进中的曲折,退一步是过程而不是目的。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经常遇见同事、邻里、夫妻之间,为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引起争端,恶语相向,以至于拳脚相加,大打出手,甚至诉至法庭,两败俱伤。

何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2)

事后感到惋惜和不值, 往往最解恨最痛快的话,也是事后最后悔的话,我们都要管住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忍耐,要做情绪的主人,而不能做情绪的奴隶。

汉初三杰之一的大将军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成就千秋霸业,大军事家伍子胥,一夜之间愁白头,后率吴军,灭楚国,掘墓鞭尸,以泄其愤。

何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3)

春伙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降伏,勾践佯装称臣,为吴王夫差养马,吴王患病,勾践亲口为其尝粪,获得信任,被放回国。

回国后的勾践体恤百姓,减免税赋,百姓同吃同住。他还在头顶挂上苦胆,经常尝苦胆之苦,回忆在吴国所受的侮辱,以警示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磨练,勾践终于一举灭吴,杀死夫差,实现了复国雪耻的抱负。

何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4)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污辱司马懿的故事也是人人皆知。诸葛亮六出祁山时驻扎五丈原,司马懿深知自己的韬略不如诸葛亮而采取拖延战术久不出兵。

诸葛亮派人向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装,并递信说:“你如果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投降;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气概,便立即批回,定期作战。”

何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5)

司马懿的左右看后,非常气愤,纷纷请战,但司马懿却坚守不战。不久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死,司马懿没伤一兵一将,不战而胜。难怪古人说:“必须能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触犯和忤逆,才能成就别人难及的事业功名。”

勾践、司马懿两人之襟怀真可谓宽广之致了。忍耐需要修养,忍辱需要度量,而忍辱负重则是一种境界。

何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6)

忍,乃是心头一把锋利的刀,要培养刀捅心头而不惊的气度,就要忍得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胯下之辱、占攻之欺、争锋之伤……

司马迁如果不能忍受宫刑之侮,怎能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史记》而流芳千古,成为人人敬仰的史学家,后人尊称的“太史公”?

何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7)

忍耐是事业成功的奠基石,能够吃苦耐劳、忍饥挨饿,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求生存,才能战胜敌人,壮大自己。

有人认为和颜悦色、忍让无争、宽恕容忍与从不恶言厉色,是十足的懦夫行径,殊不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大仁、大勇的人物,事实上,在衡量自身条件尚无绝对必胜把握时,暂时的忍辱负重是必要的,而死不认错,往往是怕负责任,才是真正的懦夫。

何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8)

“一忍,可以当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一个人胸怀坦荡磊落,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容,那就无事不能成、无功不可就了。

古代所谓的豪杰人物,都有超过常人的修养,更有着忍一般人所不能忍的工夫,能包容一切,方能接受一切,忍耐一切,然后必能改变一切、克服一切,所谓大肚能容、逆来顺受,并不是天生的窝囊废,相反的,他正是一个成大功、立大业的强者。

何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9)

对于做大事者来说,忍辱负重是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

能在各种困境中忍受屈辱是一种能力,而能在忍受屈辱中负重拼搏更是一种本领,小不忍则乱大谋,凡成就大业者莫不如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