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北地区恶劣为什么闯关东(清末为啥大家都)

现在东北人都喜欢往海南跑,在海南能遇到东北人不稀奇,遇不到东北人才稀奇。要知道100年多前,大家是北上而非南下,从河北、山东等北方省份往东北的人很多,搞得轰轰烈烈,这次移民运动被称之为“闯关东”,他们在东北繁衍生息,他们的后代构成了现在东北人的主体。

古代东北地区恶劣为什么闯关东(清末为啥大家都)(1)

沈阳,彩电塔

为啥才过了一百年,北上就成了南下呢?这个问题值得分析一番,非常有趣。先来说说百年前为啥山东人、河北人以及其他省的人要拖家带口跑到东北定居。

首先,据有关史料显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东北的人口只有约300万人左右,和关内诸省相比,妥妥的地广人稀。地广人稀。以山东和吉林为例,咸丰元年(1851年),山东省的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为225.16,吉林的人口密度为0.43。

黑龙江的人口密度与吉林相近,每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一人。在这种状况下,移民容易得到耕地,维持生计。除了耕地以外,因东北资源丰富,移民还可以伐木、采金、开矿、采参、狩猎等。

古代东北地区恶劣为什么闯关东(清末为啥大家都)(2)

长春

第二,清末放荒筹响与移民实边政策。放荒筹饷是晚清政府欲摆脱财政危机,在东北各地“允许旗(人)民(人)报领荒地,先交押租,亦日荒价限期升科,按响征钱⋯⋯大租小租之分的政策。它使得流民可用少许积蓄报领毛荒地耕种,取得土地的永佃权,并将其变为己产,这是中国其他地区农民终生都不可能得到的。这些人在老家可能饭都难吃上,到了东北可能就有机会成为地主,所以吸引了大批移民在昔日荒芜人烟的边境安居。

第三,修筑铁路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着中东铁路的敷设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仅依靠当地现有劳工根本无法完成,估计得干到猴年马月都无法通车,所以必须要在关内招募大量劳工。

据统计,1899年,该路的工程师伊格纳奇乌斯在上海和烟台招募劳工7万余名;1900年,铁路商务代办卡尔波夫在关内招工10万人以保证主干线的修筑。由于铁路工人的大量涌入,哈尔滨在1900年初期建筑工人达6.5万人。

古代东北地区恶劣为什么闯关东(清末为啥大家都)(3)

大连

由于上述三点主要原因,东三省人口在近代开始暴增,从1893-1945年的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人口数增加了6倍,由600万人增加到4000万人。现在东三省的人口接近一亿人,和百年前地广人稀相比,现在算得上人口密集。

那么为何现在东北人喜欢往海南跑?海南是一片热土,是中国少有的热带地区,和冰天雪地的东北相比,海南算得上疗养胜地。而且海南建省时间晚,建设自贸区机会比较多,距离珠三角也不远,是定居的好地方。另外,东北一些资源型城市山穷水尽了,没矿了,比如鹤岗,经济一般,南下可以赚取更多的钱。

可能人们有一种印象:以为计划经济时代那种人口不怎么流动是常态。其实百年来轰轰烈烈的移民才是常态,不移民才是例外。

古代东北地区恶劣为什么闯关东(清末为啥大家都)(4)

海南,三亚

你认为一百年时间,人们由北上东北,改为南下海南的原因是什么?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