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

十大元帅名单确定前一个版本,邓小平还在名单中,因此,对于邓小平为何最终没有评元帅军衔,想必很多人和小鲶鱼一样是十分好奇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54年9月28日成立中共军事委员会,军委委员有12人,毛泽东任主席,具体名单和平名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其中由彭德怀主持日常工作。

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罗荣桓(总干部部长)、宋任穷(总干部副部长)负责起草开国将帅名单,其中开国元帅人选由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最终讨论拍板,再由国务院总理将名单呈交人大常委会通过。

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1)

文史资料

1955年9月3日,彭德怀、罗荣桓和宋任穷等给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全国人大委员长刘少奇正式报告,毛主席拒授大元帅军衔,拟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名单有11人,都是时任军委委员,其排名与军委委员名单一致: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邓小平排在第七位,在陈毅之后,罗荣桓之前。

虽然毛主席辞授大元帅的时候,提议工作重心离开军队已到政府部门工作的将帅不评衔,所以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李先念等高级将领辞授元帅、大将军衔。

但是为什么贺龙与陈毅他们也已经出任副总理,却辞不掉?而邓小平却最终没有授衔?

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2)

邓小平与开国元勋

一、邓小平完全有资格评开国元帅军衔

对于邓小平的元帅军衔资格这方面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当时是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按照资历,邓小平也是我军重要创始人之一,领导百色起义并出任红七军政委和前委书记,红军时期最高曾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曾任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29师政委、晋冀鲁豫军区政委。

解放时期,邓小平曾任中原军区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第二野战军政委、西南军区政委,按资历、军功、职务,邓小平的元帅军衔实至名归。

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3)

开国元勋

二、邓小平为何能辞掉元帅军衔,而贺龙陈毅想辞都辞不掉?

邓小平之所以最后落选开国元帅名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1、邓小平个人要求,认为自己评元帅影响不好,坚决推辞。

根据时任中共书记处书记陈云的会议记录,邓小平当时的工作重心在中央秘书长职务上,多个元帅头衔影响不好,所以邓小平本人觉得还是不授衔更好些。

最终书记处五大书记尊重了邓小平的决定。

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4)

小平同志

2、邓小平相比与贺龙陈毅山头代表略逊,授不授衔影响不大

为了公平公正,1955年首次授衔,除了资历、军功、职务等因素,平衡山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八一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三大起义,红军时期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抗战时期,115师、120师、129师、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五大野战军,军队政工、军事主官、参谋长代表……这些主要山头,都要有元帅代表。

贺龙是南昌起义总指挥、红二方面军的旗帜、120师师长,集三大山头代表于一身,元帅地位无人能替,因此想辞都辞不掉。

同样,陈毅是三大起义主要领导者和井冈山三巨头之一、新四军军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也是集几大山头代表性与一体,所以军衔也辞不掉。

而邓小平红军时期百色起义重要程度略逊色于“三大起义”有大将代表张云逸已经足够分量,129师、二野代表也已经有了刘伯承,政工元帅代表也有罗荣桓了,因此邓小平没有辞不掉的“山头代表性”,最终不在元帅名单对大局影响不大。

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1955年邓小平在开国元帅11人名单排第7位)(5)

邓小平任命书

可见邓小平在拟授元帅军衔名单中是实至名归的,最终落选开国十大元帅,一方面是他本人坚决推辞,一方面是没有非授不可的代表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