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中什么是礼仪的基本原则(社交礼仪笔记之礼仪概论)

·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社交礼仪中什么是礼仪的基本原则?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社交礼仪中什么是礼仪的基本原则(社交礼仪笔记之礼仪概论)

社交礼仪中什么是礼仪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一)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

(二)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

(三)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四)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前770-前221)

(五)礼仪的强化时期(前221-1796)

(六)礼仪的衰落时期(1796-1911)

(七)现代礼仪时期(1912-1949)

(八)当代礼仪时期(1949年至今)

1.礼仪革新阶段(1949-1966)

2.礼仪扭曲阶段(1966-1976)

3.礼仪复兴阶段(1977年至今)

二、西方礼仪研究成果举要

公元前6000年左右

公元前11世纪,荷马时代

公元1世纪末至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封建化过程(贵族礼仪、宫廷礼仪)

14-16世纪,文艺复兴

17-18世纪,资本主义社会

三、中西礼仪的异同

(一)大相径庭的问候语

(二)毁誉不一的“老”

(三)截然不同的宴请语

(四)泾渭分明的送礼礼仪

·第二节 礼仪的原则与功能

礼仪的概念与特征

社交礼仪:指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表示尊敬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用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促进了解、构筑和谐,具体表现为礼仪、礼节、仪表、仪式、礼仪器物等。

礼仪的核心概念

尊重是礼仪的核心概念。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为本。尊重二字,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的根基。

尊重分自尊与尊他。首先是自尊为本,自尊自爱,爱护自己的形象。然后是尊重他人。

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同事是一种常识,尊重服务对象是一种本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有助于我们人际关系的融洽。

尊重他人的三A原则:

接受对方:不要难为对方,不要让对方难堪,客人永远是对的。谈话中不要打断别人,不要轻易补充对方,不要随意更正对方。

重视对方:欣赏对方,多看对方的优点,不当众指正缺点。

赞美对方: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实际是在欣赏自己,是自信的表现。

礼仪的原则:

尊重原则、遵守原则、适度原则、自律原则

礼仪的种类及功能

种类:

按性质分

按场合分

按身份分

按表现形式分

功能:教育、美化、协调、沟通、维护

由表及里的功能性: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

社交礼仪的性质

存在于时空的广泛性。社交礼仪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并被人们广泛认同。

约定俗成的规范性。各种礼仪规范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议定、众所习用而形成的。道德规范,等级规范,次序规范,场合规范,行为规范。

推陈出新的继承性。

民族地方的差异性。指不同民族和地方的礼仪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表现为内部统一和外部差异的结合。

礼仪的要素与性质

社交礼仪的主体:指各种社交礼仪行为与社交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

社交礼仪的客体:指社交礼仪行为和社交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

主体与客体关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为了建立、维护和发展更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人们自觉地、自动地、及时地促成这种转换和变化。

社交礼仪的媒体:指进行社交礼仪活动时所依托的一定的方法、手段和介质。

第三节社交礼仪教学方法

一、系统性

二、直观性

三、实践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