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六章理解及感悟(你也能看懂道德经)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其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解译:

古时善于以“道”行事的人,不是教导百姓耍小聪明取巧,而是让百姓回归淳朴。

人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太多取巧行事。因此以巧智权谋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不以巧智治国,是国家的的幸事。

知道这两者的差别,也是应该遵循的法则。永远不忘这个法则,就是“玄德”,玄德越来越深,越来越远,然后与万物一同返回,就可以顺乎自然。

详解: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事事洞察秋毫,往往会深陷俗事烦恼。

难得糊涂,可得内心安宁。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理解及感悟(你也能看懂道德经)(1)

知其两者,亦稽式。

“稽”有拜,行礼的意思。“稽式”,别的规则向这一规则行礼,说明这一规则更加尊贵。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深”“远”“反”与第25章“大、逝、远、反”意思一致。指事物循环不息,周行不殆。

这句的意思是说:让人保持在淳朴的状态下,国家就可以生生不息,不会衰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