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十一章依道而行(论语第32节明哲保身)

原文及翻译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说:“深深的信从并爱好学习,誓死坚守善道;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事,天下无道就隐居。国家有道,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自己富贵那也是耻辱。

拓展课程:

论语第10节:孔子在乱世拒绝做官

论语第26节:用我就发挥所长,不用我就乘桴浮于海

史地诗词:唐诗宋词第9课,白居易独善其身的前因后果。

课程指导

1.笃信好学,孔子深深地相信什么?热爱学习什么?

2.孔子不居住危险动乱国家,不帮助危险动乱国家的人民,跟“死守善道”矛盾吗?为什么?

3.孔子主张有道兼济天下,无道独善其身,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举个古今中外明哲保身的例子。

4.孔子曾说过宁死也不做违背仁义的事,这是对自己的要求,还是要求别人也要做到,从而改造外部世界呢?

5.现在的太平盛世,如果读书人不能把知识变为财富,为什么是耻辱呢?

6.国家无道时,为什么自己富贵是也是耻辱的呢?孔子自己是怎么做的?

7.小朋友们,如果你生活在无道的环境,是选择独善其身,还是舍生取义呢?

课程抢答

论语第32节提问

1.孔子学习的内容有哪些?所学的内容与坚守善道有什么关系?小朋友,周公之道的核心是什么?孔子为什么笃信和热爱周公礼乐之道呢?

2.“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指修道要有安定的修学环境,不居住危险国家,不帮助动乱中的人民。这与“死守善道”矛盾吗?以AB角色进行辩论。

A矛盾

B不矛盾。

3.为什么孔子认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呢?小朋友,我们现在身处太平盛世,你认为如何能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转化成财富呢?说一说吧。

4.小朋友,你还记得周公之道的核心是什么吗?孔子为什么笃信和热爱周公礼乐之道呢?

A相信上天之道向善,周公礼乐之道就是上天秩序的体现。

B意在把当时社会的人区分高低贵贱

5.中唐统治混乱,刘禹锡独善其身,南宋统治昏庸腐败,辛弃疾独善其身,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如果你是他们,你会去选择独善其身,还是会选择还是像屈原一样舍生取义?

6.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明哲保身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说我们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怎样智慧的生活?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第十一章依道而行(论语第32节明哲保身)(1)

剧本

孔子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像视频中一样,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畅所自己的观点。今天我们一起表演一段小剧场,内容为论语第32课,明哲保身,独善其身,从何而来?

孔子说:“有一次国君召见我,我担心迟到,没有等到马车来到,就自己急冲冲上朝去了。你们是不是有人以为我在谄媚国君呢?”

大家说:“没有,没有。”

孔子说:“将来你们有人肯定会做国君的大臣,服侍君王,也要遵守礼,要谨守做臣子的本分,辅佐好君主,不过要有心理准备,在辅佐君王的过程中,总会有人对你们的行为做法,有所误解。”

子贡:“误解什么?”

孔子:“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完全按照礼数来辅佐君主,世人反而认为这是谄媚,因为的确有人是这样来讨好君王,以达到要自己谋求私利的目的。但是只要自己心里持正不邪,就不怕别人误解。”

子贡:“弟子明白,将来弟子入仕该遵守哪些准则呢?”

孔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邦危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你们明白吗?”

子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坚定地相信自己的道,努力地学习它,至死也不改变。”

子夏:“邦危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动乱中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做事,不太平就隐居起来。”

子贡:“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也是耻辱。”

孔子说:“那么你们认为,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子贡:“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这是我们实现治学目标,和做人追求的基础和前提,这与老师以前讲过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人生追求是一致的。”

子张:“笃信好学,之笃何种表现?像老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即是。像子贡、子夏读诗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联想到礼制规范即是。”

子夏:“守死善道,何种表现?像子舆以仁为己任,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的精神,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像老师那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视富贵如浮云即是。”

子张:“所谓表现,就是怎样才能做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一些途径和所付出的代价。”

子贡:“邦危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理解这句话可以先把老师以前讲过类似的,放在一起意思就明白了第一句话是邦有道不费邦无道免于行路这次对南龙的评价老师将子女嫁给了他第二句是邦有道则支持泽志发五到泽宇这是称赞卫国大夫,宁武子时说的话第三句是用之则行,设置的长这是对颜回说的话这三句话虽然说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候但我们,中可以看出老师的思想不仅是前后一致的而且是用行动作了证明。”

子张:“像陈文子离开了崔杼弑君而无道的齐国,接连去了几个国家却不满意,不断地往来奔走,就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一个例子,老师对陈文子的评价清,一个清白的人。”

孔子:“嗯,好!大家讨论得不错,咱们暂时歇息一下,一会再接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