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最后找到的人生真理(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

《浮士德》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作品,全诗长达一万两千行,共分为两部。在第一部中,共有二十五场,不分幕。在第二部中,共有二十七场,分五幕。全诗没有连贯的情节,而是以主角浮士德的思想发展贯穿始末。

浮士德是取自民间传说的人物。在本书中,他的形象是一个老学究,终身致力于追求实现自我的价值。魔鬼和上帝就浮士德这样的人展开了辩论。上帝认为人类的追求难免出现失误,但只要有理性和智慧的指引,终会找到出路。魔鬼则持相反的态度。于是,魔鬼与上帝立下赌约,要引诱浮士德坠入堕落的深渊,最终浮士德加不断的人民大会堂和超越使生命得到了升华。

浮士德最后找到的人生真理(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1)

《浮士德》是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制,其中包含着无数的象征。就人物形象而言,浮士德象征着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魔鬼靡菲斯特象征着叛逆的否定精神,而海伦象征着古希腊的艺术之美。但全书最大的象征意义还不在于此,而在于浮士德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即对知识的渴求阶段,对爱情、权势、艺术的迷恋阶段以及造福人类的奋斗阶段。

事实上,这五个阶段是从宗教改革开始至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精神探索的历程。与此同时,这五个阶段所描述的内容,也是那个时代对人生追求的五大境界。最后浮士德得到了救赎,也表明了作者歌德对未来所寄予的希望。

浮士德最后找到的人生真理(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2)

尽管此书看上去天马行空,但却有着十分严谨的结构,它的主要环节都是通过一种对比的形式,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除了使用大量的象征手法之外,在语言表达上,本书也颇具特色,不仅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同时还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尤其是靡菲斯的语言,更是其中的代表。这部书还运用了各种诗体的写作手法,比如开头是自由韵体,后来则逐渐变为牧歌体和抑扬格。这使得全书的诗句错落纷呈、独树一帜。

浮士德最后找到的人生真理(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3)

《浮士德》所涵盖的思想也是非常深邃的,涉及到各个流派的主题思想,比如现实主义的思想、浪漫主义的思想等。这些思想的渗透,不仅丰富了全书的内容,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融合也提升了本书的艺术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