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鱼刺卡喉切莫用饭团咽下(鱼刺卡喉能不能别找我)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通讯员 许咏怡

被鱼刺卡了后,你是否会习惯性去吞饭团?68岁的梁阿婆就因为这个举动,差点丢了命。

10月6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多名医生放弃国庆休假,赶回医院为梁阿婆紧急做手术。医护团队成功取出长近3厘米的鱼刺,而这根鱼刺扎进胸主动脉腔内达1厘米之多。整个手术顺利,历时1小时,把在生死边缘的梁阿婆抢救回来了。目前阿婆转至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两日后转回耳鼻咽喉科进一步治疗食道穿孔。

多次用饭团吞咽,不料鱼刺深入胸主动脉腔

10月5日,家住茂名市电白县的梁奶奶(化名)早上吃鱼后,自觉喉咙卡鱼刺了并出现胸骨后疼痛。梁阿婆多次用饭团吞咽,企图将鱼刺吞下,自己也没当回事,但胸骨后疼痛症状一直无法缓解,反而加重了。

在家人的敦促下,梁阿婆去到附近的医院就诊,经胸部CT检查后发现,鱼刺不单单没有随饭团降落至胃内,反而到了食管中段,怀疑鱼刺已经刺穿食管管壁并靠近胸主动脉。由于病情十分棘手,当地医院医疗技术有限,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处理。

10月6日下午,梁阿婆匆匆来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首诊医生郭镇平主任医师为进一步明确鱼刺的位置和与大血管之间的关系,立即联系放射科行急诊胸部CT平扫 增强检查,值班医师阅片后发现鱼刺已穿破食管壁和胸主动脉内侧壁,鱼刺一直深入到主动脉腔内。

耳鼻咽喉科翟锦明科主任指出,主动脉是人体经心脏发出的最粗大的血管,如果鱼刺不能及时、安全地取出,一方面会导致食管、主动脉破口感染,另一方面主动脉随时可能破裂,就像“大坝决堤”一样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患者的病情非常危急,翟锦明迅速行动,报告总值班协助组织耳鼻咽喉科、微创介入科、心胸外科、消化内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开展MDT会诊。

放弃休假,紧急手术!医护团队采用先进技术成功“拔刺”

MDT团队认为,如果应用传统内镜手术或开胸手术取异物都有极大的风险,随即决定发挥广医二院技术特长,采用当今先进的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通过股动脉途径送入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配合内镜下取出卡在食管和胸主动脉中的鱼刺。

手术在微创介入治疗中心手术室进行,麻醉科团队负责全身麻醉,先由微创介入科团队预植入主动脉支架,然后消化内科团队通过内镜取出鱼刺后立即释放支架封堵主动脉破口,耳鼻咽喉科团队负责围手术期的准备及管理,心胸外科团队做好了随时转开胸手术的应急方案。

方案一定,各科室共十余名专家放弃国庆假期宝贵的休息时间,义不容辞地投入到了患者的救治中。

当一切准备就绪,患者全麻后由微创介入科医生将主动脉支架预先植入到位,接着消化内科医生在内镜下找到鱼刺并夹住。接下来的手术步骤极其关键,一旦鱼刺拔出后,若主动脉破口封堵不及时,就有可能导致大出血。因此“拔出鱼刺”和“支架封堵”的手术步骤必须依次无缝连接进行。仅仅用了5秒钟,手术的关键步骤顺利完成!操作的无缝连接大大地减少了病人的出血量和降低了死亡的风险。

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历时1小时。在多学科保驾护航下进行“拆弹”,医护团队成功取出长近3厘米的鱼刺,而就是这根鱼刺扎进了胸主动脉腔内达1厘米之多。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终于把在生死边缘的梁阿婆抢救回来了!术后转至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两日后转回耳鼻咽喉科进一步治疗食道穿孔。

健康提示鱼刺卡喉切莫用饭团咽下(鱼刺卡喉能不能别找我)(1)

▲多科室协作进行手术取出长约3cm的鱼刺

警惕:鱼刺虽小,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食管异物在临床上很常见,且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其中尤以异物尤其鱼刺刺破食管管壁,刺伤主动脉弓,甚至进入胸主动脉腔内是最具危险、最严重的合并症,随时都可以引发致命性的大出血。

专家提醒,很多人在被鱼刺、骨头卡了以后,往往会吞下大团米饭、馒头等食物,或采取喝醋等措施,希望将鱼刺“带”下去,这些“土方法”都是错误的,一旦处理不当,不仅增加了取出的难度,甚至划伤食道和血管,导致感染、出血等严重后果。如发生误吞鱼刺、骨头等,及时就医才是正确的途径,建议第一时间去医院将异物取出。

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