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哪个才是真理(书院沉思何谓真儒)

儒释道哪个才是真理(书院沉思何谓真儒)(1)

儒释道哪个才是真理(书院沉思何谓真儒)(2)

儒释道哪个才是真理(书院沉思何谓真儒)(3)

书院沉思:

何谓真儒?

汉代杨雄言惟真儒无敌于天下。何谓真儒?记得梁漱溟先生曾盛赞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记得书院导师98岁的何光荣先生2007年第一次来给书院教师授课时讲到真儒包含四个含义:一是纯。纯者忧道不忧贫;二是真。真者不惧谤,不畏毁。韩愈曰:“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三是通。通者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经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真儒应是改革家。四是行。行者,力行儒学也。真儒应是实践家。实践家不拒细事,不忧地位低微,惟知一生奉献。具此四者,可谓纯,可谓真,可谓通,可谓行。可谓真儒矣。治世果用真儒者,则无敌于天下。故曰真儒无敌。

近读《礼记•儒行》,振奋不己。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敢问儒行?”孔子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者生命,究竟是何样态?择儒行文,敬录如下。

儒者其容貌如此:“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儒者备豫有如此:“儒有居处斋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

儒者近人有如此: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儒者特立有如此: “儒有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儒者刚毅有如此:“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

儒者自立有如此:“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

儒者宽裕有如此:“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

儒者举贤援能有如此:“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儒者任举有如此:“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

儒者其规为有如此者:“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

儒者交友有如此:“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

儒者尊让有如此:“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

还有,儒者其仕,儒者忧思,儒者特立独行等。

夫子结语:“儒有不陨穫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慁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

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

鲁哀公闻此言。曰:“终没吾世,不敢以儒为戏”。

夫子言儒行,可谓至大阳刚,天地正气。令人鼓舞,庄严不已。

顿感人生大幸,得遇儒行指南。也甚感有福,能得遇海内外几位师长大德。其道德学问,言行操守,堪称真儒。既竭吾能,欲罢不能。

真儒,大矣,壮矣,美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