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武则天和慈禧是一人吗(历史上10个权势最大的女人)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一直都是以男权为主,女人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并不高。可是历朝历代总有那么一些女人却能够真正地登上权力之巅,指点江山,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中国历史上这10位最有权势的女人。

第10位:慈禧太后(清朝)

历史人物武则天和慈禧是一人吗(历史上10个权势最大的女人)(1)

慈禧太后

慈禧(1835年—1908年),叶赫那拉氏,咸丰皇帝妃嫔,同治皇帝生母,是清朝晚期权力最大、影响最深的女性,也是晚清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 、那拉太后、老佛爷、孝钦显皇后。一生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在此期间,她两次决定皇储,三度垂帘听政,乾纲独断,把持朝政,掌大清国脉于股掌之上。

即使她有着许多被后世诟病的不足之处和历史罪过,但凭借过人的能力,能在男子为尊的古代社会中掌握大清王朝最高权力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47年),也算是一代女强人。

第9位:高太后(北宋)

历史人物武则天和慈禧是一人吗(历史上10个权势最大的女人)(2)

高太后

高太后(1032年—1093年),小字滔滔,别称宣仁圣烈皇后,高太后,宣仁皇后。宋英宗皇后,宋神宗之母。

高滔滔拥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公元1085年,年仅九岁的宋哲宗赵煦即位,因为哲宗年幼,高滔滔以太皇太后身份听政。她废除了王安石新法,启用司马光等守旧派,大力推行程朱理学。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势较强的时期。这与高太后的贤德是分不开的,后人誉其为“女中尧舜”。

《宋史》记载:高太后“临政九年,朝廷清明,结夏绥安,杜绝内降侥幸”。

第8位:刘娥(北宋)

历史人物武则天和慈禧是一人吗(历史上10个权势最大的女人)(3)

刘娥剧照

刘娥,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常被人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由于《狸猫换太子》等文艺作品的广为流传,刘娥在民间被打上了狭隘妒忌、残害忠良,甚至企图谋夺大宋江山的“一代奸妃”的标签。

然而,历史上的刘娥是一个具有非常杰出政治才能的女性,仁宗朝前期在她的治理下,可以说是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她终结了扰乱大宋多年的“天书运动”开创武举、发行最早的纸币-交子等举措,让积弊已久的大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对仁宗朝的兴盛起了巨大的作用。

宋真宗驾崩后,刘娥临朝称制,垂帘听政11 年,军国重事,全权处理,直至刘娥去世,至死都没有还政于宋仁宗,其实刘娥是从真宗朝后期开始,逐渐掌控朝政大权,实际统治北宋将近15年。

她权力最盛的时候,身穿帝王龙袍,参加朝廷册封大典,有大臣上书,请刘娥“依武后故事”,献上《武后临朝图》等,就是暗示刘娥可以称帝了。但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住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第7位:萧太后(辽国)

历史人物武则天和慈禧是一人吗(历史上10个权势最大的女人)(4)

萧太后—萧燕燕剧照

萧太后—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辽国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被称为“承天太后”,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辽景宗在位期间,由于耶律贤身体多病,军国大事皆由萧绰执掌。公元982年,耶律贤去世,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萧绰开始了长达27年的临朝摄政生涯。萧太后在摄政期间,励精图治,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蕃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薄赋徭,内政清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齐心,与宋讲和,收岁币之力,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使辽朝达到了建国以来最鼎盛的时期

萧太后通过岐沟关之战和澶渊之战,曾多次领兵大败宋军。澶渊一战,与宋朝达成澶渊之盟,双方结束多年征战,进入了将近100年的和平时期。在民间传说中,她更是“杨家将”的头号死敌,杨家满门忠烈尽数折于她手,形象被丑化。

第6位:武则天(唐-武周)

历史人物武则天和慈禧是一人吗(历史上10个权势最大的女人)(5)

武则天剧照

武则天(624年-705年),本名武媚娘,称帝前一年改名武曌(zhào),意思是“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是登基年龄最大(67岁)以及寿命最长的皇帝(82岁)。

公元660年以后,高宗因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则天开始参与国家大事,公元674年加号“天后”,与唐高宗并称“二圣”,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公元683年,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大权独揽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公元705年,神龙政变后被迫退位,同年病逝。

武则天称帝15年,如果从显庆五年(660年)武则天代高宗执政算起,至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时为止,武则天前后实际掌权长达45年之久。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像武则天这样一度掌控最高权力的皇太后、皇后有不少,但是都不敢或者没有正式称帝,只有武则天一个人,敢正儿八经的称帝建国。不得不给她点个佩服的赞!

后人评价:武氏以一妇人君临天下二十余年,是不比于母后之称制者,而直自帝自王也,此其智有过人者。

第5位:冯太后(北魏)

历史人物武则天和慈禧是一人吗(历史上10个权势最大的女人)(6)

冯太后剧照

冯太后(441年~490年),北魏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

公元452年,被选为文成帝的贵人;公元456年,册封为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面对政局动荡,定策诛杀权臣,宣布临朝称制,掌控朝政大权。冯太后这次临朝听政,前后仅有18个月的时间,然后依据祖制归政于献文帝;献文帝去世后,拥立孙子拓跋宏(孝文帝)即位,成为太皇太后,二度临朝称制执掌天下15年,成为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第4位:贾南风(西晋)

历史人物武则天和慈禧是一人吗(历史上10个权势最大的女人)(7)

贾南风

贾南风(257年-300年),小名峕,字南风,晋惠帝司马衷皇后。因晋惠帝懦弱(史称:“痴呆皇帝”)而一度专权,把持朝政。她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直接罪魁祸首,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而“八王之乱”则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

贾南风,貌丑凶妒暴虐,其乱政与陷害他人的手段往往残忍而且极端,一直被后人视为后宫乱政的典型负面人物,被后人评价为“丑后”“悍后”

从公元290年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继位为帝,贾南风被封为皇后开始掌权,到公元300年贾南风被杀,贾南风掌权时间长达10年

第3位:邓绥(东汉)

历史人物武则天和慈禧是一人吗(历史上10个权势最大的女人)(8)

邓绥剧照

邓绥(81年-121年),东汉时期汉和帝刘肇第二任皇后、政治家,又称和熹邓皇后、邓太后。

汉和帝驾崩后,邓绥先后拥立汉殇帝和汉安帝,并临朝称制16年之久。执政期间,帮助东汉王朝度过了“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重用虞诩、马贤等名臣,坚决派兵镇压了“西羌之乱”,使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但另一方面,她废长立幼,长期临朝而不愿还政于皇帝,同时对边疆问题、宦官问题等处理不当,史家亦有非议。

第2位:吕雉(西汉)

历史人物武则天和慈禧是一人吗(历史上10个权势最大的女人)(9)

吕雉剧照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字娥姁(xū),汉高祖刘邦之皇后,通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

吕雉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她掌权期间,尊崇道家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政策,支持汉惠帝废除挟书律,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统治后期,重用吕家兄弟姐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史记·吕太后本纪》(项羽和吕后不是皇帝,但是司马迁仍将他们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是《史记》中唯一一篇单独为女性作的传记。

在刘邦死后,刘盈即位,是为惠帝,吕雉被尊为皇太后,开始独掌大权。刘盈去世后,吕雉立太子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朝廷号令一概出自太后,为太后专政的第一人。刘恭长大一些后,知道自己的母亲死于吕雉之手,就说长大后要为母亲报仇,吕雉知道后派人暗中杀了小皇帝,然后又立了常山王刘义为皇帝,一直到自己死前都牢牢掌握着汉朝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掌握汉朝政权长达15年

第1位:宣太后(战国)

历史人物武则天和慈禧是一人吗(历史上10个权势最大的女人)(10)

秦宣太后剧照

宣太后(?―公元前265年),芈(mǐ)姓,又称秦宣太后、芈八子(八子是秦国后宫等级之一),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的姬妾,秦昭襄王之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秦昭襄王即位后,芈八子成为王太后,史称宣太后。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开创了中国垂帘听政历史的先河掌秦国政权长达36年(另一说法是41年)。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

前面说到吕后和宣太后的有些点可能会混淆,太后分为王太后和皇太后,一个是诸侯王的母亲,比如秦宣太后,一个是皇帝的母亲比如吕雉。芈八子是王太后,吕雉是皇太后。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太后称谓,始见于她),而吕后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

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权力滔天的女性吗?欢迎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