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

如果“摩梭人”这个名字你还没听过,想必你也听过“女儿国”。摩梭族人就是现实版的“女儿国”。目前他们是中国唯一的母系社会群体,仍过着男不娶女不嫁地“走婚”婚姻习俗。据传《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就来源于此。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1)

摩梭人的自称为“纳”或“纳日”,他称为“摩梭”,生活在云南四川交界宁蒗、盐源、木里等县,以风光秀丽的泸沽湖畔为聚居中心, 人口约五万, 有自己的语言属羌语支,但无文字。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2)

关于摩梭人的起源与族别归属,一直众说纷纭。有氐羌说、蒙古说、纳西说等,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民族识别时, 官方将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人归入纳西族;而四川盐源、 木里、 盐边等地的摩梭人划为蒙古族。 但大部分摩梭人认为自己与纳西族、 蒙古族有本质的区别,致使这一争议始终悬而未决。此后经云南大学、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专项研究团队,将遗传学的方法引入摩梭人的族源研究,破解了我国最神秘的“女儿国”主人——摩梭人的人种之谜。

遗传学指标的最大优点是稳定性, 并按照一定的频率发生突变。遗传标记可为研究群体的传承、 迁徙和融合的历史提供线索,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人类群体的进化和遗传关系研究中。根据其传代行为,遗传标记可划分为三个系统:母系遗传的线粒体DNA(mtDNA)、 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DNA(Y-DNA)以及双系遗传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DNA。

摩梭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融汇了藏文化、纳西文化、普米文化和彝文化的成分。此次对摩梭人以及5个对照群体(普米族、 纳西族、 藏族、彝族和白族)的线粒体DNA第一高变区的核苷酸序列,Y染色体上的13个SNP,8个STR位点进行了 基因分型,建立Y染色体单体型和mtDNA单体型组,并对以上数据进行了 主成分分析和分子系统学分析,通过综合利用 多 种遗传标记,以期从母系遗传和父系遗传两个角度为摩梭人的族源研究提供线索。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3)

Y-SNP单体型和mtDNA单体型组频率

在分析的6个群体中共发现10种单体型,其中白族、 彝族和摩梭人分别观察到9种,云南藏族和普米族发现8种,纳西族仅观察到5种。摩梭人和藏族中频率最高的是H5,H2和H8三种单体型,分别占总个体数的68%和74%。普米族频率最高的是H2(70.2%),纳西族的H11 频率最高(47.5%)。白族和彝族的频率分布比较分散。 值得注意的是,在纳西族中频率最高的H11单体型没有在摩梭人中观察到。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4)

在分析的239个个体中,共观察到177种mtDNA SVHI单体型。其中摩梭人与纳西族共享5种,与普米族共享3种,与白族、 藏族和彝族分别共享2种单体型。根据高变区的某些特征变异位点,可以将单体型归人不同的单体型组,同一单体型组的单倍型具有比较近的系统演化关系,结果有87%的序列能划分到特定的单体型组中。B、D、F、M7是比较大的单体型组, 可划分为若干亚群, 同时统计出了 它们的频率总计。 摩梭人主要的单体型组为B、D、F占 总个体数的73.8%,纳西族的B、F频率与摩梭人非常接近。白族频率最高的是F和G,而A、D是云南藏族、 普米族和彝族中主要的单体型组(C在普米族种的频率也非常高)。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5)

来自云南6个群体的采样分析结果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6)

来自云南6个群体的采样分析结果

遗传距离

Y-STR的Rst 矩阵表明,摩梭人与云南藏族的遗传距离最近,其Rst P值大于0.05,不能否定它们之间无遗传差异的假设,其后依次是大理白族、 彝族、 纳西族,云南蒙古族和普米族。

用mtDNA高变区I 数据得到两种遗传距离,它们之间有相当好的相关性(r =0.947, P<0.01)。总的看来,各群体之间母系基因的差异小于父系基因。摩梭人与纳西族之间的遗传距离远小于与其他人群间的距离。纳西族、 云南汉族、 壮族和傣族之间的遗传距离一般都比较小,有的甚至估计出负值,其Fst经检验后通常不能推翻没有差异的假设。中国西北的土族、 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之间的Fst也显示出类似的格局。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7)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8)

主成分分析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9)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10)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11)

分子系统树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12)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13)

母为纳西,父为藏

对摩梭人DNA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摩梭人的父系遗传结构与云南藏族最为接近,而母系遗传结构最接近丽江纳西族,因此提示出其父系和母系基因库具有不同的来源。专家在分析结果中称,摩梭人特殊的母系社会结构可能是导致其母系、父系遗传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之一。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14)

因为摩梭人一直以来都保存着中国惟一的母系氏族特征。他们的子女跟随母亲居住,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在婚姻上,他们一直保留着“男不婚,女不嫁”的走婚制度。根据《摩梭人民俗文化探析》的调查,现在泸沽湖周围的婚龄人口中仍然有75%保持着“阿夏偶居婚(走婚)”的传统。“阿夏”(“阿肖”、“啊细”)在摩梭语里的意思是亲密的伴侣,阿夏走婚的意思就是指男女双方终身各居母家,男子可夜晚到女子“花楼”前留宿,清早回期间母亲家生产生活,生育子女归女方,双方之间不存在共同经济生活。这样的走婚形式,尽管是相对简单的社会形态,但因为其是以女性为中心,这就增加了父系基因来源的复杂程度。

在这次调查中,学者们发现在这种走婚制度下,基因交流是引起摩梭人在母系和父系基因间存在巨大反差的最主要原因。调查显示,摩梭人与纳西族在母系遗传结构上的相似性与语言和历史的相似性一致,但后来在迁移和居住过程中融合了当地兄弟民族的血缘。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15)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16)

摩梭人的概况

主要信仰:

摩梭人的原始宗教称为“达巴教”,与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教有密切联系,不过达巴教的发展比东巴教缓慢,其形态亦比东巴教原始,基本上保持着原始部落宗教的特征。 摩梭人在信仰达巴教的同时,又信仰喇嘛教, 而喇嘛教又是从藏族引入的喇嘛教。近年也出现少量人信仰了基督教。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17)

生活条件:

很多摩梭人没受过教育, 仍说摩梭语。 生活环境非常差, 居住在原始森林,高山峻岭, 除了一个高原湖泊——泸沽湖之外, 没有任何可开发的天然资源, 因高山里除了砍伐树林, 没有平原面积可供耕种。他们的收入除了来自游客,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这里的人口阴盛阳衰, 男女比例约4:10,究其原因除了是男人寿命较女人短之外,也有部分男人因生活需要而外流到四川或邻近省份谋生。

饮食:

摩梭人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兼食青稞、大麦、洋芋等。夏秋季节, 以青菜、萝卜等新鲜蔬菜作佐食,冬春两季以酸脆菜、干萝萝卜丝、腌鱼、腊肉等作佐食。肉食中,议猪朦(称琵琶肉)为贵、还有灌猪脚、香肠、米灌肠等风味食品。正餐前,喜欢喝酥油茶,以精把为佐食。 男女老少喜喝苏理玛酒。 摩梭人的家庭多属母系大家庭,一般都在一二十人左右,在家庭的饮食上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 就餐时分菜共饭,主妇要按每个人的食量以及所承担的劳动,合理分配菜肴,特别是对肉食或难以吃得上的稀有菜肴,要平均分配,即使外出不在家的也要留上一份。分菜时,先敬长辈,后给晚辈,以示礼貌。 平均分食的规矩,只有过春节吃年夜饭时才可例外,主妇在火塘周围摆上丰富的饭菜,大家团团而坐,各取所需,不再分食。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18)

礼仪:

诞生礼,在孩子出生后的当天或次日就要举行,并同时举行起名仪式,由达巴主持。达巴根据摩梭人的阴阳五行和孩子出生的时辰、母亲属相及所处方位给孩子取名。

“若哈舍”是泸沽湖摩梭小孩的满月庆贺礼仪。“若哈舍”为摩梭语,直译为“找娃娃的饭”,特指举办小孩满月酒礼,是主要由走婚男方到女方家举办的小孩满月庆贺礼。

摩梭孩子长到13岁告别童年时,都要举行成丁礼,即“男孩穿裤子和女孩穿裙子仪式”。源于达巴史诗《创世纪》中“人犬换寿”的故事,在摩梭儿女虚岁13岁时举行。标志着儿女长成,至此获得了灵魂,可以作为成年人参加生产劳动和参与社交活动,死后也可以在氏族公墓火葬。成丁礼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清晨举行。 到时男孩站在正房左边柱下,女孩站在右边柱下,左脚踩着猪原肉,右脚踩着粮食口袋,象征今后吃用不尽。 女孩由母亲为她脱去旧的麻布长衫,穿上美丽穿裙礼的金边衣、 百榴裙,系上绣有花卉图案的腰带,为其盘缠发辫,配上项链、耳环、 手锡等饰物。 男孩则由舅舅为其脱去旧的长衫,穿上新的上衣和长裤,扎上腰带,佩上腰刀。这时,穿上新裙或新裤的孩子,还要把狗唤进屋来,给狗喂饭团和猪肉,并说:"狗能活60岁,人只能活13岁,咱们换个岁数,我才能长命百岁。 "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19)

服饰风格:

摩梭人十三岁前都穿长衫,女留小辫,戴彩珠,男剃光头。过了成丁礼后,便更改服饰。 成年妇女蓄长发,用牦牛尾上的毛掺在头发内,梳成粗大的假辫盘在头顶上,戴交缠式布包头,双耳戴金银铜质耳环为饰。 成年男子头上戴宽边呢毡帽子,上穿金边大襟短衣,系红花腰带,配腰刀。 富有的人外披一层长衫和长袖,俗称"楚巴"。 外挂长刀和“囊”配饰,下穿宽长裤、 长统靴。 裤脚折放在靴筒内,不穿长靴的,则裹绑腿,扎彩带,略显古时牧民遗风。走起精神抖擞,潇洒利落。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20)

篝火晚会的景象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21)

走婚制:

走婚“即走访婚, 摩梭语“色色”,有走婚关系的男女被俗称为"阿肖”(“阿夏”、“啊细”)。走婚是摩梭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在13岁成丁礼过后,摩梭人才享有走婚的资格,但一般情况下即使有了心仪对象,也要经过很久的一段时间(一般需要三年)的眉目传情和对歌环节后,双方建立信任好感才可正式走婚,并不像外界宣传的那么容易。走婚并非杂乱无章, 更不是乱婚, 群婚制, 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有亲戚血缘关系的严禁走婚; 不能同时结交多个阿肖; 感情破裂标志走婚关系的结束。传闻摩梭人都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可事实并非如此,摩梭人懂事后,他们的母亲即会告知他们父亲的事宜,所有摩梭人都知道自己的父亲,只是没有和父亲生活在一起。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22)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23)

母系家庭文化:

摩梭人都以母为尊, 女为贵, 母亲是摩梭人生活中的轴心和靠山, 摩梭人离不开母亲, 离不开以母亲为主的家屋, 女性在母系家屋中享有尊贵的地位;母系家庭中的成员, 少则十几人, 多则几十人, 均系一个或几个外祖母的后裔组成, 在母系家庭中, 男不婚女不嫁, 夜间, 女子在家中花楼接待来自另一家庭的男子, 而男子则外出与另一家庭的女子偶居, 所生子女皆属女方, 血缘按母系计, 财产按母系继承, 男子只负责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

摩梭人以生女孩为荣, 在每个母系家庭中由一个最能干、 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妇女安排生产、 生活, 保管财产, 称"依杜达布"或"达布", 她是母系家庭的一家之长, 负责一切内外事务, "达布"往往是自然产生的, 不须经过任何选举或仪式, 家庭成员都绝对服从达布的安排, 母系家庭中的成年男性一般以舅舅的身份和名义进行活动, 他们尽力协助"达布", 参加全家的一切活动, 抚养姐妹的子女, 共同维系母系大家庭, 当他们年老的时候, 就由他们姐妹的子女照顾, 由于共同的生活和劳作, 他们与姐妹的子女之间的关系比其生父的关系更为密切和特殊。 在摩梭母系家庭中, 只有"同一根根"(同一母系血缘) 母系成员是的亲人, 包括母亲, 女儿, 儿子, 舅舅等, 其他"父亲", "妻子"等都是外人。

人类dna神奇密码(DNA解开摩梭人的形成之谜)(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