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洛阳有关成语故事(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三十五)

作者按:

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运河中心”“丝路的东方起点”四张靓丽的名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历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动很多,因此蕴藉于河洛文化中的成语典故俯拾皆是。这里撷取100个与洛阳相关的成语典故予以介绍。今天推出之三十五:好逸恶劳

好逸恶劳

与洛阳有关成语故事(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三十五)(1)

“好逸恶劳”是指喜欢安逸,厌恶劳动。成语出自《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 好逸恶劳,四难也。”说这句话的人叫郭玉,是东汉时一位名医。《后汉书·方技传》中记载,郭玉是四川广汉人氏,师从当时名医程高,学得一手好本领,尤其擅长针灸。

东汉和帝时,郭玉任太医丞,有一次,汉和帝要试探他,在宫中挑了手腕差不多粗细的一男一女,让他们坐在帷幕中,一个伸出左手,一个伸出右手,装成一个人,然后叫郭玉在幕外诊脉。郭玉摸过两个手腕,心里吃惊,觉得这不像是一个人的脉象,便直言相告:“左阴右阳,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和帝一听,赞叹不已。

与洛阳有关成语故事(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三十五)(2)

郭玉不仅在宫廷为达官贵族治病,对普通百姓也一视同仁,《后汉书》说其“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但有一个现象让人奇怪,他给穷人治病时,都是手到病除,而给达官贵人治病时,却是时好时坏,疗效不甚理想。和帝又要试探他,让一个贵人穿上仆役的衣服,和仆役们混在一起,请郭玉看病。郭玉只扎了一次针,贵人的病就好了,和帝奇怪,便问郭玉:“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你给穷人治病能治好,给富人治病却大失水准?”

郭玉如实答来:“为什么给权贵治病效果总是不大好呢?因为那些达官贵人养尊处优,盛气凌人,对别人颐指气使已成了习惯。医生怀着惧怕的心理给他们看病,治疗起来顾虑重重,就会产生四大难处。哪四大难处呢?其一,达官贵人只相信自己而不相信医生,认为在治病方面自己比医生还要高明,一意孤行而不遵医嘱;其二,达官贵人饮食起居没有规律,不懂得调理身体;其三,达官贵人身体羸弱,经不起长时间的治疗;其四,达官贵人四体不勤,好逸恶劳,从来不锻炼身体,气血瘀滞,经脉不通。加之针刺深浅有分寸,施针时机有忌宜,这些都是医生匠心独运的。如果医生怀着恐惧害怕的心理,小心谨慎有余,充分施治不足,信念不足,施治不力,又怎么能治好这些富人的病呢?”

与洛阳有关成语故事(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三十五)(3)

郭玉在论述中正确估计了生活和思想行为对疾病诊治的不良影响;同时也科学地揭示了医生诊治不同社会地位的患者时所存在的心理障碍。

与洛阳有关成语故事(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三十五)(4)

“好逸恶劳”这个成语本来的意思是富贵人生活的恶习,现在引申为一种品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