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少人找张嘉译拍电影(二十年前我也是)

古装玄幻剧比现实题材剧更容易创作、更受大众喜欢?文艺题材影视剧叫好不叫座?主旋律影视剧=低收视?小鲜肉拿着“天价片酬”,拍戏却不走心、不敬业?在打造影视剧时,收视率流量、口碑、奖项、商业收益哪个更重要?

7月23日,CCTV《对话》最新一期播出。节目邀请了5位影视行业的大咖,包括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东阳正午阳光影视公司董事长、制片人侯鸿亮,著名导演张黎,著名演员张嘉译,柠萌影业合伙人、副总裁、柠萌悦心CEO杨晓培等,针对“让作品无愧于时代”的主题进行了探讨和分享。

为什么很少人找张嘉译拍电影(二十年前我也是)(1)

其中张嘉译作为一位入行多年的“资深演员”,近年又开始转型做艺术总监,分享了他的从业经验。他认为与古装玄幻剧相比,现实题材的创作并不容易,对于艺术题材的剧集会更看重口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小鲜肉、老戏骨以及高片酬等热门话题的看法,“我从来不谈钱,只谈情怀”、“《白鹿原》剧组的不少演员都自愿降低片酬出演”,“就作品而言,最看重口碑”。

纵观张嘉译出演的作品,比如《悬崖》、《心术》、《白鹿原》等大多数剧集都是现实主义题材。在他看来,对于演员来说,需要通过对角色的理解,捕捉、呈现出众生相,从而引起大众的思考。相较于古装、玄幻、仙侠等剧集,现实主义题材虽然拍摄过程简单,但创作起来却很难。“既要直击当下痛点,又要和观众共鸣,这个尺度很难把握。”

创作者在进行剧集创作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矛盾点:究竟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还是选择大众最想看的题材。其中少数的人会比较幸运,两者是重合;但也有一部分人的想法是割裂,创作起来就会比较痛苦。

“我特别允许我自己的一部戏是,有观众喜欢,有不喜欢,有喜欢的赞扬,有不喜欢的批评。因为不是每个人喜好都是放在一个圈里,各自都有不同的喜好。”张嘉译直言。在他看来,现在的电视剧市场很大,作为第一个检验作品的人,创作者要有责任心,“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很重要。”

选角:角色合适最重要

“小鲜肉明天就是老戏骨”

最近两年,有关于小鲜肉天价片酬、耍大牌、不敬业、演技差等话题的讨论不绝于耳。

对此张嘉译表示他非常同意张黎的看法,不管是小鲜肉还是老戏骨,在进行演员挑选时,最准确的标准是“和剧中人物合适”。他在平时拍戏时也会接触到很多的年轻演员,大家都希望把戏演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但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20年前,我也挺‘鲜’的,真的从很迷茫,不知道演戏,一点一点学。在我们前面有我们的前辈,很多时候做一些榜样,可能你运气好一些,碰上黎叔这样的导演,跟着逐渐明白怎么演戏,怎么理解人物,就走得正一些,走得快一些,实际上是一个传承的过程。”并补充说,“小鲜肉明天就是老戏骨。”

为什么很少人找张嘉译拍电影(二十年前我也是)(2)

目前,市场对于“小鲜肉”这个词其实存在一定的误解,并不是所有的年轻演员都拿着高片酬,拍戏却不认真负责。《白鹿原》在拍摄前,要求所有的演员都到农村体验生活,包括做农活、聊历史、聊小说、聊人物等;曾打造了《择天记》、《寂寞空庭春欲晚》等剧集的杨晓培表示,开机前一定会组织全部主创通读剧本;以要求严格著称的张黎更是要求所有的演员在开机前熟记剧本,不得把剧本带到拍摄现场。他们表示剧中年轻演员的参与度非常的高,也很负责。

张嘉译还补充说,演员在选择剧本时并不是只看中片酬。每个演员、制作团队以及资方都希望有自己的代表作品,他们喜欢这个剧本、这个角色,便会加入进来。并表示,在《白鹿原》筹备初期,与各方进行沟通时,“我从来不谈钱,只谈情怀。”

因此,在《白鹿原》剧组中,虽然云集了众多演员,但演员的片酬占总体投资金额的比例并不高,很多演员都是自愿降低片酬出演。

品质:艺术创作需要敬畏之心

匠心打造才能出精品

近年来,国内的影视行业飞速发展,在剧集的数量上有很大的提升,资本也大量涌入。对于不缺演员、不缺资金、不缺能力的影视行业而言,优秀的、能够成为标杆的、经得起观众和时间考验的作品仍不多见。

在张嘉译看来,这是因为目前很多团队、制作公司都缺乏对艺术创作的敬畏之心,以及匠心打造的精神。“现在有很多资本进入影视行业,但资本是逐利的,哪一个行业发展好,就进入哪一个行业。但对我来说没有第二职业选择。更需要尊重这个行业,维护好它,做的每一部作品都需要用心。因为你本身生产内容,只有拿出好的内容来,才能对得起这个行业。”

为什么很少人找张嘉译拍电影(二十年前我也是)(3)

在《白鹿原》的制作过程中,有两件让其印象深刻的事,杀青和补拍。他解释说,对于很多剧组而言,“课不备足绝不开机”这件事都做不到,或者说很难做到。“因为没有备足的时候,永远都处于备课的阶段。你总会想象,今天这样不行,明天那样不行。但起码有8成的把握没有什么问题,后续是在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苛求细节是每一部戏的态度。”出于对剧集质量的负责,难免存在追加投资、杀青后补拍的现象。

因此在影视创作中,如何平衡收视率流量、口碑、商业收益等之间的关系,成为从业者首要思考的问题。张嘉译表示,在流量、收视、商业回报之前,他们会优先考虑到剧集的质量、价值,以及口碑。

其直言《白鹿原》作为一部非常厚重的现实题材剧集,在受众上确实不大众化。在最初开拍的时候,制作团队、资方以及演员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做好了心理准备。“一部作品的呈现,可能会更看重一个作品是否留下来。对《白鹿原》来说,更看重的是口碑。”

“我始终认为一个行业里面,一定要有领着这个行业往前走的标杆人物。当一个行业资金进入很多,热钱很多,发展得非常活跃时,恰恰是往前走最好的时机,而真正领着行业进步的一定是这个标杆。我们老是说学美剧,就必须意识到行业要想进步不是靠在后面做享利的人,往往是不混利的人。”

为什么很少人找张嘉译拍电影(二十年前我也是)(4)

为什么很少人找张嘉译拍电影(二十年前我也是)(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