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成年人一样学会为人处事(像水一样为人处世)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为人之鉴。仁者乐山,智者爱水。智者爱水,在于水的品格。老子认为人生若水,“上善若水”。人生若水,指的是人当洁身自好,其品行像一泓清水一样清澈透明,其生存意志当像山涧溪流淙淙而下,欢快奔流,直至江河大海,永不停息。 “上善若水”,是指人生达到的一种境界。老子认为当一个人处世若水之谦卑,存心若水之亲善,言谈若水之真诚,为政若水之条理,办事若水之圆通,行动若水之自然,交往若水之清淡,人品若水之纯洁时,便进入了“水”之境界,这就达到了一种至善、至真、至美的境界。

像成年人一样学会为人处事(像水一样为人处世)(1)

水,阴柔无比,无形却无不形,随圆而圆,随方而方,甘心停留于最低洼和最脏处,那样安于卑下不与万物争,天下之物莫柔于水,但任何攻坚克强的东西都不能胜过它,因为世上没有别的东西可替换它,也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与它相比。即使平静无澜的水流下也潜伏着强大的力量。大江大河从远处眺望,表面上平波如镜,但是你只要一接近就会感到江水的宏大气势,处处暗藏旋涡,隐伏着巨大的能量。

像成年人一样学会为人处事(像水一样为人处世)(2)

一个人并不需要处处占上风,出风头,也不需要处处与人相争,只要像水那样,具有柔软、谦虚和蕴藏力量的素质,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战胜对手,此乃为以柔克刚之理。 水总是向着低处流,百川归海。大海之水,浩瀚无比,它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就在于它心胸开阔、甘为下者的缘故。有道是空穴来风,有容乃大。琴瑟和鸣,箫笛同奏,之所以能发出悠扬婉转、美妙动听的声音,就在于它们有“空”有“容”。如果人能够从水中受启迪,向水看齐,那么,一定会虚其心,去其强,甘为人下,为而不争,进入到一个更高的自由境界。

像成年人一样学会为人处事(像水一样为人处世)(3)

水又为“通达之渠”。人们也将彼此间看法的交换,称之为“沟通”,从文辞上就能看出与“水”有相当的关系。水,避高趋下,营造形势,包围并吞,无所不及,无孔不入。中国的“沟通”哲理,从文字上已看出巨大的端倪。中国式的沟通,并非如同西方谈判的绝对方式,谈得成就决议,谈不成就破裂走人。而是经过复杂的过程,达到明确的结果。先是,必须避开对方的坚持,再将他的坚持化成对我们意见的助力,化成与我们看法的融合;最后,共同达成我们的目的。

像成年人一样学会为人处事(像水一样为人处世)(4)

中国人的沟通,似“水”融入各种物体般地柔和,在包容后,却无一不化为水的一族。水的形体虽变化万千,可为固体、液体、气体,但其本质却永远是水。 人生尘世,很难免除私心杂念的干扰和官权利禄的诱惑。激烈的竞争、金钱的崇拜、生活的变幻、信息的更新、欲望的膨胀等等,都让现代人无所适从。一些聪明人争先恐后,千方百计,无所不用其极,结果贪多嚼不烂,事业不成,心如沸水,苦恼无限,人生愁多。若心无旁骛,心静如水,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专注一事,就少了许多社会环境、外界因素的无谓干扰,更多了一份内心的宁静、充实与自由。 世事变化无常,做人的道理千千万万,但是,其要点是圆通,该坚持时,绝不放手;该放手时,绝不犹豫。不依固定的模式,根据环境的变化以求自身相应的变化,像溪中水无形,空中气无态,天上云无状。使自己能更快地融入所在的环境,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

世事变化无常,做人的道理千千万万,但是,其要点是圆通,该坚持时,绝不放手;该放手时,绝不犹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