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春望的诗意(杜甫用一首春望)

公元756年的春天,透着一股寒冷之意。长安城外柳枝已经发芽,各色花儿已经盛放,看起来和往年无异。长安城内,还是一片热闹的景象。一骑快马自范阳疾驰而来,马蹄带起的尘烟迷了人们的眼。宫里一切都如往常一样,似乎没有嗅到一点儿战争的硝烟,歌舞升平。

杜甫的春望的诗意(杜甫用一首春望)(1)

听到宫人传来的消息,说是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了,唐玄宗怎么也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他以为只是那些看不惯安禄山的人随口编造的谎话,根本不予理睬。后来,安禄山的军队攻破洛阳,直逼潼关,意图攻进长安。这时候,唐玄宗才终于相信,安禄山是真的反了。于是他携带着杨贵妃和一众皇子公主仓皇逃往四川。

于是,长安城破,大唐盛世的辉煌丝毫不见了踪影,只看见到处逃难的人。战乱起,苦的还是老百姓,皇帝都躲避战乱去了,大唐在一夜之间似乎回到了战乱年代,只听见孩童无助的哭喊和妇人们悲伤的面庞。

杜甫也带着自己的家人加入了逃难的行列。这一路上,风餐露宿、凄楚不安。这一天,杜甫听说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改元至德,被称为唐肃宗。他那颗炽热的心似乎又燃起了希望,他想要去投奔唐肃宗。但是看着妻儿们逐渐消瘦的身影,他又十分担忧,不忍妻儿再跟着自己颠沛流离,于是就把他们托付给在鄜州羌村的朋友照顾,然后自己去找唐肃宗去了。

杜甫的春望的诗意(杜甫用一首春望)(2)

这一路上,看见多少流离失所的百姓,眼看山河满目疮痍,这让杜甫加快了脚下的步伐,匆匆赶往唐肃宗所在的地方。谁知道他才出关没多久就碰上了到处搜刮的叛军,然后就被这些叛军抓住了。这些叛军看见杜甫穿得比较寒酸,又是独自一人赶路,看起来不像是有钱有权的人,便把他和刚抓到的那些人押在一起,准备送往长安做苦力。

杜甫怎么也没想到,离开生活了十年之久的长安,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再回去。他随着这些人一起被押往长安,再次见到这座昔日热闹繁华的长安城,他不禁悲从心来,现在的长安城里,不见了昔日的繁华,只看见那些叛军到处搜刮百姓,烧杀抢掠,这时何等的触目惊心!

就这样,他被囚禁在了长安。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硝烟还弥漫在大唐的上空,熊熊的战火烧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万物生长,沧海桑田,唯一不变的是时令的更替。杜甫看着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唏嘘不已,大唐的未来到底在哪里?他担忧不已。被抓至今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了,也不知道远在鄜州的妻儿怎么样,于是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五言律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春望的诗意(杜甫用一首春望)(3)

赏析及翻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战火的硝烟到现在依然还没结束,长安城又迎来了春天,今时与往日不同。经过战争洗礼过的长安城衰败萧条,没有了往日的生气。首都长安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其他的地方呢?国都沦陷只是山河依旧,长安城内人烟稀少,荒草丛生。这与昔日接袂成帏、车水马龙的长安城是同一个地方吗?

“国破”二字,写出长安城现在的景象,残破不堪,令人十分痛心;一个“草木深”,又给人一种满目萧条的感觉。春天,本该是万物生长,大地回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此时的长安城却是满目萧条,没有生机。杜甫他寓情于景,借今日长安城的景象,表达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看到眼前的景象,杜甫想到大唐的未来还不知道是什么一番景象,他担忧不已,看见盛开的花朵不禁掉下了眼泪;又想到与妻子分别许久,也不知他们是否安好,听见树上的鸟鸣声都不禁感到心惊肉跳。一个人,内心惆怅痛苦,看见欢乐的景象,反而会带给他更多的痛苦,这一句诗就是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感受。

杜甫的春望的诗意(杜甫用一首春望)(4)

春天,百花齐放,本该是给人璀璨夺目,香气迷人的感受,春天的鸟儿应该是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儿,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可在诗人杜甫的眼里,这一切美好的景象都令人无限伤感,这种以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手法,能更好地表达出杜甫内心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依旧没有停歇,转眼又是一年。杜甫被叛军抓住,到现在,已经过了一个年头,也不知道这场战争还要持续多久,想起远在他乡的妻儿,他已经许久没有他们的消息了,这时侯多希望能有一封他们寄来家书啊,可惜并没有。

在这样的战乱年代,能有一封家人的来信,知道他们一切安好,这比什么都重要啊。仅仅这一句里,写出了多少百姓的心声,盼重逢,盼团圆,这里面的辛酸与期盼是许多老百姓无声的呐喊,希望战争早点结束,希望早点和家人团圆,希望以后从此太平。这才是“家书”胜过“万金”的原因。

杜甫的春望的诗意(杜甫用一首春望)(5)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个时候的杜甫满怀心事,却无法对人诉说。国事家事一起涌上心头,愁来愁去,一头青丝愁成了白发。自战乱以来,没有哪一天过的是安心的日子,随时都是在奔波逃难。想到这里,他不禁烦躁地抓了抓自己的头发,岁月不饶人,他顿时觉得自己似乎头发稀疏了不少,少到连发簪都快挽不上了,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从头发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焦虑和愁绪难解的感觉,让人读来也不禁感受到他心中的那种焦虑与愁苦。

时光还在继续,杜甫也不知道这样被囚禁的生活还要持续多久,以后又该如何度过这孤独又漫长的夜晚,他的一颗心被分成了两半,一半是国愁,是读书人的梦想,一半是家事,是远在鄜州羌村的妻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