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玲演唱(儿时最嗨的一天)

儿时最嗨的一天

◎ 孙玉玲

50多年前,那会儿,家家孩子多,生活水平低,过年家里有点儿好吃好喝都留着来客用。一般来客桌上必备带头鱼,它象征年年有余,可谁家也没那么多鱼,就一条鱼,能伺候多次客。乡下人有个规矩,主人不带头夹的菜,客人要有礼数,不能贪食,免得主人嫌你不知趣儿,所以,那条鱼就会一直来到客完,待来重要客人必须动时,主人带头小吃一点儿,剩下的下一顿再将鱼的另一面翻过来,看上去又和整条鱼一样,继续待客,直到最后一位客人的到来,才能张罗着吃鱼吃鱼。其它的如肉丸子,大肉,块子鱼等,客人也只是一样吃上一块,意思意思罢了,剩下的,从桌上拿下来,都要拣出来,等再来客用。在地上等着吃菜底巴的孩子们眼巴巴看着剩下的菜,被收起,心里好失望,只能吃一点儿垫在大腕儿底下的大白菜粉条啦。那时候的孩子,多么想能当一次客,吃上一顿好吃的。在那种困难的条件下,谁家又愿意客人带着孩子呢?所以亲戚之间都相互理解,自觉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能在亲戚面前丢下面子,讨个不愉快。

孙玉玲演唱(儿时最嗨的一天)(1)

我姑家粮食比我们这儿要多一点,姑父人热情,好客,喜欢孩子,就邀我们这些孩子到他家去出门。因为姑姑是直系亲属,父母同意我们到姑姑家。这下可乐坏了我们,你想去,我也想去,都争着去,姑父说“都去,都去”,除去小的走不动的,剩下的全去。我父亲兄弟三人不算多,可就这三家就有十七个孩子,每次到姑姑家,至少有十个八个。

每一家大一点的孩子轮换着拐饽饽篓子,其他人紧跟其后,一路上见过的人都会说:“哎呀这一小帮,到谁家可害不害了。”出了村子不久,那些男孩子就按捺不住了,像脱了缰绳的野马,撒着欢地跑,那会儿公路很少,一路上跟着大哥哥大姐姐,走麦田,过沟坎,爬坡,下沿,没走过正经路。去的时候还好,都穿得干干净净,谁要在路上打架,弄脏衣服,当哥哥姐姐的就吓唬“谁不听话,衣服脏了就不用去了。”吓得一个个能老实许多。等到了姑姑家,早已累得大汗淋漓。

孙玉玲演唱(儿时最嗨的一天)(2)

姑姑村有果园,那会儿,能放到年的苹果只有青香蕉和小国光,每年姑姑都偷着藏一点不算大的小国光,放到缸里,上面再盖上玉米粒,自家的孩子都找不到,等我们去了,拿出来,洗上一小盆,一会儿一抢而空。说实话,在我们那,一年都吃不上几回苹果,这会儿过年能吃上苹果真是有口福啦。吃着苹果,我们就到街上玩了起来,也不用认生,自己家就十几个,摔棑、打架儿(小时候的一种游戏)、打蛋儿、跳方、跳皮筋、踢毽……真是嗨翻一条街。姑姑喊:“吃饭啦!”一个个满头大汗进了屋。

孙玉玲演唱(儿时最嗨的一天)(3)

姑家有好吃好喝,从不吝啬(她自己家的孩子也是捞不着上炕),一盘大白菜炒肉,先暖暖胃,一盘白菜心拌烧肉,让你肚里挂上油水,绿茶豆用水泡出小逗号一样的芽,放上大料瓣撒上盐,煮熟,嚼起来香喷喷的,炸上一盘花生米,还不能忘了年年有鱼,一盘蒜黄炒鸡蛋更是美味。我们家的蒜黄是这样长得:父亲将一个紫心萝卜做成花篮状,再在“花篮”里挖洞,将蒜瓣塞进去,一个洞一个,利用萝卜自身的水分,让蒜发芽成长,“花篮”吊在空中,让冬天的家里有了一片绿,及可以观赏,又可以尝鲜。姑姑家是将一个木箱子装上沙,种上蒜瓣,放到炕的一边,利用炕的温度,再经常喷水,就能一茬茬吃到美味了。吃完盘子,还有四个大碗,我们家的大碗是每一个碗底下都垫着熬大白菜,上面只摆一层肉丸或者一层大肉等,吃完剩下的还要拣出来,再来客。姑姑家一点儿也没垫,一整碗一人也就摊一块,上来一盘,一扫而空,一个个就像一群小狼,狼吞虎咽,吃完这些,姑姑又另熬一小盆大白菜炖粉条,就着吃饽饽,外加一人一碗大米稀饭,就是这样,还是吃得满桌子空盘,甚至连汤都喝净,这一顿饭,够普通家一正月来客用的,怪不得来客都不喜欢带孩子。吃完饭,我们一个个撑着溜圆的肚子,抹抹油嘴,又到街上玩了起来,玩到日头快落山了,打道回府。

孙玉玲演唱(儿时最嗨的一天)(4)

过去出门都是走形式,到一家一般留两个莲子,饽饽看看这家蒸的好看,就换一个,留着出门,蒸的模样不算漂亮就不换。我们几家有大姐姐带头把篓子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我们也跟着效仿,我问:“姐姐咱不留点儿压回去?”姐姐说咱姑对咱这么好,也不是给了别人,弟弟们也说,都给了咱姑,回家跑起来还轻便。就这样,趁姑姑不注意,拐篓子的,已经跑出老远了。回家的路和来时走的又不一样,走这儿,窜那儿;男孩子从布兜里拿出小摔炮,往你身后扔一个,往她脚跟摔一个,一路上打雪仗,捉迷藏,就像一群从山上抓下来的猴子,空里来,雾里去。走到一个石头窝,有的石头能在地上划出色,有点像滑石,我们就一人拣几块拿回家,挖洞洞埋起来,变滑石。回到家里,那些男孩子的衣服早已不见了模样,脸也变成了小花猫。母亲看空着篓,无奈的她,欲言又止,她知道,一篓干粮差不多让我们吃回来了,但,家里的门儿还没出完呢,拿什么出门可难坏了母亲。

这就是我们每年最期盼的到姑姑家走亲戚,有趣的一天。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孙玉玲演唱(儿时最嗨的一天)(5)

【作者简介】

孙玉玲,烟台市莱山区,农民,二零一五年拾起了久违了的笔,也试图把我经历过的,看到的,听说的一些事,记下来,写出来,伴随着残余流年,从中寻找开心,享受快乐。现为莱山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几篇拙作。

壹点号烟台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