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草木皆兵的故事(草木皆兵背后的历史故事)

“草木皆兵”是指将一草一木看成了敌人的军队,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此成语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有关草木皆兵的故事(草木皆兵背后的历史故事)(1)

溯源

383年,前秦皇帝苻坚基本上统一了北方,随后,他将目光投向了东晋王朝。当时的苻坚春风得意,正处于“战无不利,攻无不克”的人生巅峰,于是他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前去攻打东晋王朝。而东晋王朝也派大将谢石、谢玄率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十分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放在眼里。

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同晋军首战便被打得落花流水,苻坚这才认识到晋军的厉害。当时正值隆冬,苻坚与弟弟苻融登上了寿阳城头,亲自视察敌情。当时阴雾蒙蒙,双方军队隔着淝水,苻坚远远望去,只见对岸敌军桅杆林立,兵将持刀执戟,战船密布,阵容颇为整齐。穿过淝水向北,连绵起伏的八公山下,驻扎着晋军的大本营。随着一阵风呼啸而过,山上微微晃动着的草木,就像是漫山遍野的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吓得面如土色,对弟弟苻融说道:“这也是强敌呀,敌兵的人数也有不少啊!”

或许是由于心理的震慑作用,在紧接而来的秦晋淝水决战中,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不仅弟弟苻融阵亡,就连秦王苻坚自己也受伤了。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声鸟鸣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后人根据这段史实,造出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两个成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