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重污染的原因(近17天哈尔滨仅3个)

龙头新闻讯(记者 丁燕)对于哈尔滨人来说,在冬天,没有什么比住上暖屋子又能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更为幸福的事情了。然而,记者通过翻阅哈尔滨空气质量日历发现,近期哈尔滨污染天之多,为近三年同期之最。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表示,近期哈尔滨空气污染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增多和扩散条件差所致。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这个冬季,由于冷空气势力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未来多日,哈尔滨市的天气扩散条件并不乐观,局地仍有短时重度以上污染。

哈尔滨重污染的原因(近17天哈尔滨仅3个)(1)

应对重污染天一级(红色)预警

居民两年没用的新风系统又用上了

1月4日傍晚,家住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孙女士回到家后,仔细查看了说明书,用五六分钟开启了新风系统。“快两年没用上,都快不知道怎么用了。”孙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新房是2017年年初装修的,装修时她听从朋友的建议,花2万元装了新风系统,只为冬季能呼吸上新鲜空气。

4日,哈尔滨市污染程度加剧,哈尔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决定自4日19时30分起,提升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至一级(红色)预警,这也是今年首个,甚至是近两年以来哈尔滨发布的首个重污染天一级(红色)预警(注:自1月6日17时30分降级至重污染天气三级(黄色)预警)。而上一次哈尔滨发布重污染天一级(红色)预警,是在2017年10月28日0时30分。

哈尔滨重污染的原因(近17天哈尔滨仅3个)(2)

近期哈尔滨“霾伏天”增多

为近三年同期之最

1月7日,哈尔滨市区迎来开年首场降雪。根据“空气质量发布”APP显示,当天2时至8时,哈尔滨市区AQI降落至92至100之间,空气质量等级为“良”。降雪有去污作用,但如果量级不大,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当天12时以后,哈尔滨主城区AQI又回到200以上,为重度污染。

最近一段时间,令哈尔滨人深有感触的是,污染天似乎来得比前两年密集了一些。事实上,也是如此。记者通过翻阅哈尔滨空气质量日历发现,最近三年12月21日至次年1月6日中,今年哈尔滨重污染天之多,为近三年同期之最。

哈尔滨重污染的原因(近17天哈尔滨仅3个)(3)

2017年12月21日至2018年1月6日,哈尔滨市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1天,良4天,轻度污染7天,中度污染3天,重度污染2天。2018年12月21日至2019年1月6日,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同期最佳,优的天数4天,良9天,轻度污染4天。

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1月6日,哈尔滨市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3天,轻度污染2天,中度污染4天,重度污染7天,严重污染1天。哈尔滨近17天内,“好天儿”只有3天,与近三年同期相比,“气质”可谓“低到尘埃里”。

哈尔滨重污染的原因(近17天哈尔滨仅3个)(4)

污染物排放量大扩散条件差是主因

9日至14日仍有短时重度以上污染

今年11月至12月上旬,哈尔滨冷空气活跃,有助于污染物的稀释,“好天儿”基本上天天见。为什么近期哈尔滨市区频现污染天?对此,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邢延峰。

邢延峰主任告诉记者,出现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除了燃煤等污染物排放量增大外,还与天气扩散条件不利、湿度增长有关。近期哈尔滨气温偏低,燃煤量增大导致污染物增多,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湿度大有利于颗粒物的增加和稀释,增加了污染天的数量。

哈尔滨重污染的原因(近17天哈尔滨仅3个)(5)

污染天的治理,不仅要“人努力”进行减排,还需要“天帮忙”改善扩散条件。但是这个冬天,似乎天公并不作美。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9-2020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总体以纬向环流为主,东亚冬季风较常年同期偏弱,东亚槽偏弱、偏东,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弱,我国北方地区静稳天气发生概率较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根据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预计,8日,哈尔滨、绥化以轻度-中度污染为主;9日-10日哈尔滨、绥化、大庆等地局地可能出现短时重度及以上污染;11日-14日,哈尔滨、绥化以轻度-中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短时重度及以上污染。

哈尔滨重污染的原因(近17天哈尔滨仅3个)(6)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工作人员检查企业应急减排情况。(图片由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提供)

2020年黑龙江治理大气污染

将坚持“五个主攻方向”

2020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部门要打赢空气质量改善硬仗。为此,将坚持“五个主攻方向”:主攻燃煤锅炉、主攻秸秆、主攻柴油车、主攻重污染天气、主攻群众身边事,紧盯重点污染源,紧盯敏感区域,紧盯特殊时段,确保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5%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8%。基本完成县级城市建成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柴油货车治理方面,要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公安交管等部门路检路查工作机制,强化入户监督抽测,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加快建设遥感遥测系统,完成机动车遥感监测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实现国家、省、市三级联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