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朋友圈发啥(论见10岁的)

今年4月19日,微信朋友圈功能上线十周年网友们来了一波“回忆潮”,纷纷晒出自己的第一条朋友圈2012年,微信4.0版本发布朋友圈功能,朋友们在这个“圈”里分享琐碎日常,记录生活点滴,它承载了许多人十年的记忆,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已有超2亿用户默默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甚至不少用户的朋友圈只留下一条清冷的分割线朋友圈缘何从狂欢归于平淡,为何好多用户选择从“入圈”到“退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十八岁朋友圈发啥?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十八岁朋友圈发啥(论见10岁的)

十八岁朋友圈发啥

今年4月19日,微信朋友圈功能上线十周年。网友们来了一波“回忆潮”,纷纷晒出自己的第一条朋友圈。2012年,微信4.0版本发布朋友圈功能,朋友们在这个“圈”里分享琐碎日常,记录生活点滴,它承载了许多人十年的记忆,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已有超2亿用户默默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甚至不少用户的朋友圈只留下一条清冷的分割线。朋友圈缘何从狂欢归于平淡,为何好多用户选择从“入圈”到“退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不可否认,当手机成为人体“器官”的一部分,加上微信技术的完善,微信带来了一场社交革命。相对于传统延时交往,微信拉近了朋友间的时空距离,让即时交往成为现实。用户使用微信的时间越久、参加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朋友圈也就扩大得越快。在2021年微信公开课上,创始人张小龙公布了朋友圈的用户数据,每天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微信二维码早已代替个人名片,成为新的社交通道。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发朋友圈了?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朋友圈人数的快速扩张,一些不熟悉的朋友加入圈内,使得朋友圈发生了根本变化。简单来说,微信好友不再等于朋友。每个人在朋友圈里“看”和“被看”,这样一个透明的“圈层”,成了很多人表演的“剧场”。比如在同学群、同事群、同乡群中,有的炫耀权力、资本的优势,开展“晒旅游”“晒美食”等消费竞赛,还有一些露骨的恭维和吹捧,充斥着“地位差异”“贫富差距”。许多用户抱怨,朋友圈成了工作圈,甚至沦为资本和权力的竞赛圈。除此之外,点赞和评论数也成为无形的社交考核指标。大多的点赞只是程式化的回应,它并不等同于内心的赞美。长此以往,许多人便失去了交流的热情,情感互动流于形式。再者,当朋友圈里装满了养生保健、娱乐八卦、心灵鸡汤,自然也会因为信息过载而劝退不少用户。难怪有人感叹,朋友圈里的朋友越来越多,真心交往的人却越来越少。

朋友圈归于平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微信支付功能的开启,代购、微商的野蛮生长很快挤压了正常社交的空间。朋友圈中因为“红包”问题而引发的问题也令人担忧。据媒体报道,2015年10月,河北清苑一男子,因为抢了三分钱红包之后未按约定规则发红包,被人用刀捅伤最终死亡,令人扼腕。当微信朋友圈消费功能的不断扩张,用户的各种权益在面临挑战,社交价值也在不断消解。当朋友圈里闯进了太多“不速之客”,“删除好友”“仅三天可见”或“关闭朋友圈”就成了保护个人隐私的便捷按钮。

当然,仍有数亿用户在照看着朋友圈,还有许多新朋友不断加入。朋友圈,是朋友的圈层,以情感交流为基础,不是表演场、广告圈,不能沦为炫耀、营销的工具。有着如此庞大用户的微信是否应该审慎思考下用户的需求和产品设置的初衷,看看下一个十年向着哪些方向发力,又或者会不会有下一个“微信朋友圈”这样的现象级产品出现,谁知道呢?

编辑: 韩宗峰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