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方言版生僻字(说得多写得少的四川方言生僻字)

西南方言版生僻字(说得多写得少的四川方言生僻字)(1)

一般日常中不写这个字,查《四川方言词典》,里面也没这个字,昨天根据条友留言,知道了这个字的写法。

西南方言版生僻字(说得多写得少的四川方言生僻字)(2)

䐬,汉语文字,读作䐬(cáo),⒈ 脆。⒉ 腹鸣。

这是目前现代汉语给出的拼音与词义,所以用zao拼不出这个字。

但是在古汉语中能找到依据。

【䐬zao1】【zāo】脆。

《广韵》昨劳切。

《集韵》臧曹切,音糟。义同。

䐬zāo(音招)的用法,过去川西坝子普遍使用,如䐬花生,䐬胡豆。

包括过去农村上粮(交公粮的方言说法),自己在家晒晾后,都要用牙齿试一试,看粮食晒得zāo不zāo。不䐬的话就怕拉到粮站了,粮站的工作人员让你拉回家再晒两个太阳。

两个太阳:四川方言,两个晴天。

口语中还常组成双音节词:拎䐬(音līng 招)或(音lēng 招)【也不知前面汉字的写法[捂脸]】,都是形容食物或粮食嘎嘣脆的方言。

䐬,在四川方言中能保留古音,应该是zao音更上口,意会也更形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