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养的河豚有毒吗(河豚的名称很多)

河鲀是大约 4000 万年前从珊瑚栖息物种中出现的古老鱼类,迄今为止,在全球热带至亚热带地区的海洋、半咸水和淡水栖息地共记录了 197 种河鲀,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人工饲养的河豚有毒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工饲养的河豚有毒吗(河豚的名称很多)

人工饲养的河豚有毒吗

河鲀是大约 4000 万年前从珊瑚栖息物种中出现的古老鱼类,迄今为止,在全球热带至亚热带地区的海洋、半咸水和淡水栖息地共记录了 197 种河鲀。

因河鲀在受到威胁时会鼓起身体,还能发出“咕咕”的声音,因此我国古代称其为䲅[guī]、黄驹、鲄[hé]、嗔[chēn] 鱼、鲑[guī]。因河鲀体表的斑纹,中文里又称其为鲐[tái] 鱼,以及鮧[yí] 、鯸鲐[hóu tái]、鯸鮧[hóu yí]、鰗鮧[hú yí]、鹕夷[hú yí]、鯸䱌[hóu yí]等音近的称呼。此外,还有䰽 bèi 的称呼。河鲀还有很多俗称:肺鱼,气鼓鱼、气泡鱼、吹肚鱼、鸡泡鱼、青郎君、刺䲅等。

从现代生物学看,鱼部首的鲀属于鱼类,是卵生;豚骨的豚属于哺乳类,是胎生。那么“河鲀”的叫法更准确。而海豚与江豚都是胎生的,所以使用哺乳类豚这个字。河鲀相关国家标准使用的是鱼部首的鲀。

河鲀除了中文名称复杂,英文名称也是一堆。通常叫做:pufferfish ,也俗称 balloonfish, blowfish, bubblefish, globefish, swellfish, toadfish, toadies and sea squab.

河鲀被认为是世界上毒性第二大的脊椎动物,毒性仅次于金色箭毒蛙。金色箭毒蛙,形体很小,颜色也很明亮,表面上人畜无害,还有点萌,这点与河鲀类似,但野生的实际上是致命的,直接触摸野生金色箭毒蛙已经被确定会导致死亡。

还好它离我们很远,分布在哥伦比亚太平洋沿岸的低海拔高温高湿度的雨林里,但是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轻易直接触摸未知生物。

河鲀的毒性主要是河鲀毒素和麻痹性贝类毒素产生,毒素存在于河鲀的内脏器官, 毒性大小依次为卵巢>脾脏>肝脏>血液>眼睛>鳃>皮肤等,雄性河鲀的精巢,毒性接近皮肤,也叫鱼白,亦名西施乳。

河鲀毒素英文名tetrodotoxin简称TTX,分子式为C11H17O8N3,河鲀毒素是一种强效神经毒素,可阻断神经兴奋膜上钠离子通道,阻碍神经传导,从而引起神经麻痹而致死亡。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00倍,一条河鲀体内的毒素足以杀死30名成年男子。

河鲀毒素中毒的症状可能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急促、呼吸窘迫、低血压、头晕、虚脱或抽搐。弛缓性麻痹是主要临床特征。

河鲀鱼中毒的治疗包括洗胃和活性炭进行肠道净化,病例报告表明,抗胆碱酯酶如依曲溴铵可能对中毒有疗效。

在医药界,河鲀毒素TTX 除了是毒药,也用于新药开发,从高度纯化的 TTX 中提取的药物可以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并且它的效力是止痛药吗啡的 3,000 倍,而且没有成瘾和恶心等严重副作用,这个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毒攻毒。

当今专家相信河鲀实际上不会产生毒素,那些从出生就饲养在水族箱或养鱼场的河豚是完全没有毒素的。毒素的产生最有可能是在野外捕食了携带毒素的猎物积累毒素,根据现有报告,河鲀携带或食用的几种细菌菌株产生河鲀毒素(TTX)。简单说,河鲀不产毒素,只是毒素的搬运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