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具有什么价值(发现资治通鉴的当代意义)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姜鹏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近日受邀作客沪上学习读书会,在浦东图书馆以“当司马光代言人遇到唐代户籍警”为题,与读者一起分享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当代意义。

姜鹏近两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他对《资治通鉴》的定位是:一部传统的史学经典名著,并分别从“经典”“史学”“传统”三个关键词切入做详细解读。他认为,从对真实性的追求角度来讲,在传统史学当中,《资治通鉴》具有典范性,而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对历史真实性的超越。作为一个儒家士大夫,司马光有着坚定的价值理念,就是要通过写《资治通鉴》,对于当时的世道人心,乃至治国理政有所帮助。

“如果我们只把《资治通鉴》看作史料,是一种严重的偏失。”陈尚君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做了高度评价,称司马光为“千年史家之魁”。他说,编纂《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在政治上失意以后的人生选择,这个选择对他一生非常重要。出则能治国家之大事,退可以成一部著作流传千载,这是司马光很了不起的地方。但是对《资治通鉴》的价值,当代学者认识不足。许多学者只看到了它的史料价值,《资治通鉴》的可贵在于,它把传统的以纪传体为主的史学著作涉及的1300多年史事的所有细节,以他的著作做了重新还原。书里有治国理政的方略,也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所以流传千载,风靡天下,始终不衰。

姜鹏进一步解释,《资治通鉴》里面没有一个字讲宋代,但是字字指向宋代,应该从一个思想的、观念的高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司马光对于什么样的国家是好的国家,什么样的政府是好的政府,什么样的官员是个好的官员,是有深刻思考的。只有把这些问题理解了,才能够感觉到司马光在通过历史的写作,寄托某种理想,通过这种理想再来返照宋代的历史现实。”

“司马光的治学方法在当代仍然有非常特殊的示范作用。”陈尚君用“现代学术意识”一词来强调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实践。他用六句话概括《资治通鉴》的成功之处:知所进退、皇帝支持、助手得力、史观通达、方法得体、亲力亲为。“一个人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是要有非常坚定的毅力和开阔的眼界,这是司马光成功的最根本。”陈尚君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资治通鉴具有什么价值(发现资治通鉴的当代意义)(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