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

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1)

2月16日0时30分,天河区冼村街道华明路华普广场附近临时增设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疏导现场市民严格按照1米间距有序展开核酸检测。南都记者 吴泽嘉 摄

“我的绿码回来了!”2月16日一早,不少广州市民打开健康码发现“黄转绿”后松了口气。

就在前一天,不少老广经历了最为难忘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超过6万人被突如其来的疫情赋予了黄码。

广州防疫十二时辰

2月15日元宵节

10:48,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布停诊公告。

11:36,@广州长隆 发布通知:暂时关闭一天。

12:33,@广州太古汇-TaikooHui 发布通知:“暂时封闭,不进不出”。

15:14,@广州疾控 发布13个涉疫重点场所,活动时间细化到分钟数,请重点场所同时段出现的人员(即重点人群)立即报备,并前往就近的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

20:00,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提醒,目前广州正在集中力量做深做透流调溯源,部分市民的健康码可能会被赋“红码”或“黄码”,请市民不必过度焦虑,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按短信要求内容逐项做好防控部门的工作指引。

2月16日

16:30,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斌介绍,本轮疫情2名病例病毒基因分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广州已甄别密切接触者617人,次密接520人,已全部采集核酸,已出结果全部阴性,并全部纳入管理。

天河、花都、番禺、南沙开展重点区域核酸检测,增设核酸采样点27个,截至16日14时已完成核酸采样104358人,结果均为阴性。全市临时增加“黄码”采样点69个,安排113家医疗单位延长“黄码”采样点服务时间。截至2月16日14时,已完成黄码人员核酸检测65908人,结果均为阴性。

在如此紧张的时间里,流调、医务、社区、信息系统、公安等各个城市管理环节携手全体广州市民,迅速打了一场漂亮的配合仗。元宵十二时辰里,广州经历了什么?健康码连夜“复绿”的背后,有一套怎样的城市系统在运行?

全面高效

医院加人手、社区加点、市民有序测核酸

2月15日上午,广州最大的商圈太古汇突然通知进行封控、核酸检测,地处花都的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布停诊信息,最大的游乐场长隆欢乐世界暂停营业一天。

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2)

2022年2月15日下午三点,广州太古汇商场外围已拉上封锁线。南都拍客 缪强 摄

晚间八点,紧急启动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通报两例外市来穗病例行程轨迹,重点场所、疫情防控重点、难点、瓶颈被条分缕析罗列出来。

与此同时,红黄码筑起的防疫壁垒已经开始“护城”,大批和重点区域存在明暗交集的市民骤然黄码。

很快,从最基层街道工作人员到区、市疾控部门12320的致电纷至沓来,引导前往就近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公布的24小时黄码监测点进行连夜核酸检测。

“最保守估计,这一轮将有数以万计的市民圈定在了黄码范畴内,如果仅靠几个相关重点社区的核酸检测排查,肯定是没办法快速完成这一群体的核酸检测工作的”,有24小时核酸检测点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事实上,这个数据在2月16日下午2点,被官方更新为超过6万。

15日夜,广州众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小时核酸检测点,临时核酸检测点开始连夜排查,黄码市民步行而来,有条不紊地接受核酸检测工作。

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3)

“元宵节被通知就近测核酸虽然有些意外,但我并不担心,只要每个市民有序配合、做好防控,广州一定会平安度过,大家的工作生活也会早日恢复正常。”市民陈小姐说。

家住骏景花园的林小姐收到防控短信后,正愁去哪做核酸,业主群及时弹出通知:天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风街)连夜开放核酸检测点,开放至凌晨24时。一度担心现场会拥挤混乱的林女士,去到现场意外发现秩序井然,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协助秩序维护,核酸采样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着。

从发现疫情后这24小时内的人群排查、场所管控、核酸筛查对疫情控制十分关键,这是广州在历次战疫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

在林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近重点区域太古汇),排队黄码人员很快从天河北路一直绵延到了信诚小区以外,目测排队人员超过千人规模。广州市十二人民医院等24小时黄码检测服务机构前人头攒动,预约到检查号的市民有序进入,没有预约到的人员在门口有序等待。

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4)

2月15日晚,24小时黄码核酸检测点之一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现场秩序井然。

平日里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逢会必讲防控措施。针对发热门诊、黄码、愿检尽检、应检尽检、医院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实行分类分区管理、责任到人,并建立核酸采样检测应急预案。

15日晚近8时,医务部主任关小倩接到现场反馈,黄码人员增多较明显,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新冠防治指挥部值班人员现场统筹,新增3个核酸采样点、4个核酸采样台,调配8名采样医护人员到位,同时保卫科做好现场秩序维护,截至当晚23时,累计完成约700人次核酸采样。应急医护撤离现场,但黄码专班人员继续坚守岗位。

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5)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紧急调动夜班医护增加至4个窗口,黄码人员配合工作开展,现场井然有序。南都记者 杨丽云 摄

待到晚间10点后,天河主要黄码核酸检测机构加入到大筛查范围,非核心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到了大规模筛查团队中来。

林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排队人流被分流到了ICC环贸,临近的棠下街、更远的海珠区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乃至全市范围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加入到了核酸筛查队伍中来。暨大附一院等医疗机构也开始紧急开设夜间黄码核酸检测。

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6)

15日晚11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紧急通知,加开黄码测核酸门诊。南都记者 杨丽云摄

这一晚,天河棠下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采样点同样灯火通明。核酸采样工作人员由2人增加至10人,扫码、验码、采样,马不停蹄完成700多份黄码人员单管采样。

一切的一切,只为了更快速的明确重点场所、人群的被感染情况。从广州拉响警报、基层快速响应,再到市民主动配合,现场秩序井然的背后,是大家对历次应考总结出的“广州经验”的信任。

智慧城市

0.3秒可亮粤康码

快速复绿有技术支撑

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7)

不少黄码市民收到广州疾控短信和来电,点对点咨询。

“这次绿码回来得真快,”本来打算16日在家办公的刘先生,晨起看到公司群被绿码刷屏,赶忙打开自己的健康码查看后感慨不已,“我一定要保住这个绿码!”

从15日晚的大规模黄码,到16日清晨快速复绿,这一夜“粤康码”经历了什么?大规模上传的核酸信息如何快速展示在“粤康码”上?

“春运叠加疫情防控,粤康码每天访问量十分巨大,日均亮码次数近6000万。”数字广东公司粤康码重保团队成员李云表示。

为保障系统平稳运行,春节前广东就已未雨绸缪、统筹谋划,充分吸收去年高考、国庆等亮码高峰期的运维保障经验,从系统升级、人力配备、应急处置三方面进行优化,目前网关每分钟可承载的访问量从100万 提升至180万 ,每天调用量从日均80亿 提升到120亿 。群众最快可在0.3秒内亮出粤康码。

从应急处置上,粤康码重保团队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突发问题能被及时处理,并且通过提前演练,不断强化应急能力。

“从人力上,我们组织建立了超百人的保障专班,从1月开始进入‘战时状态’,技术人员现场7×24小时值守。”

类似上述的“战时状态”,疫情期间数字广东公司粤康码重保团队会常态化运行。据成员苏健聪介绍,“我们还对粤康码系统访问量、网络流量、资源使用量等进行实时监控,定期统一分析上报系统运行情况,能做到快速预警、提前分析和调度处置。”

李云举例,“对于偶发的核酸、疫苗等数据访问缓慢等情况,我们都迅速采用了应急预案,对数据源和接口采取多链路备用,万一一条链路出现堵塞,可快速切换到其他链路,在高峰期可以进行快速切换,有效保障群众亮码出行。”

安全第一

14个重点场所分布4区

赋红黄码设置保护屏障

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8)

“为什么我都没有出门,都没去过那些重点场所,健康码就变黄了?”一面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核酸检测,一面也有不少黄码市民提出疑问。要解开这个疑惑,得从疫情防控的重点要素来看问题。

传染病防控最重要的非药物手段,就在于明确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链条和保护易感人群。方案有点老生常谈,但却真实有效。100多年前应对鼠疫、流感是这么做的,2003年应对SARS疫情是这么做的,到了现在应对新冠疫情,这还是防控最直接的“三板斧”。

面对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性,我国从去年开始开展全人群疫苗接种,目前已较好完成免疫屏障构建。

面对传染源,两位外市来穗确诊人员从核酸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后,其防控举措和信息通报都是及时有效的。涉及场所主动进行信息披露,避免了诱发风波的以讹传讹。

15日晚八点,广州、花都市区两级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信息披露,两名来穗确诊人员涉及的14个重点场所圈定并完成初步排查。广州市疾控中心新闻发言人、副主任张周斌更是直接归纳了三个和病例相关的特点:体内的病毒载量高、病例处于排毒期传播可能性极大、病例活动范围广涉及重点场所(涉及南沙、番禺、天河、花都四个区14个重点场所)和潜在人群比较多。16日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本轮疫情,从2月15日确认两位感染者后,就累计甄别广州市密切接触者617人,次密接者520人。

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9)

考虑到目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新冠病毒株为传播能力极强的奥密克戎,以及确诊者此前在广州高频窜访多个人流密集区域的特点,在已知重点场所基础上从宽、从大划定需重点关注人群很有必要。

发现疫情后,广州第一时间开展了风险人群的甄别以及分类提醒,包括密接赋红码集中隔离,重点人群赋黄码,低风险的时空交集者短信提醒。同时,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专家研判,按照以往黄码人群3天2检的策略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是不够的,此次调整为7天3检,7天居家健康监测加7天自我健康监测。也体现了广州在国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指导下,分级分类管控和动态调整的科学防控思维。

“为了广大市民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安全考虑,希望大家密切配合做好核酸排查”,流调专家在解答南都记者疑惑时呼吁。而这也是连续两天的广州市新闻发布会上,专家们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坚持抗疫

继续分级分层管理

阻断病毒社区传播

2月16日上午,广州长隆、太古汇、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人流密集重点场所也相继发布通告采样结果均为阴性,正式恢复运营。

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10)

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11)

郑州绿码突然变红(我的绿码回来了)(12)

从15日晚到16日上午,太古汇、广州长隆、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陆续发布通告:采样结果均为阴性,目前已正式恢复运营。

接下来,广州还会根据流调和排查的进展,对各类风险人群进行分类、动态的信息推送并落实管理。这种分级分层管理为的就是快速围堵与精准防控相结合,阻断病毒向社区传播。

特殊疫情背景下,市民朋友及时查询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疾控中心公众号的紧急通告或者各媒体平台的信息发布,多动态关注自己健康码的颜色及短信信息。如果出现健康码绿转黄、绿转红,或者收到防控短信,或者自己的行程轨迹与公布的病例轨迹重合的话,请大家做好主动报备和配合落实健康监测这两件重要的事;而没有接到短信通知及健康码没有转码的市民,近期也尽量避免前往人流量大或空间密闭的场所,减少聚集。

正如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在发布会上所说的那样,健康广州一直需要每位市民的积极参与。

这一次,广州人依然在全力守护自己的城市。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杨丽云

摄影:南都记者 吴泽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