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判断死亡时间的口诀(古代深夜为何要打更)

传递温度与价值,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读书文史!

文 | 读书君

说起“打更”这个词,现在的年轻人大概也只能通过影视作品或文学著作中去感受了。年纪稍长的老者,或许还曾见过,因为近现代,打更依旧还存在着,一些偏远或古老的城乡地区,还保存着这样的古老文化。比如孙中山的父亲,就曾干过打更的活儿

在旧时的广大城乡,天一黑(大约晚上7时),打更匠便穿梭在大街小巷,一手提梆梆,一手持着木棒,边走边敲,“嘣!嘣!嘣!”声音响亮却不觉刺耳。响声划过之际,还同时还伴着口号:“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锁好门窗,注意防盗。”

古代判断死亡时间的口诀(古代深夜为何要打更)(1)

是的,那就是打更……

古代的夜里,为什么要打更?

打更,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夜间报时的制度,这种工作和现在的巡夜很类似。

一个打更,在现代人看来,是多余且扰民的东西,但是在旧时,却是非常必要的存在。

旧时的人们,鲜有钟表,缺少精确报时的工具,且那时的人们,晚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少,大家基本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有了打更制度,夜里人们听到了更声,就知道是什么时间,该要睡觉了。

古代判断死亡时间的口诀(古代深夜为何要打更)(2)

不过,说起来,最早打更的兴起并非是用来报时的,而是用来驱鬼,它起源于巫术

《红楼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晚上吴贵到家,已死在炕上。外面人人因那媳妇儿不妥当,便都说妖怪爬过墙吸精而死。于是老太太着急的了不得,替另派了好些人将宝玉的住房围住,巡逻打更……”

古代判断死亡时间的口诀(古代深夜为何要打更)(3)

这里的意思,很简洁明了。当然,从科学的角度看,这属于封建迷信。

“打更”的讲究

打更,并非是随便打打就行,这里包含比较多的讲究。

从打更的内容看,一个夜里要“更”五次,分别是:

  • 落更(戌时,晚上7点-9时):第一更,一快一慢,接连打三次。

落更响起,告诉人们,该放下手中的活,洗洗睡了。

  • 二更:(亥时,晚上9点-11时):第二更,连打多次。

二更响起,告诉人们,天干物燥,注意防火。

古代判断死亡时间的口诀(古代深夜为何要打更)(4)

  • 三更:(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第三更,一慢两快的节奏。

三更响起,已是三更半夜,注意防盗。

  • 四更:(丑时,凌晨1点-3点):第四更,一慢三快的节奏。

四更响起,夜深人静,勿喧哗。

  • 五更:(寅时,凌晨3点-5点):俗称“五更天”,一慢四快的节奏。

五更响起,鸡鸣狗叫,告诉人们,该起床干活了。

为什么只打到五更,而不打到六更?

中国有句古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古人来说,更是将这句话深入贯彻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古时候的人们,都是早睡早起,正所谓是“闻鸡起舞”,五更时鸡也叫了,天也快亮了。

那时,不仅是百姓,即便是皇帝,也在五更时就已经开始准备上朝事宜了。

所以,打到五更,也就差不多了。

古代判断死亡时间的口诀(古代深夜为何要打更)(5)

当然,那时的打更制度,不仅有报时的作用,还有报警、震慑偷鸡摸狗者等作用。

关于“更夫”

听起来,打更是一种非常简单轻松的活儿,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件苦差事儿。

首先,打更就意味着晚上不能睡觉,这种打乱生物钟作息时间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显然是难以胜任的。

其次,打更必须得掌握好精确的时间,而不是随意大概,随便打几下就可。

为了掌控时间动态,更夫会守着燃香(计时)或滴漏(记时),以免误时。

古代判断死亡时间的口诀(古代深夜为何要打更)(6)

话说,最初没有经验的打更新手,往往会想各种办法来避免自己在深夜时睡过去。比如有人想到了在自己的手指头上绑上一根香,若人真睡着了,一段时间后,香烧到手上,人就会从烫烧中惊醒过来。

由此可见,更夫的活儿并不好干。

关于更夫,或许可能用戏剧家奴阿曼·阿述尔的一句话来形容:魔鬼的身影,哈姆雷特父王的灵魂。

更夫,似有似无的存在,却在一个个春夏秋冬的深夜里,耐住了乏味枯燥,冒着风霜雨雪,走过一道道巷口,守护了人们心中的一片安宁。

古代判断死亡时间的口诀(古代深夜为何要打更)(7)

打更,历史文化的记忆

深夜里,那回荡在寂静的巷道里一声声的“当、当、当……”特殊响声,曾是旧时多少人心中深刻的记忆。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家户户早已装上了各式各样、精美秀丽的钟表,人人手上也皆携带着各种能够精准报时的器物。

打更这项古老而传统的职业“技艺”,已经渐渐从时代的大舞台中褪去,更声也已经从喧嚣热闹的时代中消失殆尽。

古代判断死亡时间的口诀(古代深夜为何要打更)(8)

不过,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打更”这门古老的职业,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更人虽然几乎已经消逝,但是那清脆响亮的钟声铜鼓声,那一声声穿透时空,印在岁月里的更声,已经被深深地刻在了历史文明的画卷中。

写到最后:

在今天这样一个喧嚣繁忙的时代里,曾经那些朗朗上口、简朴实用的打更“口号”虽然远去,但是我们仍需要时刻警惕:

夜深人静的时候,别忘了给自己“敲钟”,告诫自己,注意什么……比如:别忘了提醒自己,把握时间,时间,依旧是最宝贵的财富!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是一种美德,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古代判断死亡时间的口诀(古代深夜为何要打更)(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