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没有钟表怎么判断时间(在古代还没有钟表之前)

古人在计算年份上,有纪年法,那么一天当中古人是如何看时间的呢?真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吗?

其实不然,在钟表还没有普及之前,古人利用钟鼓楼知晓时间。

鼓楼

汉朝时期,我国就有了鼓楼报时制度,但是当时的鼓楼民间是听不到的,因其设置在了皇宫里,专为皇家服务。到唐朝时期,鼓楼已经普及到城市中,早晚各敲钟一次,分为晨鼓和暮鼓,人们根据钟鼓来上班下班。

古人没有钟表怎么判断时间(在古代还没有钟表之前)(1)

鼓楼

唐朝都城长安实行宵禁制度,主街道上都设置了街鼓。随着街鼓报时,全城人也都知道宵禁开始了,直到暮鼓敲完,任何人不得上街。并且是严令执行,因醉酒上街犯宵禁被仗杀的例子很多。

宋朝比较开放,不实施宵禁,而且宋朝人尤爱晚上出来玩耍,夜晚的城市红灯酒绿,很是繁华。宋朝夜晚负责报时的是“打更人”,一般是寺院的和尚来兼任,不过也有以此为业的更夫。打更人拿着铁盘或者木鱼沿街报时,古人将夜晚分为五更,每更天报一遍,俗称“打更”。而且打更非常人性化,会兼职报天气如何,下雨了没。

古人没有钟表怎么判断时间(在古代还没有钟表之前)(2)

更夫

到元明清时期,鼓楼不仅是都城的特权,一些大城市也会设立。比如今西安的鼓楼,就不是唐朝时留下的,而是明朝时期设立的。

鼓楼是如何推算时间的呢

1、日晷

古人没有钟表怎么判断时间(在古代还没有钟表之前)(3)

日晷

三千多年前,在周朝发明了测时仪器“日晷guǐ”,通过太阳光照出的影子长短和方向来计算时间。我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光阴指的就是日晷上一寸影子的意思。日晷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小时。日晷上最小的刻度是15分钟,古人也叫做一刻钟,八刻钟为一个时辰。 2、漏刻

古人没有钟表怎么判断时间(在古代还没有钟表之前)(4)

漏刻

由于日晷是根据太阳光照来计算时间,在阴天下雨天或者晚上就没有效果了。所以古人因此又发明了不受光照影响的漏刻。所谓漏刻就是往铜壶里灌注一定的水,通过漏水量来计算时间,和今天我们去饭店吃饭计算上菜时间的漏斗原理差不多。

古人没有钟表怎么判断时间(在古代还没有钟表之前)(5)

四铜壶漏刻

不过漏刻在早期还没有太完善,由于水位不同,所造成的水压也就各不相同。水位高就漏得快,水位低就漏得慢,这样在计算时间上不太准确。到东汉时期,张衡对此进行了改进,将漏刻增加为两个铜壶。水的高度因此变小,流速更均匀,这样计算出的时间误差也就相对较小。到宋朝时期,甚至还改进出了四铜壶的漏刻。

一炷香

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常有台词“一炷香的工夫”,所谓一炷香其实是古人用来计算时间的燃香,也叫做“更香”。 更香是用特殊的木料制作而成,这种木料燃烧速度相当均匀。香上刻有时间的刻度,古人根据燃香来判断时间的长短;还有的是在更香上镶嵌金属球,更香燃烧到固定的时间,金属球就会掉落,用来提醒时间。

古人没有钟表怎么判断时间(在古代还没有钟表之前)(6)

燃香

宋代时,更香作为贸易品远销海外,其精准的时间计算,让外国人大开眼界,十分受欢迎。李约瑟评价说“从没见过其有大误差,此香可替代鸣钟”。更香物美价廉,在明朝时,一盘更香只需要3文钱,一晚上都够用了。

更香是由佛教传入我国境内,所以有很多名词也和佛教有关。如“弹指一瞬间”,弹指等于7.2秒,一瞬等于0.36秒,而“一念”等于0.018秒。

明朝中期,西洋钟开始作为礼物、贸易品传入中国。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曾送万历皇帝自鸣钟,钟表开始开始进入皇室宫廷。到清朝时,上层社会和有钱人家已经普遍使用钟表来进行计时了。

古人没有钟表怎么判断时间(在古代还没有钟表之前)(7)

钟表

古人是相当有智慧的,在钟表还没有普及之前,就已经发明出了很多计算时间的方法,以至于西方人都叹为观止,你了解古人怎么看时间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