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纳智捷和东风裕隆(无人问津纳智捷)

纳智捷,一个让消费者心痛不已的贬值油老虎,一个让所有二手车商都为之“流泪”的汽车品牌,停产三年负债70亿,如今深陷破产重组的泥潭中,无人愿意为其接盘。

东风纳智捷和东风裕隆(无人问津纳智捷)(1)

纳智捷是中台合资的汽车制造企业,2008年,由中国台湾地区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集团和浙江中誉集团在杭州正式签约了纳智捷汽车生产项目,2010年,裕隆攀上了东风,合资正式成立东风裕隆,至此东风集团、浙江中誉和台湾裕隆三方共同持股,占比各为20%、30%和50%。

2011年,东风裕隆首款车型——纳智捷大7 SUV正式上市,凭借出色的外观和配置在市场上引起不小的轰动。当时大7的起售价超18万,顶配最高26.8万,可以说是一款自主品牌的“豪华”SUV。之后又推出了纳智捷MPV,这款车可以说背负了很多的声誉,比如“北京人心中最有价值MPV品牌”、腾讯“最佳MPV”、网易2012年度新车总评榜“年度智慧科技车”等等。

东风纳智捷和东风裕隆(无人问津纳智捷)(2)

但属于纳智捷的辉煌很快就成了过眼云烟,销量持续暴跌,提起纳智捷消费者敬而远之。究其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油耗、产品质量、品牌以及口碑的崩塌。

首先纳智捷在中国市场本身就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你要是说它是合资品牌,也说得过去,是中国台湾地区和内陆合资的汽车品牌,要说它是中国自主品牌也没错,毕竟台湾是中国的。

东风纳智捷和东风裕隆(无人问津纳智捷)(3)

其次东风入股后推出的第一款车型纳智捷大7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7的豪华程度无人质疑,但其油耗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以至于很多很多的段子自此流传开来,比如:20万的车,30万的配置,100万的油耗;百公里消耗一个加油站。再比如:中国为什么有人行道?是为了方便纳智捷车主能走回家......

最后纳智捷毛病多,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发动机熄火、断轴等等直接导致了纳智捷的口碑崩塌。再加上纳智捷的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及在产品开发上速度慢,让纳智捷的衰落雪上加霜。

东风纳智捷和东风裕隆(无人问津纳智捷)(4)

东风裕隆本身的汽车制造实力并不弱,且有着“合资”的背景,却也不能阻止纳智捷的退市破产。东风裕隆旗下具备完善的整车验证能力,比如试车跑道、排放性能实验室都有,并且建有6大车间,工厂年产能达12万辆。

但是很不幸,一步垮,步步垮,不狠抓产品的质量,再好的基础配置也不能挽救自身和市场,以至于东风裕隆负债高达70亿,而且无资金愿意接盘。

东风纳智捷和东风裕隆(无人问津纳智捷)(5)

如今,新能源乘用车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东风裕隆是否可以凭借布局新能源来打一场翻身仗呢?这一问题不得而知,因为东风裕隆在新能源领域并没有什么建树,虽然在五年之前就已经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但并没有什么成果面世。

再观如今的东风裕隆纳智捷,自东风裕隆申请破产清算之时,纳智捷便算是退出了中国市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调侃。目前国内100多家经销商早已在几年前全部退出,啥售后服务都没有了,那些买了纳智捷的用户保养的地方都没有,修车也成了他们头痛的问题。在二手车市场,纳智捷大7的价格已经跌破5万,但依然卖不出去。

东风纳智捷和东风裕隆(无人问津纳智捷)(6)

如果哪个二手车商手里有一台纳智捷大7,估计都得被同行拿来当笑话,毕竟“神车”纳智捷已经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抛弃,再低的价格也没人买,倒是有些二手车商买来博取下流量,只是到最后,眼泪只能往肚里流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