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姥姥家(去姥姥家)

去姥姥家

——平棘酒徒

第一次到姥姥家(去姥姥家)(1)

大年初二,妈妈给换上新衣穿上新鞋后,我就一蛮差地往姥姥家跑去。由于串亲戚时爸爸总是抱起弟弟坐到自行车前面的大梁上,让妈妈侧坐在后面的的车座上,我和哥哥只能跑着去姥姥家。常言说,不用喊,大道远,不用问,小道近。我和哥哥从来都是连小道都不走,直接穿越田野,踩着黄绿色的麦苗过去。

“一蛮差”是赵州方言意思是穿越田野

那时我就有点要强,别看我坐不上车又个小腿短,我偏偏要跑在爸爸妈妈前面,跑在哥哥前面,我要第一个见到姥娘,给她拜个年,让她高兴又惊奇地问:“孩子,你怎么这么早就跑过来呀,你爸爸妈妈呢,你哥哥呢?”我就会骄傲地对姥姥说:“他们骑着车子在后面呢,一会才能过来。”

妈妈给我穿好了新衣和新鞋后,就去村里的池塘边喊正在那里滑冰的哥哥,这家伙一到过年,手里总是拿着一个冒着烟的树枝,兜里还鼓鼓囊囊地塞着红色的鞭炮,这鞭炮的名字叫山东鞭。

那时,我们村西面的各子集上,每到年底,都会有许多十里八乡的卖炮的商贩云集过来,形成一个长达二里左右的炮市,有个卖炮的也不怕冷,脱下棉衣,露出强健的身体,高高地站在马车上,大声地吆喝着:“山东鞭,山东鞭,不响不要钱!”

然后,他就拿出一挂鞭炮,撕开外面的红色的包装纸,左手把鞭炮高高地举起,右手拿着刚嘬了两口的香烟,把红色发亮的烟头往下面的炮捻上轻轻一点,灰色的炮捻就嗤嗤地冒起了兰色的烟雾,眨眼之间,一个个鞭炮噼里啪啦响了起来,只见烟雾弥漫炮皮飞溅,空气中充满了新年的欢乐气味。

这个家伙还阵阵有词:“放真的,卖假的,捉忽亲爹亲妈呢!”对过一个卖二踢脚的也想吆喝几声儿,还没等他开口,就有几个跟着大人赶集的小孩喊了起来:“二踢脚,蹦的高,着了火,看热闹。”那时,快过年时,村里的小店,外面的大集到处都有卖炮的,小男孩们撒着欢儿放炮,一直放到出了正月。

妈妈让哥哥扔掉了那个冒着烟的树枝,随手了拍了拍哥哥衣服上的泥土枯草和冰屑告诉他:“孩子,别玩了,今天咱们去姥姥家,一会儿你和弟弟一起走。记住别从麦苗地里过,那里有许多枯井,如果你们在麦苗地里乱跑也不看道,掉进井里就上不来了。”

哥哥来回扭头看了一下问:“弟弟在哪呢?”妈妈左看,右看也找不到我,于是就大声喊了起来:“二物件,二物件。”喊了几声儿也听不到我说话,哥哥说:“算了,算了,别喊了,我知道了,这家伙一定早跑了,我这就去追他。”

说完,他飞也似地跑了出去,哥哥去姥姥家从来也是一蛮差,他从小就有劲,腿也长,跑的飞快。

我在黄绿色的麦苗地里跑得正欢,当我看到了姥姥家村口的那棵大枣树时我心里一阵窃喜,我在盘算着:见了姥姥先说什么话,姥姥会给我什么糖吃,是软糖还是硬糖,是大白兔的奶糖,还是红双喜的酥糖……

突然,后面传来哥哥喊我的声音:“明辉……别跑了……站住……别跑了!”我听到喊声回头一看,不好,哥哥怒气冲冲地跑了过来。他人高腿长浑身是劲儿,转眼就跑到了我的面前。

哥哥怒气冲冲地,什么也不讲,上来就冲我的胸口来了一拳,打得我差点憋过气去。我当时就急了,照着他的左腿使劲踢了一脚。我脚上的力气虽然小,但是别忘了,我穿着新鞋呀,那可是新塑料底的,相当的硬。

看来我的反击还是蛮有效果的,哥哥抱着左腿跳了好几下,然后他右脚前伸别住我的小腿,双手握住我的肩膀,使劲往右一甩,把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谢天谢地,好在,地上有厚厚的麦苗,虽然被摔在地上,我却没有什么伤,衣服没坏,也没弄脏。

哥哥顺势骑在我的肚子上,挥动拳头,像发疯一样往我身上使劲乱砸。我挥动双手,抵挡着他那暴风骤雨般的攻击同时找准机会连扇带抓勇敢反击。

哥哥整天在村里打架,办法有的是,他突然停止了拳击,双手握住了我的双臂,猛地用力一扳,给我翻了一个身,又一屁股坐在我的后背上,这下我是彻底打不动了,像一个被地痞流氓欺控制住了的少女。

哥哥这次能随心所欲自由发挥了,他快速地轮着拳头,好像一个岳飞传里击鼓助威的勇士。

哥哥打我从来就是不管不顾,打哪算哪,

不管轻重,有多大劲,使多大劲。我一动不动,既不喊叫,也不再哭泣。打了一会儿,他累了,气也出了,

这才开始教训我:

谁叫你往地里跑兰?

你不知道地里有井吗!

你为什么不等我!

我被人家压着只能耍个草鸡毛,说个软话儿,要不人家不让起来。于是就说:“俺改兰,下次不敢兰,下次不敢兰!哥哥使劲拧了一下我的耳朵,大声地说了一句:下次不听说,打得更狠!

哥哥一想,早到姥姥家才是主要目的,也别给我费时间和力气了,这才心满意足才从我背上站了起来,洋洋自得地像一个凯旋的将军。

我一骨碌也爬了起来,刚想跑走,哥哥飞起一脚,踢在我的大腿上。看来《陈真》他还是没白看,功夫见长。我捂着大腿倒在地上。他哈哈大笑,飞奔而去。

我踉踉跄跄地跟在后面,不知道是地不平

还是被哥哥打出了毛病,走了一会儿,又摔了跤两脚,总算到了姥姥家。

姥姥家院门大开,里面已被舅舅打扫地干干净净。姥姥站在门口,黄色的脸上泛着红色的光,她拍拍我身上的土,亲切地问我的腿到底是怎么弄的,我咬了一下嘴唇说不小心摔了一跤。

哥哥就在旁边盯着我,他抚摸着我的腿十分关心地问:“现在还疼不疼?”我说:“没事儿,不疼。”他一本正经地说:“以后注意点,别乱跑兰。”一边说一边给我拽来一个凳子,让我坐下。

姥姥乐得直夸:“你看看,咱家这俩孩子,就是懂事,耕读传家的孩子就是比别人家强,看来圣人的书真是没白念。”哥哥挺了挺胸,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我被姥姥一夸激动又委屈地差点哭了。

我不会对别人说哥哥打我了,如果我说了,爸爸知道了会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都打一顿,动用家法,拿起荆条,一人背上抽打十下了事。如果哥哥被打了,他会记恨在心,抓住机会接着再打我。所以我对谁也不说,我在慢慢等,等到我长大了,长高了,有力气了再打他。

过了一会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叮铃铃的车铃声,姨姨一家到了,她家有三辆新的飞鸽牌自行车,姨姨和姨夫推着车走在前面,大姐二姐和三姐走在后面。

姨姨一家条件好一些,姨夫常年在外经商,姨姨是公办的老师,大姐是国企的工人,二姐正在上高中,三姐在上初中。

二姐住在学校,经常不回家,这次一见面,真是大变样了,她戴着眼镜,扎着马尾辫子,显得文雅又大方,她穿黑色布鞋,兰色的确良裤子,白色上衣真如玉树临风。

舅舅从屋里跑了出来,把姨姨她们迎到了里屋。里屋靠北墙是一个长长的条几,条几上面的墙上挂着梅兰竹菊条屏。条几前面是一个八仙桌。桌子左右各有一把圈椅,姥爷坐在左面的圈椅上,招呼姨夫坐在桌前的长凳上,过了一会爸爸妈妈也赶到了,爸爸也坐在长凳上,妈妈和姨姨去给姥姥帮忙炒菜,做饭,大姐二姐坐在桌子对面的炕沿上。三姐戴着耳机爬到炕上,逗弟弟玩。三姐总是捂着耳朵,看书学习时也不摘下,她说,听着音乐学习能够提高效率。

现在离午饭时间尚早,菜也没端上来,大家一边喝着茉莉花茶,一边磕着瓜子,我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左瞧右看,过了一会儿,突然感觉有个瓜子皮,卡在了喉咙,当时喝了几口水,到外面咳嗽了几下,也没有发现瓜子皮咳嗽出来,不过喉咙里也没有异物的感觉了,一会儿出去玩了起来,就忘了这事儿。

上菜以后,我就和哥哥在屋里跑来跑去,干什么呀,凑近桌子,张开嘴,爸爸往嘴里塞一口菜,就又跑了出去。

饭做好以后,大人们都来里屋吃饭,我觉得那里太挤太热,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吃饭,于是就端着碗走了出去,在门口台阶上坐了下来。

还没吃几口饭,就嘎嘎嘎地跑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只白色的大鹅,它们伸着长长的脖子,摇摇摆摆地走了过来,张着黄色的咀,露着红色的尖尖的舌头,咀的边缘好像还有一排细小的锯齿一样的东西。

我等了半天,刚吃上饭,能给它们吗?这俩家伙,闹了一会,什么也没吃上,生气地扭着屁股,甩了几泡绿色的臭屎,摇摇摆摆地走了。

等我吃饱以后,端着碗走进里屋,发现大家都吃完了,饭菜已经撤下,茉莉花茶又泡了起来,大人们端着茶杯,你一句我一句说了起来,姥爷说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他摘掉了地主的帽子,恢复了革命干部的待遇。

爸爸说包产到户后,现在每天也能吃上白面馍馍了,前几年天天吃玉米面饼子和山药——红薯,家里的手推车也装不下多少东西,今年找木匠打一个小拉车,明年再买一匹马,耕地拉车,省得整天借别人家的。

姨夫是个商人,整年在外面跑,他说谁要是想去市里工作就找他,他有许多朋友在市里混,有几个朋友还有点权,管点事儿。姥爷随口说了一句:遍天交朋友,知心有几人。姨夫有点不高兴,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没再说什么……

这时姨姨走了过来说,去年她转成了公办老师,二女儿去年在赵中考了一个年级第二,姥爷看了看二姐满意地说:“丫头,好样的,好好学习,争取明年考一个全校第一,如果考好了,明年给你买双新皮鞋!”

我那时也知道皮鞋是个好东西,穿上皮鞋可洋气了,可是我们家里穷,只是过年穿一下新布鞋,平时上学穿的鞋,总是露着脚趾头,妈妈总是说我的脚长的太快,脚趾头又长,总是使劲往前拱,就是铁鞋也得拱破。

姥爷对二姐说:“孩子,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你有什么学习的秘诀呀,也给大家说说。”二姐扶了一下眼镜说:“也没什么秘诀呀,只是听老师讲,学习得有一颗钉盘星,定盘星,定的高,也就是目标大一点,才会进步得更快。”

姥爷说:“是啊,三国时诸葛亮有言——夫志当存高远。“然后姥爷问哥哥:“你有什么志向啊?哥哥说:“我长大了,想做一个大侠,手拿铁棍除霸安良,替天行道。”

姥爷说:“你怎么喜欢使棍呀,要不轮几下,让我们看看。”哥哥跑到院里找了一根棍子,在外屋轮了几下,姥爷很是高兴,一边看,一边喊:“好,力劈华山,好,横扫千军。”

妈妈叹了口气说:“怪不得他整天在门后藏一个棍子,总也学不好,看来少林寺没少看。”

这时姥爷又问我:“明辉,你呢?”

我说我:“喜欢唱歌。”

姥爷说:“你唱唱,我们听听”

我说:“人太多,看着我,唱不出来。”

姥爷说:“那你在哪里能唱。”

我说:

“平时我都是在茅厕里唱,

那里安静没人打扰,也吵不到别人。”

说完,我就走进了东南角的茅厕,大声唱了起来:

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

众香国里最壮观

有人说你娇媚

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

有人说你富贵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啊牡丹 啊牡丹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

众香国里最壮观

冰封大地的时候

你正蕴育着生机一片

春风吹来的时候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啊牡丹 啊牡丹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猪在猪圈里做着热心听众,它站茅坑下面相当于音乐会的最前排,只是没买票。我不怨它,咱也没卖票。

猪不停地哼哼着,卖力支持着偶像,真是个铁粉,还抬着猪拱子,张着大嘴流着长长地哈喇子,好像想要个礼物,哎,真不知趣,咱现在哪有呀,它也不看个时候。

两只鸭子不懂音乐呱呱地在院里和起了倒彩,叫什么叫,你们行,你们唱,我扔了一个小坷垃砸了过去,二个家伙立刻争抢了起来,竟然发生了内讧,

鸭子呀,

看了吗,

能吃吗,

长点心吧!

一曲唱出,大家一齐鼓掌说好,老爷看到这样的胜景,想到二十年前还在村里戴着高帽扫大街,不免感慨随口说道:“世上的事,变幻的真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姥姥这时也说了一句:“长江前浪推后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大姐问了一声:“姥姥你也懂诗吗?怎么以前我不知道呀?”姥姥说:“俺娘家是书香门第,祖上还出过翰林呢。”大姐说:什么是翰林呀,是不是就是秀才呀。

二姐觉得大姐不该乱问,就说:“你水平低,说话也说不到点上,少说几句吧!”

大姐当时就哭了:“说,城里一招工,家里就把俺往工厂送,俺为了让你上学,放弃了读书,没考高中,为了让你上学,俺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每月都把工资都寄给到家里,辛辛苦苦管了你好几年,却落了个没水平!”

姥爷和姨夫一阵安慰:你现在供应她上学,等她考上了大学,混成事儿了,不会忘记你的。你比妹妹聪明,如果你上学一定比她强。

说到了上学,姥爷又说了一句,他也在赵中上过学,三七年,日本进中国,打到了河北,逼近赵州,赵州中学的先生通知学生们抓紧离校,先生们还说县里最近要改造校舍,催得很急,大家抓紧走,过几天,改造好了,就通知大家回来上学,被褥也别带了,书本拿几本就行。后来才知道,学生刚走,老师就全走了,第二天,日本兵就开进了学校,在教室里喂起了马……。

姨夫讲:现在进城里问路要喊声师付,只喊声“诶”人家不搭理你,有时生气了还会故意给你指错方向。爸爸说:“见人不施礼,多走七八里,在农村问路,一定要从车子上下来,不要坐在车上。

姨夫说:现在城里小偷挺多,看见小偷不要乱喊,有一次他做公交车,有个小偷偷东西被一个老汉发现了,老汉大喊注意小偷,没想到小偷瞅了老汉一眼,凶狠的说,老家伙眼还挺好使哩,有空让咱借着用用!”

等公交车到站时,老汉下了车,小偷也紧跟着走了下去,他伸手拽住老汉的衣服,图谋不轨,一看老汉身旁站着几个过来接他的横眉立目的大汉,又缩回手去,灰溜溜地跑了。

爸爸说:“听长辈们讲,村里有农夫,夜里发现有个贼从他家拿了一包袱东西就跑,他追了上去,抱住那个贼不撒手,大声呼喊别人来帮忙抓贼。

小偷扔了包袱让他撒手,他坚决不松,那个贼从裤子上拔出刀子,照着农夫连刺几刀……

我那时,突然感觉到,社会是复杂的,有好人也有坏人,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伸张正义,真是一个大学问……

时光荏苒,

往事如烟,

偶尔记起,

做一笑谈

——赵州陈明辉

——2023年1月于河北

2021/12/14

由vivo便签发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