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是学校的底线(让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学生们的)

祝贺“草根教育家”李柳红同学佳作《飞刀老师的“太极拳”》出版!

本书作者李柳红是我的学生,戏称自己是“草根教育家”。其实,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奋战在一线的优秀教师。记得我在负责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自学考试培训部期间,我们在深圳开设“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深圳自考辅导班”时,她是最早一批学员之一。也是学得最快,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较早的一批学员。

校园安全是学校的底线(让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学生们的)(1)

有关依恋的研究,是我这些年来一直从事的课题,尽管也发表了不少的学术论文,收集了从孕产妇、幼儿园、小学生、中学生到成年人、企事业单位员工、部队官兵、直至老年人的大量数据,整理起来,也有将近40000的“大数据”了,但仍然感觉缺少实际的个案。当李柳红把她的《飞刀老师的“太极拳”》文稿传给我的时候,我对她的文稿中呈现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动的教育案例,以及一篇篇极富创新、构思精巧的教学设计所打动,欣然为本书作序。

(2016年5月与李柳红在深圳相聚)

下面是我写的序,其实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介绍和推广依恋理论的机会与平台。《飞刀老师的“太极拳”》可以在当当网、京东商城等网站有售。

《飞刀老师的“太极拳”》序

------让学校成为学生们的“安全基地”

本书作者李柳红是我的学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奋战在一线的优秀教师。她先后毕业于广东省梅州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记得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在深圳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辅导班时,她是最早一批学员之一。也是学得最快,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较早的一批学员。

李柳红是一名小学高级教师,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家庭教育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999年执教至今,分管过学校德育工作、语文教学工作,是一个追求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智慧的教育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的一线教师,一个充满学习热情、热爱多彩生活、享受工作快乐的女子。曾获得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班(队)会课大赛现场课比赛一等奖、全国发展与创新课题组现场教学设计比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市级、区级成绩100余项。现为深圳市宝城小学班主任、语文教师。

仔细阅读她请我写序时发给我的那些文稿,学习到文稿中呈现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动的教育案例,以及一篇篇极富创新、构思精巧的教学设计,还有那些案例、设计后面的那颗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心灵,让我在脑海中瞬间蹦出一个深奥的理论概念——“安全基地”。

“安全基地”(secure base)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依恋理论是英国学者John Bowlby和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提出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旨在解释亲子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在综合了生态学、控制论、信息加工、发展心理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多学科概念的基础上,Bowlby创建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些框架使得我们对母子间的情感联接的探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Ainsworth则创造性地用实验室观察的方法验证了Bowlby的理论,而且拓展了依恋理论的研究范围。

Bowlby从生物进化论出发,认为人类为了在一个“进化的适应性环境”中求得生存,生来就具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寻求和保持亲近的倾向,婴儿拥有一种能够促进与照顾者保持亲密的行为系统。所以,依恋行为是一种适应环境的本能的行为,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成的。这些行为使婴儿通过与照顾者的亲密接触而在危险的环境中得到保护,从而提高婴儿生存的机会。他进一步提出,依恋系统是一种目标校正系统,对婴儿来说,这个目标就是寻求“安全感(felt security)”。

校园安全是学校的底线(让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学生们的)(2)

(John Bowlby, 1907-1990)

依恋是一个持久的情感联结,这种联结是倾向于寻求和维持与某个特定的对象的亲近关系,特别是在受到威胁的时候。依恋可以通过依恋行为表现出来,包括在独处或者和陌生人在一起时,婴儿会哭泣,叫喊,追随,靠近,抓挠,和反抗等等。Bowlby把依恋行为看成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依恋行为的产生有一些诱发因素(activators),包括一些外在因素,如处在一个陌生的情景下、受到威胁性刺激的惊吓、或者是与依恋对象的长时间分离等等,也有一些内在因素,比如疲劳、生病或者痛苦的时候,依恋系统都会被激活。而一旦婴儿的安全性需求得到满足,能够寻求或者维持一种亲近性的时候,比如得到充分的拥抱,语言上的安抚等,其依恋行为则会减轻,或者停止。可以说,正如摄食行为一样,儿童的依恋行为也是一种“内在平衡(homeostasis)系统”。当这种依恋行为模式得到健康发展时,就会产生一种安全的情感联结。

婴儿总是间歇性地寻求亲近或者与依恋对象接触,尤其是在受到惊吓,生病,疲劳或者处于其它应激状况时,或者在需要照顾和保护时,依恋系统会被激活。依恋是对某个特定的对象而言的,如果一个人在儿童需要保护和安慰时,给予支持,则他很容易成为依恋对象。当这个依恋对象是可以接触到,而且对婴儿的要求总是做出积极反应的时候,依恋行为可能仅仅是瞅一眼,或者时不时听一听,确认一下依恋对象的位置。

可以看出,当婴儿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下,会把照顾者作为一个重要的探索活动的基地。只有在照顾者身边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更多的探索行为,比如玩玩具,而这时其依恋系统处于不被激活,或者处于低激活状态。这种现象,称为依恋的“安全基地”(secure base)现象。这也是依恋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随着认知功能的发展,婴儿的这种与照顾者的重复交往经历会内化成一些活动模型,这些活动模型称为“内部活动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s),而且依恋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这种内部活动模型,尽管形成于婴儿阶段,但会在幼儿阶段、学前阶段、学龄阶段、青少年阶段,直至成年阶段,老年阶段,一直在起作用。并且这些“内部活动模型”逐渐被整合到人格结构中去,并影响个体的行为。

尽管Bowlby的理论主要是强调依恋发展的共同特点,随后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依恋的个体差异。例如,Ainsworth等人通过一个结构化的实验室观察程序——“陌生情景法”——对婴儿在与依恋对象的分离与重聚的一些场景中的行为进行观察和编码,划分出了三种婴儿依恋行为的模式: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校园安全是学校的底线(让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学生们的)(3)

(Mary Ainsworth, 1913-1999)

在感受及处理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维持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上,安全型依恋个体比非安全型依恋个体具有明显优势。安全型个体在感到威胁,需要求助时会使用安全基地策略(secure-based strategies)。安全基地策略属于初级依恋策略,是当个体感受到威胁、需要被保护和支持时,寻求接近依恋对象这种与生俱来的依恋策略,人们可能根本无法意识到其依恋系统策略的使用。

根据Ainsworth等人研究,影响儿童依恋类型形成和发展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照顾者情感效用性(Availability),一是照顾者反应敏感性(sensitive responsiveness)。前者是指当个体需要的时候,照顾者是否能够在身边,并提供支持和帮助,后者主要是指照顾者能否尽快地觉知到婴儿发出的各种信号,是否能够很快递解释这些信号的含义,以及是否能够做出最合适的反应,以便满足婴儿的需求。

而“将心比心”(Mind mindfulness)正是反应照顾者将这两种影响儿童依恋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最直接的体现。

在学校咨询心理学中,运用依恋理论的咨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从一个纵向发展的角度分析学生们在学校中的各种行为问题,尤其是涉及到逃学、人际交往不良等现象。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依恋理论运用在教学工作中去。

本书就是介绍这样一种实际运用的具体做法。

正是像李柳红这样一些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台的草根教育家,默默地奉献着自己,把自己的青春、激情和心血挥洒在三尺讲台上,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们。她们才是学生们最依恋的对象。

她们在努力把校园建设成最吸引孩子们的“安全基地”!

是为序。

李同归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2015年10月7日于王克桢楼1602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