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钟鼓楼四面题字(山海关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钟鼓楼四面题字(山海关天下第一关)(1)

山海关自古就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的起点,素有“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说法,它号称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可谓是名闻天下。

山海关钟鼓楼四面题字(山海关天下第一关)(2)

蜀黍不止一次来到过山海关,对于这座有640年历史的雄关惊叹不已,特别是第一次登上山海关关城东城楼的记忆犹新,总也挥之不去。

山海关钟鼓楼四面题字(山海关天下第一关)(3)

山海关钟鼓楼四面题字(山海关天下第一关)(4)

那天我登城远望,俯瞰到山海关古城的街区横平竖直、井然有序,不由得赞叹这样的关城之宏伟。再举头仰望东城楼上的“天下第一关”匾额,5个遒劲的大字有气吞山河之势,令人热血沸腾。

山海关钟鼓楼四面题字(山海关天下第一关)(5)

关城东城楼上悬挂的匾额是一块1919年制作的复制品,原匾额就珍藏在关城东城楼内,这样我们也有机会近距离地端详它。端详久了,蜀黍总觉得其中的两个字有些问题,其一“天”字的两横上长下短,其二“第”字竟然为“草”字头,这要是在我们凡人看来,岂不是错别字吗?

山海关钟鼓楼四面题字(山海关天下第一关)(6)

如果要把这个疑问说清楚,我们必须要先搞清楚这5个大字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为何是他写的?

有传说这几个大字是清代著名书法家湖南人何子贞写的,也有说是清代号称“压倒三江”的书法家辽阳人王尔烈写的,还有的说是严嵩写的,更有人说是王羲之写的,以上都只是民间传说罢了,那么到底是谁写的呢?

山海关钟鼓楼四面题字(山海关天下第一关)(7)

其实这五个大字是山海关本地人萧显所书,萧显是当时本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他是明天顺三年(1459年)举人,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官至兵部给事福建按察司检事,论他的书法,可谓是真草隶篆无所不精,于是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就请他来写。

萧显接到请帖以后,仅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不可催促,何时写好何时来取”。结果一月有余也未写就,直至京城下诏,要求按期悬挂匾额,否则严惩关城兵部主事。

山海关钟鼓楼四面题字(山海关天下第一关)(8)

在兵部主事的责令之下,萧显才极不情愿地挥毫起笔,在5.9米X1.55米的巨匾上写下了“天下第一关”5个大字。

“天”字两横未按通常的上缩下长,更显得浑厚有力,“第”字居中,左右顾盼,成为五个字的中坚,“关”字紧里舒外,笔画虽多,紧而不蹙,令人拍手叫绝。

山海关钟鼓楼四面题字(山海关天下第一关)(9)

特别是把“第一”的“第”字改写成草字头的“苐”,使笔划减少,视觉上的分量减轻,让繁体的“关”字笔划凝重、更显得粗壮有力,堪称神来之笔。原来,“天”和“第”并非错别字或通假字,而是萧显老先生有意而为之的精彩之作。

山海关钟鼓楼四面题字(山海关天下第一关)(10)

“天下第一关”5个大字之所以写了一月有余,那是因为萧显花时间研习历代墨宝、构思五个字的形体结构、阅读古人诗词开阔胸襟、锻炼臂力、制作巨型毛笔,看得出来这5个大字蕴含着萧显老先生的毕生所学,怪不得能成为流芳千古之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