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mm400测评(耳边评测天龙MM400)

一、杂谈当我们谈论耳机,我们大多会想到两个主要分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天龙mm400测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天龙mm400测评(耳边评测天龙MM400)

天龙mm400测评

一、杂谈

当我们谈论耳机,我们大多会想到两个主要分类。

一个是耳塞,无论是平头还是入耳,都是耳塞,无论现在市面上平头塞是多么的稀有,我们大抵还是可以把耳塞的概念区分开来。而一说起头戴式耳机呢,我们往往直接想到的是大奥菲斯、或者是KK,也或者是我们今天主角的同门师兄D7200这样的,硕大笨重的、需要台机来推的的大家伙。很少有人会想起,这种可以戴着出街路上听的便携式头戴耳机。

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相信很多人一定会立刻在目光里透出一丝狡黠的笑意,眼角呈月牙形,眼珠顺时针摆向滑稽的方向,回复道“便携出街头戴,那不是大逼测的工作范围么?”——(对不起,请原谅我不是故意黑BEATS的)。

诚然,头戴耳机出街,除了BEATS这样的潮牌,其实我们的HIFI厂商也有尝试,但是无论过程如何,最终的结果往往还都是按照beats的那个声音的思路走去了,比如森记前前后后的大小馒头和城里人,比如爱哭鬼的Q系列和Y系列,声音前赴后继地在那条路上越走越远。或者日系的,索尼的便携头戴这几年换了一万种科技功能,但声音却还是那个味;老铁每一个番号都一如既往的给你的耳孔里灌满味精。

其实,各个品牌对便携头戴的定位,就如同傲娇的老烧面对新人一样——“听个响得了”。

好吧,这是我们都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无论是出街还是便携,如果实在不像听塞子,是不是只有“听个响”这一条路可以走呢?难道,随身灸不能HIFI了吗?

还好,我们至少还有今天要聊的这个天龙MM400。

一、声音以外

1、 首先,MM400并不是一个特别小的耳机,体积与我们熟悉的创新LIVE近似。

2、 MM400采用了可折叠设计,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便携性。

3、 MM400做工极其精致。前段时间哈尔滨聚会,现场聚集了5只MM400,没有一个有半点瑕疵,每一个细节都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4、 秉承了天龙的一贯传统,采用了木质外壳。

5、 佩戴感非常舒适,大多数便携耳机都会有夹头的问题,而MM400在贴合度与压迫感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耳机稍微有点重,但是我觉得,长时间佩戴也没有很明显的不舒服的感觉。

甚至也不会影响戴眼镜。这一点非常可贵。

6、 采用了可换线设计,原配两根线,其中一个有线控和MIC,可以直接用来电话及语音。

当然,MM400耳机插口采用了行程很小的螺旋卡扣,一方面保证了接口的稳固,另一方面,可能如果要换线的话,也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这个时刻终于到来了,每次发照片的时候,我都会非常紧张。。就怕万一手残一下拍的不糊了,,砸了自己“业界笑柄”的招牌。。2333

一、声音

测试设备:艾巴索DX200、HIDIZS AP200、AUNE B1Ltd、手机等

对比设备:拜亚动力DT1350、歌德爱丽丝M1、声技MC2

1、 三频

首先,通常我们写到这里的时候,往往都会随口来一句“该设备三频均衡”,这个要求如果是播放器,应该是个基本要求;如果是个耳塞或者大耳机,也得是个大体上的要求了。单人如果放在便携头戴耳机上,就显得有些苛刻了。大多数便携头戴为了适应流行性,不是肥腻的中频就是莽撞的低频,无非如此。而MM400应该说,可以做到三频基本均衡了。

高频:MM400的高频其实延展比较适中,没有很多刻意的拔高,也算是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畴内。好在干净透亮,内容饱满充沛。比如我们经常听的《我的祖国》中的前两个乐章,无论是竖琴、长笛还是小提琴,都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张力和适度的体量感。竖琴和长笛的高频层次分明相得益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辽阔的画卷,长笛和单簧管不卑不亢娓娓道来的沃尔塔瓦河飘洒生动流光溢彩;而竖琴和小提琴所演绎的维谢格拉德城堡辽源巍然。这得益于MM400对各个高频器乐音色的完整准确的处理方式,也就是保留了器乐所应有的独特韵味。

而低频方面,应该说MM400的低频量感和下潜都是比较适度的。以往很多便携头戴对低频的处理往往走两条非常极端的路线,一个是轰,另一个是砸。也就是量大或者强行压制下潜位置,其实这都是比较浅层面的处理方式,目的无非是刺激人的直接感官,以达到“一耳朵”吸引人的目的。

显然MM400并没有这样的处理,MM400的低频量感和下潜状态都是比较适中,也就是适度。让声音维持其原有自然状态的感觉。整体低频信息量和密度完整均衡,纵深感明显。特别是听一些我们民族传统大鼓的时候,可以感受到鼓面的纵深状态和余响,甚至可以感受到皮革的那个厚实的质感。

中品方面,MM400的主要能量也放在了中频上,确切的是,MM400的中频音准很正,密度充足,体量丰盈,总体来讲还是一个“根正苗红”的中频,整体的体量适中偏大一点,形态光滑圆润,而不显得十分油腻,这一点就殊为难得了。听男声整体来讲,质感刚刚好好,听大多数女声也是非常不错,可能就是又个别极为细致的女声,稍微显得厚实了一点吧。大概是什么程度呢?听王菲没问题,听莎拉布莱曼显得稍微厚了点。大概就是这个程度吧。。

综上所述,天龙MM400的整体风格走向是很中正稳重的一个风格,其实上面的评语如果放在一个开放式头戴耳机身上,并不算显得十分突出,但是如果是一个MM400这样的全封闭便携式头戴耳机来讲,做到这样的水平,我觉得实在是太难了。

2、 空间感

天龙MM400的声场规模不错,至少来讲,如果用来听一听大场面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可能是因为毕竟是封闭式耳机,虽然远端乐器的距离拉得比较开,但整个声场范围,或多或少地还是有一点被“扣了盖子”的感觉。我觉得这一点,也真的不必苛求。

整体空间排布合理,层次感、方向感、定位感都清晰准确。

分离度控制的不错,虽然声音结像比较偏大,但是相互之间距离感非常明晰。

我觉得MM400的声场受到了单元尺寸、可驱动性和封闭设计的影响,但是整体来讲做的还是非常自然开阔的。

3、 杂项

MM400的动态做的还是非常充足的,气势力量收放自如,《1812》中细致如长笛、奔放如火炮,都表现的淋漓尽致。静态的速度适中偏慢一点,保证了整体声音的稳定性和乐感韵味。

解析力自不必说,细节处丝丝入扣、整体时线条清晰,内容饱满充沛,信息量足。

MM400应该说并不算难推,从它原配的线控MIC上就可以看出,设计时是考虑手机直推的,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耳机尽量不要用手机来推。大多数情况下,砖头下的MM400的表现就要比手机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如果是再来一个B1S那样的耳放的话,我觉得就已经完全可以的了。我个人是并不建议给MM400上台的,因为提升的幅度比较小,而且有悖于MM400的“便携”的设计初衷,我说的是专门上台,如果是顺手拿来上台玩玩,当然是未尝不可的了。

4、 音色

MM400的音色还算是比较亮的,至少在便携耳机里,肯定是比较亮的。声音虽然稳重,醇厚,但也具有很强的光泽度。

MM400的整体音色质感比较真实自然,虽然细节处也有一定程度的染色,但大方向上还是很干净的。

5、 对比

以我手里的两个便携头戴——拜亚动力的DT1350和声技MC2来进行对比。之所以选择这两个耳机,是因为我手里就只有这俩耳机,当然,也是说我个人对这两个耳机是比较认可的,觉得这两个耳机也算是在便携耳机里至少拿得出手的两个耳机了。

我觉得MM400和DT1350的共同点是,两个耳机都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比较厚实,扎实而不浑浊的声音方式,但是MM400相比DT1350显得更加鲜活,有光彩,声音驾驭起来更有张力和进退尺度。而相比之下DT1350是一个比较难搭配的也更加难推的耳机,而且DT1350这个耳机显得在很多时候过于沉稳,而近乎于木讷。另一个区别就是,DT1350非常夹头,这也是很多DT1350玩家的一个噩梦。

而声技MC2呢,这个耳机也算是沉稳端正,但是这个耳机声音密度不如MM400,整体感觉MC2声音的质量感会有明显不足。显得有些单薄轻飘。当然,MC2这个耳机在一些音乐的感觉上会很好,但是在很多的常规流行乐上会让人觉得隔靴搔痒的感觉。

爱丽丝M1和歌德SR80,首先这俩耳机的隔音性很差,根本也不是便携耳机,另一方面,这俩耳机的声音热情的显得粗糙了。

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发问MSR7、1A、馒头城里人、Q460、Y50以及什么QC20等等我只能表示,B&O的H系列偏贵了,性价比差了点,其他的均不予回答。

6、 总结

MM400这个耳机,作为一款便携式头戴耳机来讲,可以说是这个范畴里的佼佼者。声音各个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

如果在这里,您让我给您一个选择意见的话,我只能说,如果你需要一个便携式头戴耳机出街,那么你可能别无选择,仅此而已。

一、后记

前面说了不少关于MM400的好话,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要开始骂街了。这不就是一篇标准的枪文吗?我在这里说是或者不是,其实都并不重要,因为你确实别无选择。

我固然知道,很多人,包括烧友或非烧友,很多人都选择了MSR7或者馒头也或者Y50这样的耳机,在这里已经怒火中烧了吧?——一定会说“难道森海、AKG做的耳机就比天龙差那么多吗?被你说的如此不堪?”

其实,心平气和地讲一句,就像馒头、Y50那样的东西,真的能代表森海和AKG吗?我觉得不能。

我几年前在评论K319的时候就讲过这个问题,因为beats的发迹,我们很多HIFI耳机品牌都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开始一味地模仿起来。很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的耳机品牌都把自己的声音风格往beats上靠拢。

商品的逐利性其实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本质的东西并不是轻易就可以模仿的。比如,假设全聚德看见肯德基赚钱了,决定放弃烤鸭业务,改行做鸭子肉的汉堡,你们觉得会成功吗?

很多时候,我们这个HIFI行业,他注定就是个小众的行业,与其邯郸学步,不如君子固穷。安心的做一家真真正正地继承传统的老字号,有何不可呢?

所以说,我觉得天龙对MM400的这个定位,就是一个很准确的定位。就是做一个真真正正的,HIFI烧友喜欢的声音,一个具有HIFI特质的声音。这一点,看上起你很简单,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END...

(完)

本文作者:国砖吧“耳边”烧友团成员盖梁支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