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那么多胡子(唐代大量胡人汉化)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胡子(唐代大量胡人汉化)(1)

隋唐开始,中西交通得以真正开通,由于血统和地缘关系等原因,统治者对对外联通和外族的融入,采取极度包容和默许的态度。大量的胡人涌入唐朝境内,且大都汇聚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长安。这些胡人从何而来,又向何而去呢?这其中多以来自河中地区的九姓胡为主,也就是现在中亚几个斯坦国的区域。胡人进入中原后,为方便沟通融入,往往会使用汉名,而姓氏一般采用所属的国名。例如康国人,会以康为姓;安国人,则以安为姓;而波斯遗民,很多改姓当时的国姓李。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胡子(唐代大量胡人汉化)(2)

康国人:《隋书》记载,昭武九姓本为大月氏人后裔,原居于祁连山北麓昭武城,后因匈奴人攻击,西迁到河中地区,按不同亲缘分为数个国家,《新唐书》则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为昭武九姓。康国,为昭武九姓之首,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唐高宗时,曾在此建立羁縻都督府-康居都督府,以康国国王为都督,康国后来被大食所灭。进入唐朝的康国人为数众多,除长安外,蒲昌海、高昌、沙州、柳城、六胡州等地都是康国人的主要聚居地。在历代的史籍和出土的墓志铭都有记载来唐的康国人及其后裔,康国人大都以康为姓氏,是现代部分康姓的始祖,也有少部分因与曹国有亲缘关系,所以以曹魏姓氏。当然,胡人汉化中也有很多例外状况,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安禄山。安禄山,很多人认为其先祖来自安国,但根据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记载:其本姓康,其父来自康国,其母阿史德氏,是营州柳城的突厥人。其母后嫁给安延偃,也就是安思顺的叔父,安禄山后随安思顺之父归顺唐朝。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胡子(唐代大量胡人汉化)(3)

安国人:安国,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不拉哈一带,曾分为东安国、西安国,其国王曾被唐廷封为刺史,其国后被大食所灭。安国人进入唐朝,大都居住在长安、洛阳一带,除此之外凉州也是他们的聚居地。安国人大都以安为姓,是今天部分安姓的始祖,也有少部分姓李,主要来自长安安兴贵家族的李抱玉、李抱真兄弟后裔,二人为唐中后期著名的节度使,军权在握,唐肃宗时赐姓国姓,所以其后裔均以李为姓。后来也有若干安氏因功被赐李姓。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胡子(唐代大量胡人汉化)(4)

曹国人:曹国,分为东、西、中三国,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部地区。其中西曹与唐廷关系密切,其国王为唐廷册封的康国王子。曹国进入唐朝的人,许多都是擅长音乐的艺人,主要居住在长安、洛阳一带。他们大都以曹为姓氏,是今天少部分曹氏的始祖。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胡子(唐代大量胡人汉化)(5)

米国人:米国,本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以南,后治所为塔吉克斯坦片治肯特一带,其国先后被突厥、大食所灭,后唐廷封康国王子为米国国王。米国人入唐朝后,主要聚居在长安,他们以米为姓,是现代少部分米姓的始祖。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胡子(唐代大量胡人汉化)(6)

何国人:何国,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南,与康国关系匪浅,归唐后属贵霜州。其国人入唐,大都居于长安一带,以何为姓,是今天部分何氏的祖先。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胡子(唐代大量胡人汉化)(7)

石国人: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附近,与康国关系密切。唐廷曾在此建立羁縻都督府-大宛都督府,其国曾多次被大食入侵。石国人入唐,多聚居在长安、洛阳一带,以石为姓,是今天部分石姓的祖先。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胡子(唐代大量胡人汉化)(8)

史国人:史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夏勃兹一带,同样与康国关系密切,天宝年间,曾改为来威国。其国人来唐后,多以史为姓,当时的突厥阿史那氏也以史为姓,所以经常出现混淆。今天的少部分史姓,便与史国人具有亲缘关系。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胡子(唐代大量胡人汉化)(9)

吐火罗人:吐火罗,族属较为复杂,但属印欧人一支。曾建都大夏,属贵霜王朝,平定安史之乱时,曾有吐火罗兵来援,其国被大食所灭。吐火罗人入唐,多以罗为姓,许多人是传经的佛教僧人和景教大秦寺的僧人。今天少部分罗姓的始祖为吐火罗人。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胡子(唐代大量胡人汉化)(10)

波斯人:即萨珊波斯王朝,其国被大食所灭,包括王子在内的许多人避难长安,唐廷派军助其复国,但未能成功。波斯来人众多,其多以李唐国姓为姓氏。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胡子(唐代大量胡人汉化)(11)

隋唐时入境的胡人很有很多族属和国别,除上文提到的,还有诸如大小勃律、护密、宁远、陀拔斯、拔汗那、火寻等等,他们入境的原因各不相同,改汉姓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民族融合的大江一直在汇流,你又算哪一支溪流?哪一朵浪花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